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领域,公司实现从合规云母选矿造纸,到树脂调配、部件成型,再到热失控方案提供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通过材料科学与工艺工程的协同创新,为客户提供兼具优异防护性能和成本优势的定制化热失控防护解决方案。

在电力电工绝缘业务领域,公司通过创新树脂材料配方,积累经验并利用数字化管理提升研发效率,持续满足特高压等高端应用场景对绝缘材料日益提升的技术要求。

公司在成立初期,专注于电力电工领域绝缘系统解决方案,深入钻研云母、特种树脂等绝缘材料,建立深厚的技术储备,实现了核心技术跨领域突破,成功将云母复合材料及特种树脂等核心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领域。

在云母产品制备方面,公司利用云母矿石高级筛选与分级技术,对不同矿源的云母原料进行精准分级选配,保证矿源合规的同时提升云母碎质量,为后道云母纸生产提供稳定优质原料,满足云母纸不同性能层级的需求。

固德电材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不同云母纸类型及云母件强度需求,优化基础树脂的种类、固化剂及催化剂等用量,调配出与云母纸更加适配的树脂胶粘剂,使其完全渗透云母纸,制成具有高耐热、高抗拉强度的云母过胶纸。由于复杂 3D 云母防护件具有易变形、易断裂的工艺痛点,公司以新型过胶云母纸作为热失控防护零部件的基材,在压制成型过程中采用特种复合材料做补强,使热压固化后的云母件具备极高机械强度。

同时在云母层的迎火面附上可瓷化涂层,形成耐超高温热失控防护组件,具备优异电绝缘性能和耐火性,可实现极限耐温 1,500℃火焰持续冲击下 10 分钟内不被烧穿。公司通过自有树脂配方及不同绝缘材料的搭配组合,打破传统材料在热失控防护领域的性能瓶颈,开拓了传统绝缘材料的新应用场景。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投资总额 25,695.65 万元,用于建设年产各类云母材料及相关制品27,105.00 吨,项目用地位于汕尾市陆河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期为 2 年,项目由固德电材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麦卡电工实施。

2、项目选址和土地取得方式

本项目用地位于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大道以北地块。公司已获得该土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土地权属性质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51,611.86 平方米,土地证书号码为粤(2023)陆河县不动产权第0007841

3、项目备案情况

该项目已在陆河县发展和改革局备案 , 项目编号为2311-441523-04-01-371788。

4、项目投资概算情况

本项目建设期为 2 年,项目报批总投资为 25,695.6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630.21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065.43 万元。

5、项目时间周期和时间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2 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勘察设计、土建施工与装修、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及试运行等。

6、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均经过相应的环保设施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符合我国环保法规所规定的污染物经处理后的排放标准。根据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局出具的《关于陆河麦卡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汕环陆河审[2025]6 号),同意项目按申报内容建设。

7、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年均 48,913.30 万元,新增净利润年均 7,665.74 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为 15.67%(税后),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65 年(含建设期)。

8、投资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我国鼓励发展、重点推进的战略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等出台了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大战略性发展政策,支持鼓励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由于电池热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为保障和规范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监管层于2020年5月发布了我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为 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了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

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 5 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2025 年 4 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发布,并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主要修订了热扩散测试的技术要求,由“着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订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进一步明确了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

同时,新标准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 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上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扩大产能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与境内外知名的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景气发展,为行业内企业的业务扩张提供了市场空间,也将带来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产品的大量需求。

近年来,公司相关产品的订单迅速攀升,而当前公司产能相对有限,现有生产能力难以满足未来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供给能力的需求。此外,公司现有生产场地及设备局限,使得公司整体产能和交付能力受到制约,成为公司业务进一步增长的主要阻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新建生产基地,大幅增强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公司的订单承接能力,有效地迎合客户的市场需求,保障公司产品的准时交付。

(3)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优化生产效率

在国内制造业升级换代、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制造精度和效率要求提升的多重推动下,智能化和自动化已成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虽逐步提高,但部分关键生产环节仍依靠技术工人完成。

为了紧跟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公司亟需引进自动化设备,攻克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因素,从而实现生产流程的高度集成和优化,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一致性、稳定性。

