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谁在买?买来干啥?

文|编辑部

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数量已超过83个,披露的合同金额合计近3.3亿元人民币。(不包括面向K12教育的小型桌面设备机器人,不包括基地及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

相较于去年同期,无论项目数量还是金额均有上升,显示出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试水”逐步迈向“场景落地”。

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盘点(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未完善之处请指正)

谁在买?

三大买家包揽近七成金额

采购主体来看,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教育科研机构仍是人形机器人最大采购群体。

但从招标金额看,大额采购主要集中在少数单位。在74个已披露招标单位中,金额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2亿元)、驻马店示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7299.5万元)、苏州吴江苏州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979.98万元),合计占比达到66%。这显示出头部买家的集中采购正主导市场走向。

从行业来看,这三家企业也分别代表了运营商系统、地方城市平台公司、以及高端商业地产运营方,恰好囊括了目前较具潜力的三类落地场景。

买来干啥?

教育科研仍是主力,政务商业紧随其后

从招标用途来看,教学演示、实验研究、跨学科课程建设等教育科研场景,仍然是当前行业的中标“主场景”,占比高达75%这表明,尽管人形机器人频繁出现在产业、商业甚至社交媒体场景中,但其实际应用依然集中于“低风险、重探索”的环境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科研的占比已较往年有所下降。政务服务、商业服务、工业制造和系统测试等新兴需求场景开始浮现,部分政府单位、商业运营公司已将其纳入数字化升级计划。

其中,政务采购呈现出三个新特征:

融合运营场景:比如营业厅、办事大厅、机场等公共空间,用人形机器人承担接待、引导、问询任务,是运营商和地方政府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重要载体。

打造样板工程:部分城市将机器人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现地方新基建或智能制造升级成效,具有明显的政绩工程属性。

产业链带动效应:政务招标的落地往往伴随着本地园区建设或企业入驻,有带动相关机器人企业落地、形成局部产业链的倾向。

谁在中标?

老牌强企与新锐玩家同台竞技

从供应端看,72家中标企业中,智元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科技合计拿下60%的金额

但从中标数量来看,宇树科技独占鳌头,以7次直接中标位居第一。并且,在很多由集成商中标的项目中,宇树的机器人也作为标准设备被集成入内,成为方案的一部分。显示其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主阵地中的品牌认知和交付能力已高度成熟。

优必选的优势则体现在大型政企项目中,延续其在展会、运营商营业厅等场景中的强交付能力和政务资源整合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乐聚机器人、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等企业也表现活跃,他们多通过与地方政府或高校合作,深耕区域市场,形成“小而美”的生态布局。

价值几何?

订单碎片化背后的真实信号

从项目金额分布来看,中小型采购依然是主旋律。合同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占比达60%;100万~1000万元之间的项目占比33%;而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占6%。这说明大多数买家仍处于试点与验证阶段,采购数量有限,单价控制较为严格。

进一步来看,人形机器人在项目中的实际“单价”区间也可大致推算:

在教育和科研场景中,单个项目金额往往在20万~80万元之间,通常包含1~2台机器人,加上一些教学平台或开发套件,平均单价在10万~40万元/台之间;

在政务或商业项目中,由于涉及集成软件系统、定制语义模型、场地改造等,整包金额虽高,但机器人本体数量并不多,平均单价可达50万~80万元/台甚至更高;

个别头部项目(如运营商或城市级平台招标)可能采购多台设备,配置丰富的场景支持服务,但即便金额超千万,若包含配套系统、布展费用、运维合同等,机器人本体单价仍可能控制在30万~60万元/台之间。

综上,人形机器人当前仍处于“高价值、低体量”的阶段。虽然单价在逐步下降,但与服务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品类相比,仍属高端设备。在价格未形成明确梯度、产品规格尚未标准化的阶段,大多数订单仍以“定制型报价”为主,缺乏市场统一定价体系。

结语:走出样板间,走向真正的交付时代

2025年上半年的人形机器人中标数据,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渐入实用期”的市场图景:教育科研仍是安全港,新场景开始渗透;订单高度集中,但项目金额普遍偏小;老玩家领跑,新势力突围。短期内,这一行业仍将保持“多点试水”的态势,但一旦关键场景打通、规模化交付成熟,市场格局将迅速演化。

谁能率先穿越“小订单陷阱”,谁就能真正进入“量产交付”的下一阶段。这将不仅是产品力的竞争,更是体系力、交付力与生态力的全面博弈。



图片



推荐阅读

超140亿!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融资盘点

超75款!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新品图鉴

四个角色眼中的“人形机器人训练真相”

2024-2025年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报

本体企业

优必选|宇树|智元|云深处|开普勒

众擎机器人|帕西尼|数字华夏|亿嘉和

越疆机器人|科沃斯|睿尔曼智能|艾比仿生

威迈尔|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赛博格机器人

供应链企业

步科|芯明|阿普奇微亿智造|坤维科技

无穹创新|灵巧智能|小驱智能|睿芯行

高通|伟创电气|澜兔数界|力准传感|缇基彼|华盛控

纽格尔|灵猴机器人|科峰智能|银轮股份|迈尔微视

台达|仙工智能|思岚科技|航天凯特|拓邦电机|集和诚

终端企业

富士康|豪森智能|天奇股份|欣旺达

泰山体育|润新机械|南京市保|中广核检测|金旺智能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小小科技|华鼎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