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比例超七成
- 2025-07-30 17:56:23
“固态电池的专利超过1000项,我们还得加大布局。”宁德时代首席知识产权官兼知识产权部总监孙明岩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公司收到过国外的专利诉讼,索赔额很高,我们积极应诉,对方却撤诉了。”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告诉本刊记者。
本刊记者近期采访了我国知识产权业内专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负责人。他们介绍,我国低空经济部分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显著,但也面临着一些海外企业的滥诉。
“只要功夫下够,原告很有可能撤诉,或是咱们胜诉。”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文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亿航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广州飞行
专利总量占全球比例超七成
低空经济是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在该领域进行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既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又能助力国家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
数据显示,我国是低空经济领域主要的技术来源国,专利申请总量占全球比例超过七成。从企业层面看,我国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大疆排名靠前。
“我国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利布局已形成一定先发优势。当前,该领域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探索态势。作为技术密集型新兴领域,低空经济的发展能级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产权在技术创造、市场保护与价值转化中所发挥的支撑性作用。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产业生态的成熟度及可持续发展动能,均与知识产权体系的效能释放深度绑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所所长李慧颖说。
在低空经济中,电池所占价值比例预计约为15%~20%。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技术的主流方向,是全球竞争的焦点。我国发力于固态电池的企业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等企业。
截至2024年,宁德时代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合计达 4.34万项,其中境内2.54万项,境外1.79万项。
“我们研发固态电池已有10年之久,从电池到飞行器具,都有研发项目。我们还要继续发力,加大知识产权布局。”孙明岩介绍,现在,距离宁德时代固态电池小批量上市时点越来越近。
亿纬锂能今年4月份披露,公司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计划于2026年推出主要应用于混合动力领域的高功率全固态电池。
截至2024年,亿纬锂能共拥有授权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合计1万项,其中已授权专利6293 项,构建了覆盖全球15个国家的专利技术护城河。
亿航智能的EH216-S是全球首个获得生产许可证、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机型。
“亿航智能成立后,就开始布局知识产权出海。”薛鹏负责亿航智能的知识产权、政府事务以及飞行器合规及标准化的工作。他介绍,2024年,为了应对全球竞争,公司集中在海外布局了核心专利,还参与了标准制定。“亿航智能目前申请专利超过1000项,国外布局的专利主要在美国及欧洲;商标布局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或地区。”
薛鹏介绍,截至目前,亿航智能的EH216-S系列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飞行足迹遍布亚欧及美洲。公司EH216-S海外专利布局覆盖飞行控制、电源系统、飞行安全、起落架结构等关键领域。
时的科技2023年正式发布国产自研E20 eVTOL。
“我们在倾转旋翼技术领域布局的专利能有效防止核心技术被仿造。”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周龙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能保证公司在开拓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时,确保产品技术独特性,吸引潜在合作伙伴,降低侵权风险。
周龙超说,公司的知识产权出海工作,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技术积累阶段,已涵盖飞控系统、能源动力及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公司还建立了全球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主动识别潜在侵权风险,确保技术创新成果在海外市场获得充分保护,同时支撑业务拓展的可持续性。

亿航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上海飞行
冷静应对诉讼,积极布局
据统计,应对美国的“337调查”,中国企业胜诉占比超过70%。
薛鹏分享了亿航智能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案例。
2022年3月,亿航智能收到一起由NPE(非专利实施主体,拥有专利但不从事专利产品生产的机构)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原告声称亿航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搭载的录像系统侵犯了其发明专利,提出高额索赔要求。
亿航智能收到诉讼后,先在内部做技术分析,结论是公司产品不侵权。他们收集好证据后,在广东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和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帮助下,联系原告方国家的通信领域专家做技术比对。该专家比对分析后认为,亿航智能产品并未侵犯原告的专利权,建议积极应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亿航智能的不侵权证据非常充分,如果对方坚持诉讼,公司会提出对方专利无效的诉求,并向法院提出对方有滥诉的嫌疑。经过一段时间交涉,原告撤诉。
“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我们要制定周密的应对策略,寻求专业支持,积极面对。” 薛鹏说。经过这一案例,公司汲取了诉讼经验,进一步完善和补强了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等内容。
“我们还没遇到知识产权诉讼,现在核心策略是风险排查与侵权预防。” 周龙超说。
2024年公司针对倾转旋翼、动力系统、座舱及气动布局等核心技术领域,实施了FTO专项检索分析(一种专利分析服务,目的是避免侵犯别家知识产权),辨识出了一些风险项,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规避了潜在侵权风险。
多家低空经济领域内上市公司介绍,目前布局知识产权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没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对此,李慧颖认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应建立在出海前2到3年的前瞻性规划之上,形成‘权利先行、市场后至’的节奏,切忌产品出海计划启动时,才被动开展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以免因权利缺失或布局滞后陷入合规困境。”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和规范。我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广东、浙江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低空经济有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议加快低空经济立法,构建空域精细化管理制度,为未来产业发展预留充足法治空间,通过制度赋能发展。立法可以地方试点、逐步推进,让低空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域先做试点,总结经验后全国推广。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