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RISC-V:八年深耕五年商用、深度研发遍地开花
- 2025-07-29 11:03:48
沁恒青稞RISC-V坚持互连互通的差异化定位,经过八年深耕和五年商用,已发展出双核互联型MCU和USB/蓝牙/以太网接口芯片等超百款产品。作为历届RISC-V中国峰会的老面孔,今年沁恒在峰会主会场介绍了青稞RISC-V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成果,分享了沁恒自研处理器“核”技术与收发器PHY“根”技术,用跨领域技术交叉与一体化芯片设计增强产品接口特色、加速RISC-V应用落地的成功经验。


△ 沁恒在主会场圆桌环节分享青稞RISC-V的批量商用和历年盈利经验
特色化,让RISC-V遍地开花
青稞RISC-V怎么来的?沁恒从USB和PCI桥接芯片起家,旗下USB芯片CH340深受工程师喜爱。桥接芯片成功后,沁恒凭借USB产品线的成熟技术,顺势推出了主打USB功能的MCU。从轻量应用的8位MCU到基于Arm的通用MCU,经过前后两代产品的经验积累,终于在2017年,沁恒开始布局自研RISC-V,彼时规划的处理器就是今天的青稞RISC-V。
RISC-V的开放性有利于企业发挥特长做出特色。以连接技术见长同时又深谙Arm同质化的沁恒,自然把差异化的重点放到了通信接口上。2020年,青稞RISC-V通用MCU和蓝牙SoC双线齐发,主打通信接口易用性,很快便吸引了一批专业客户,当年就实现了批量应用。

△ 沁恒在主会场做《扎深根、结硕果,青稞RISC-V的技术创新与商业闭环》主题报告
有了市场的正向反馈,青稞RISC-V信心大增,更加坚定了互连互通的差异化定位。在一堆Arm MCU比拼存储容量、堆砌外设数量的时候,青稞RISC-V已经将重点放到了中高端客群上。相较于资源堆叠和成本压缩,专业客户更看重性能和品质,而这正是沁恒的优势所在。此后几年中,青稞芯片在通信效率、功耗和集成度上一路狂飙,先是老产品从M3内核升级到相同工艺的青稞V4,功耗暴降30%;接着又将高端MCU才配备的物理层PHY拽下神坛打成标配,带了一波行业节奏;双核MCU芯片CH32H417的超高速USB3.0更是干到450MB/s,比美国赛普拉斯的FX3还要快30MB/s。
据公开信息,沁恒第五代精简指令集青稞RISC-V处理器已经发展出面向高性能、低功耗等多个方向的十余个型号,均已批量应用。其中,青稞V5F处理器性能达到5.73 CoreMark/MHz,比H743的Arm M7性能强20%,离最强的Arm M85只差10%。翻过Arm M7这座大山,标志着青稞MCU在高端市场上已然具备了叫板进口MCU的能力。
对自身优势的清晰认知以及充分发挥优势的差异化路线,出色的产品规划让青稞RISC-V在一堆Arm芯片中始终带有强烈的辨识度。即使近几年网传MCU内卷、国外大厂裁员,青稞RISC-V仍然逆势而上,据公开信息,销量每年增加,业绩也是连年上涨。

△2025 RISC-V峰会现场,沁恒展示青稞RISC-V超百款量产芯片
目前,青稞RISC-V在沁恒USB、蓝牙、以太网接口芯片和互连型MCU中皆有应用,已发展出面向高速连接联网、低功耗无线通信、电源功率管理、电机控制等多个领域超百款芯片产品,真正做到了将RISC-V导入广泛的下游市场,让RISC-V遍地开花。
五年商用案例,坚定RISC-V产业信心
青稞RISC-V开始批量商用的2020年正值中国RISC-V产业的起步阶段,市场上相关产品很少,生态也很匮乏。彼时行业内尤其下游市场对RISC-V的了解不够深入,许多人对RISC-V抱观望甚至怀疑态度,产品的推广难度比现在高很多。在这一时期,将MCU产品线从Arm切换到RISC-V,芯片设计企业将承担很大风险,需要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技术实力。青稞RISC-V在匮乏生态时期都能商业成功,向业界证明了RISC-V强大的生命力。

△ 2021年第一届RISC-V中国峰会,沁恒就向行业分享了青稞量产芯片的关键技术
沁恒让RISC-V在连接技术中绽放,率先批量商用且市场认可而持续盈利的商业闭环,既是本土企业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通过差异化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又为行业打了个样,凸显了特色化在RISC-V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前国内RISC-V环境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伴随更多资源进入,对于防止同质化内卷应引起足够重视,有了青稞RISC-V的商业成功以及Arm的前车之鉴,相信本土企业会更加注重自身独特优势的培养。
自研关键技术,深度研发促进RISC-V高质量发展
据沁恒杨总介绍,行业内一般是以买Arm的处理器技术为基础设计芯片,如果把芯片设计比作建楼,就相当于把楼房的根基建立在境外的地基上。相比之下,沁恒创新地基于自研的青稞RISC-V处理器等芯片底层关键技术设计芯片,不但核心技术不依赖境外授权,无需向境外供应商支付技术授权费和提成费,而且产品也不依赖境外生态和软件工具,不但筑牢了本土芯片的根基,还凭借互连互通的产品特色,以及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让产品深受市场认可,从而持续盈利。
沁恒自研的青稞RISC-V针对工业和物联网应用做了大量的特色优化,比如提升了工控领域普遍关心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物联网领域重视的功耗从而提升产品的续航时间,甚至在方案开发阶段,也通过单双线调试技术省I/O提效率、通过MRS集成开发环境的远程协助等特色功能为工程师的产品开发和维护提供了很多便利。这些下游客户关心、初创企业忽视同时又被Arm内核掩盖的细节,正是青稞RISC-V在一众Arm芯片的包围下突出重围的关键。
当然,青稞RISC-V的成功还要倚仗沁恒在连接技术上的深厚功底。作为一家靠接口技术吃饭的公司,桥接芯片在沁恒的发展轨迹中贯穿始终。据公开信息,经过长期的研发积累,沁恒在USB、蓝牙和以太网等方面都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储备,按照通信技术的垂直层次,各条线均提供分层细化的芯片产品。毫无疑问,在通信接口上积累的成熟技术让青稞RISC-V如虎添翼,构成了青稞MCU特色竞争力的核心。
在青稞RISC-V上,沁恒不可谓不用心,不但处理器搞特色化,用压箱底的连接技术给青稞MCU增添辨识度,同步还搞生态建设。青稞MCU不单只是芯片,还配套完整的开发工具。其中,MounRiver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一直是青稞RISC-V的左膀右臂,经过七年研发迭代,全球用户数十万,不但提供远程协助、函数调用分析等特色功能,还免去了客户购买IDE的软性费用,将RISC-V带向更为广阔的下游市场。

△ 2025年上海慕展,沁恒推出“RISC-V全家桶”
打通了处理器技术、连接技术、芯片、软件和生态几个重要环节,今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沁恒提出了“技术一捅到底”、“RISC-V全家桶”等概念。全家桶的“全”,不仅指代产品丰富,也代表技术深度自研、产品配套齐全。沁恒青稞RISC-V的成功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运作参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RISC-V企业采用特色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深度研发增强实力,在技术上向下扎根,在产品上开枝散叶,齐力推动RISC-V产业高质量发展。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