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众擎机器人、千寻智能获资本强援。

文|编辑部

就在今天,人形机器人赛道两大头部玩家——众擎机器人与千寻智能,接连宣布完成巨额融资,合计吸金近16亿元人民币这两笔重磅交易的共同点,便是京东均以领投方的身份现身其中,其强势布局具身智能产业的信号无比清晰。

众擎机器人获近10亿元融资

7月21日,众擎机器人正式宣布,近期完成两轮融资,总额近10亿元。其中,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投,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投参投。

同时,中东资本、国香资本、弘晖基金浔商创投、包河创投等老股东也积极参与了这两轮的连续增资。

自2023年10月成立以来,众擎机器人已经完成多轮融资。4月,众擎完成了由Stone Venture领投的近2亿元Pre-A轮融资。
图片

作为一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快速成长的企业,众擎始终将技术突破作为核心发展引擎,在硬件研发与算法创新领域持续深耕,致力于打造兼具高度智能与灵活运动性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在硬件本体层面,公司全自主研发的关节模块在爆发力、力矩、转速等核心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机器人实现高度拟人化、柔顺丝滑的运动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图片

在算法体系构建中,运控团队攻克Sim2Real技术难关并形成独特技术壁垒,能够高效消除仿真环境与物理世界的映射差距,使机器人在高动态动作执行场景中展现卓越性能—无论是复杂舞蹈编排、空翻还是高速奔跑等高难度动作,均能实现毫米级精度的流畅控制。

目前,众擎已与海内外头部产业伙伴(包括英伟达、亚马逊、京东、腾讯、字节等)构建深度协同合作生态,覆盖商业服务、危险作业、文旅游乐等多元场景,全力推进人形机器人率先规模化落地应用。

随着这两轮融资相继圆满完成,众擎将在下半年全面加快发展节奏:在产品维度,已实现双足、全人形等不同性能特点梯度产品的全矩阵覆盖,目前正全力推进规模化试产与交付进程,将现有的生产交付团队规模和能力提升5倍,确保以高效响应速度满足市场需求。

千寻智能近6亿元PreA+轮融资

7月21日,千寻智能宣布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跟投。
此外,Prosperity 7 Ventures(P7,沙特阿美旗下全球风险投资基金)、顺为资本、华控基金、华发集团、千乘资本、靖亚资本、弘晖基金等老股东超额追加投资。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千寻智能成立于2024年2月,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在3月份,该公司才宣布完成5.28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在产品方面,今年6月,千寻智能已发布搭载自研VLA模型的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作为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此外,该机器人可实现全身零延时遥操作,配合自研的多维度数采设备,能高效完成数据采集,支撑模型小时级迭代。
图片
在具身模型层面,千寻智能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持续迭代升级,能够精准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不断提升模型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能力。
千寻智能团队成员来自UC Berkeley、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字节、小米、腾讯等企业,是一支兼具前沿AI技术能力、机器人硬件工程化经验与商业化操盘视野的全栈团队。
千寻智能创始人兼CEO韩峰涛在机器人行业拥有十余年经验,曾任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是国内高性能轻型工业机器人领军者和国内力控协作量产交付第一人,其带领团队成功交付数十款型号产品超20000台。同时,韩峰涛带领团队也曾落地二十多个行业、上百个场景,实现上千家客户的商业化成果转化,具有极强的机器人产品化和工程化能力。
千寻智能联合创始人高阳本科就读于清华计算机系,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计算机视觉博士学位,师从具身智能领域泰斗Pieter Abbeel,专注于机器人跨模态交互研究,其学术成果多次入选NeurIPS、ICRA等顶级会议。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视觉与具身智能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拥有十年的具身智能、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研究经验。
未来,千寻智能计划持续加大在VLA模型迭代和机器人硬件性能升级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与实用性能;同时,推进具身机器人的产业化交付体系建设,并加快向更多元场景拓展。
结语:京东VS美团,大厂竞逐具身智能赛道
京东的重金押注并非孤例。放眼整个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阿里、美团、字节、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同样动作频频,积极布局。尤其是美团,在具身智能领域已至少投资了星海图、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它石智航、自变量机器人等五家创业公司,且均为大手笔投入。
巨头们的密集入场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无疑印证了具身智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激烈竞争。可以预见,在资本巨头的持续推动下,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重塑未来的科技与产业图景。


图片



推荐阅读

超140亿!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融资盘点

超75款!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新品图鉴

四个角色眼中的“人形机器人训练真相”

2024-2025年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报

本体企业

优必选|宇树|智元|云深处|开普勒

众擎机器人|帕西尼|数字华夏|亿嘉和

越疆机器人|科沃斯|睿尔曼智能|艾比仿生

威迈尔|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赛博格机器人

供应链企业

步科|芯明|阿普奇微亿智造|坤维科技

无穹创新|灵巧智能|小驱智能|睿芯行

高通|伟创电气|澜兔数界|力准传感|缇基彼|华盛控

纽格尔|灵猴机器人|科峰智能|银轮股份|迈尔微视

台达|仙工智能|思岚科技|航天凯特|拓邦电机|集和诚

终端企业

富士康|豪森智能|天奇股份|欣旺达

泰山体育|润新机械|南京市保|中广核检测|金旺智能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小小科技|华鼎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