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得好好的,非要做“狗”
- 2025-07-23 17:52:59

文|编辑部
2023年起,随着人形机器人热度持续升温,宇树、云深处、蔚蓝科技等国内机器狗领域的头部企业,相继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延伸阅读:“狗”做得好好的,非要做“人”)
近期,风向又有了微妙的变化,一些人形机器人企业开始“反向操作”,将目光投向四足机器人/机器狗市场。智元机器人、魔法原子等公司相继推出机器狗产品,不少新晋玩家也开始加速布局,似乎有意与宇树科技等老牌劲旅“一较高下”。
这些企业中,有的原本就拥有四足机器人“基因”,有的则是将其作为人形产品线的延伸与补充。从双足到四足甚至多足,这些企业究竟意欲何为,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智元机器人-D1 ULTRA
7月23日,智元机器人官网显示,其首款四足机器人产品 D1 ULTRA 已经上线。据介绍,该产品定位为“行业级小型四足机器人”,面向特种任务、安防巡检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场景,归属于智元的“灵犀系列”。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D1 ULTRA 的最高奔跑速度可达 3.7m/s,能攀爬 16cm 楼梯、跨越 35cm 高的障碍,并具备大于30度的上下坡通过能力,展现出强劲的运动性能。目前该产品正处于合作伙伴招募阶段,并计划在即将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上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仅一个多月前,智元研究院还完成了一项四轮足机器人的导盲应用测试,在复杂室内环境中顺利引导视障人士完成多楼层通行,展现出其在智能导航与复杂路径规划方面的落地能力。
魔法原子-MagicDogW
在7月8日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后,仅隔半个月,魔法原子又迅速发布了旗下全新四足机器人产品——MagicDog-W,并于7月22日开启全球预售,起售价为7.5万元。
MagicDog-W采用“轮足复合”运动结构,全身拥有17个自由度,能够根据地形自动切换运动模式:在平坦地面实现轮足协同移动,最高速度超过3m/s;面对障碍物时则可自动抬腿,转为四足步态,以适应复杂地形。
官方数据显示,MagicDog-W可跨越60cm以上的垂直障碍,攀爬40度以上的斜坡,在碎石、草地、楼梯等非结构化地形上依然保持出色的稳定性,官方称其是“行业同级最强轮式四足机器人”。该产品同样将在 2025 WAIC 上公开展示。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3月,魔法原子就在“原子双生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上推出了一款面向导盲服务的情感型四足机器人,具备多模态交互、辅助购物等功能。
越疆机器人-六足仿生机器狗
7月9日,越疆机器人发布了其首款六足仿生机器狗,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布局“机械臂 + 人形 + 六足机器人”平台的公司。
越疆在机器人领域已有深厚基础,全球协作机械臂出货量超8万台,服务对象涵盖8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今年3月,2025年3月,其正式推出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并已实现批量量产和全球交付。
据介绍,越疆六足机器人实现了多项突破性创新。相较于常见的四足结构,六足机器人以“三足着地”的静态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滑动风险与姿态波动,在非结构化地形中表现更为出色。此外,该产品还可与协作机械臂灵活组合,满足特殊行业中复杂作业任务的需求。
众擎机器人-四足机器豹JS01
今年5月,众擎机器人发布了旗下首款四足机器人产品——仿生机器豹JS01,正式入局四足机器人赛道。此前众擎已先后推出了四款双足或人形机器人产品,在业内以强大的运动控制能力著称。
虽然JS01是众擎品牌下的首款四足产品,但其团队在这一领域早已有深厚积淀。众擎创始人赵同阳早在2019年便创立了多够(Dogotix)公司,专注于双足和四足机器人研发。多够当时推出的首款量产机器狗,凭借“售价不足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十分之一”的高性价比迅速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2020年,小鹏汽车对多够进行了管理层收购,并成立“鹏行智能”,赵同阳担任总经理。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发布了面向家庭场景的智能机器马“小白龙”系列,并主导了人形机器人PX5的研发。
如今,赵同阳再次回归四足机器人领域,并带领众擎机器人推出了JS01,不仅延续了其在运动控制算法与结构设计上的优势,也标志着其产品线正从人形拓展至更丰富的形态。
机器“人”玩家为何集体造“狗”?
除了以上企业,优艾智和、具身科技、普渡机器人……无论是通用机器人玩家,还是正在加码具身智能的行业新锐,越来越多公司将“人形+四足”纳入同一条产品线,构成一种隐约的行业共识。
那么,为什么是“机器狗”?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人形机器人虽然被视为最终形态,但距离真正走入大规模应用,还有不少“坎”要迈。控制难度高、对环境要求严苛、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而四足机器人则显得“踏实”许多:重心低、稳定性强,成熟度更高,已经可以承担部分巡检、安防、测绘等实际任务,是真正能“跑起来”的具身智能产品。
对企业来说,机器狗是一种现实的技术过渡,也是通往未来更复杂形态的训练场。在打磨感知、控制、导航、负载等模块时,四足平台比人形更适合作为早期模型训练与系统验证的载体。特别是在非结构化环境下,机器狗具备显著优势,是人形平台难以快速胜任的“补位者”。
同时,它还是一种商业策略上的“提前落地”。相比动辄上百万元的人形本体,机器狗在价格和交付周期上更具灵活性,也更容易形成B端试点。从品牌层面,它能让企业在市场上更早建立“具身智能能力”的认知,抢占未来人形时代的心智入口。
越疆就曾表示,公司选择构建“协作机械臂 + 人形机器人 + 六足机器狗”的产品矩阵,目的是打通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环境的任务通用性,强化系统能力协同。这种多形态并进的策略,正成为越来越多玩家的选择:与其把宝压在某一种形态上,不如构建一个组合能力更强的体系,提升对不同场景的覆盖力与灵活性。
当然,四足机器人并不意味着“取代”人形,而更像是一种现实的配合与过渡。从技术演进到商业布局,它承载着机器人企业通往通用智能的一段必经旅程。
这种多点发力、多形态共进的趋势,也将在即将到来的 WAIC 大会上迎来集中展示。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交流群

推荐阅读
本体企业
越疆机器人|科沃斯|睿尔曼智能|艾比仿生
威迈尔|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赛博格机器人
供应链企业
高通|伟创电气|澜兔数界|力准传感|缇基彼|华盛控
纽格尔|灵猴机器人|科峰智能|银轮股份|迈尔微视
台达|仙工智能|思岚科技|航天凯特|拓邦电机|集和诚
终端企业
泰山体育|润新机械|南京市保|中广核检测|金旺智能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小小科技|华鼎股份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