7月22日科技区角消息,近日,四川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基地在绵阳授牌成立,该训练基地是目前西部第一个省级具身机器人训练场,这也标志着西部高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基地位于绵阳长虹城市会客厅,目标将作为集研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与商业化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据四川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此项目是四川打造西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战略的核心工程。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生产应用的快速转型。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00亿元(约合1217.4亿美元)。

该训练基地将着力破解全球具身智能发展的三大瓶颈:真实训练场景稀缺、高质量数据不足、极端环境测试能力薄弱。"这里将成为机器人的专属'学校'",该负责人表示。基地通过构建深度交互模拟环境和海量数据采集系统,加速机器人学习能力提升、算法优化与性能升级,为制造业、医疗健康、城市管理及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

基地的运营模式将采用"一中心双基地"架构:

  • 创新中心:专注系统集成、核心部件研发、算法开发及样机制造;

  • 双训练基地:采集多元场景运行数据,重点覆盖智能制造、应急救援、社会服务、智慧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领域。

四川省政府将设立专项基金推进建设,计划至2025年完成基础设施和运营体系构建,吸引超7家机器人企业入驻;2027年目标集聚企业30家以上,实现30+新技术应用转化,推出10+新型机器人产品,力争建成全国领先的产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