同时,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也有利于降低公司劳动力成本,能源及原材料的损耗,节省辅助加工时间,最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线的自动化水平,通过优化、简化生产流程,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在提升产线生产效率、质量一致性的同时降低人工费用,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4)优质的客户资源,为项目产能的消化提供保障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及电力电工绝缘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同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公司通过多年持续深耕与积累,凭借过硬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赢得了下游客户的信赖,与包括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T 公司、宝马、吉利、零跑、小鹏、一汽集团等整车制造商,以及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等电池生产商在内的行业领军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和服务获得了上述客户的高度认可。

公司品牌在市场上已经拥有良好的口碑,上述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快速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发方向,从而进一步巩固客户关系,是公司落实本项目并消化新增产能的有力保障。

此为摘取部分,完整版根据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要求,可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拟建地址

1.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5 项目建设工期

1.1.6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7 项目生产规模

1.2 企业概况

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3.2 研究范围

1.3.3 编制原则

1.4 主要结论和建议

1.4.1 主要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产出方案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完善

2.2.2 项目建设是公司规模扩展,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增加产能,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2.2.4 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2.2.5 提升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为业务发展和高效管理赋能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 国家政策推动行业的发展

2.3.2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及良好品牌认可度

2.3.3 行业经验丰富,技术协同优势显著

2.3.4 优秀的人才队伍和管理体制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保证

2.4 市场需求分析

2.4.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量化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预测产品的潜在销售量及增长趋势

2.4.2 市场供给分析:评估现有及潜在竞争者提供的同类产品数量,识别供给缺口或过剩

2.4.3 市场竞争分析:研究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市场份额分布、主要竞争对手策略及进入壁垒

2.4.4 项目产品分析:结合产品特性(如价格、质量、功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判断其竞争力

2.4.5 市场综合分析:整合供需、竞争及产品数据,形成对项目整体可行性的判断

2.5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产出方案

2.5.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5.2 项目产出方案

2.6 项目商业模式

2.7 项目对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3.1 项目选址方案

3.1.1 项目选址的原则

3.1.2 项目选址需求

3.1.2 选址方案的初步拟定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 概况

3.2.2 政治

3.2.3 经济

3.2.4 项目投资地营商的主要优势

3.2.5 投资激励

3.2.6 经贸情况

3.2.6 法律法规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 技术方案

4.1.1 原料路线确定原则

4.1.2 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确定原则

4.1.3 技术先进性

4.1.4 生产工艺流程

4.1.5 主要原辅材料耗量

4.2 设备方案

4.3 工程方案

4.3.1 给排水工程

4.3.2 变配电工程

4.3.3 消防工程

4.3.4 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4.3.5 通信工程

4.3.6 室外管网等配套工程

4.4 数字化方案

4.4.1 工业化生产可靠性分析

4.4.2 技术管理及特点

4.4.3 建筑智能化

4.5 建设管理方案

4.5.1 项目建设期管理

4.5.2 公司注册及审批流程

4.5.3 项目审批流程

4.5.4 项目申报

4.5.6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五章 项目运营方案

5.1 生产经营方案

5.1.1 采购模式

5.1.2 生产模式

5.1.3 销售模式

5.1.4 研发模式

5.1.5 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

5.1.5 燃料动力供应保障

5.2 安全保障方案

5.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 安全措施方案

5.2.3 消防设施

5.3 运营管理方案

5.3.1 人力资源配置

5.3.2 人员培训

5.3.3 员工退场

第六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6.1 投资估算

6.1.1 投资估算范围

6.1.2 项目投资估算

6.1.3 资金使用和管理

6.2 盈利能力分析

6.2.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6.2.2 编制依据

6.2.3 收入测算

6.2.4 成本核算

6.2.5 利润核算

6.2.6 财务评价分析

6.3 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6.3.1 不确定性分析

6.3.2 偿债能力分析

6.3.3 评价结论

第七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7.1 经济影响分析

7.2 社会影响分析

7.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7.3.3 环境保护的建议

7.3.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7.4.1 项目能耗情况

7.4.2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4.3 管理节能措施

7.4.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结论

第八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8.1 工期风险

8.2 质量风险

8.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4 市场波动风险

8.5 政策风险

8.6 政治风险

第九章 思瀚产业研究院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建议

附件:财务分析过程

图片 关 于 我 们  图片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