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7月23日晚,科技部官网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科技部指出,《指引》发布的目的为指导驾驶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规范开展,防范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研究提出驾驶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伦理指引。

六大部分 字字珠玑    


资讯配图

从结构上,《指引》分为“目的”、“术语”、“基本原则”、“一般要求”、“不同类型驾驶自动化技术的伦理规范要求”、“科普宣传”6个部分,其中有多个要点值得注意。

首先,《指引》明确了驾驶自动化功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在驾驶自动化分级中,由低到高分成成0级至5级,分别为应急辅助(emergency assistance)、部分驾驶辅助(partial driver assistance)、组合驾驶辅助(combined driver assistance)、有条件自动驾驶(conditionally automated driving)、高度自动驾驶(highly automated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fully automated driving),并分别对不同级别进行了定义描述。此外,对先进驾驶辅助功能、自动驾驶功能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在基本原则部分,《指引》强调了“以人为本、增进福祉”、“安全优先、尊重生命”、“公平公正、避免偏见”、“知情保障、信息公开”4个基本原则。同时,《指引》明确“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既要尽最大可能保证用户及参与者的生命安全,还应高度重视保护车辆周围人员生命与环境安全”“。应避免单一技术路线或单一技术主体造成的技术垄断,以防止驾驶自动化系统成为部分群体道德观念的表达载体,导致对其他群体的不公正对待。”“与驾驶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算法、模型等内容应当被清晰记录、随时可查。”

在一般要求部分,《指引》突出了“合法合规”、“效益提升”、“控制风险”、“及时调整”、“隐私保护”5项要求。

而在“不同类型驾驶自动化技术的伦理规范要”部分,对“先进驾驶辅助阶段”、“有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无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给出了分别、分阶段的具体伦理规范要求。

其中,先进驾驶辅助阶段是指2 级及以下的驾驶自动化。这一阶段由人类驾驶员与驾驶自动化系统共同完成行车过程中对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响应”;

有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包括3 级和4 级驾驶自动化……有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

无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为5级的驾驶自动化。这一阶段由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完成车辆的横向和纵向控制,负责行车过程中对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响应……

在“科普宣传”部分,《指引》也明确了积极科普引导,坚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等要求。尤其是在发布重大研究成果时,相关主体应坚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避免片面夸大、隐匿风险,不得编造、传播与驾驶自动化系统实际功能和效果不相符的虚假信息。

此外,在研发、生产、推广等过程中,相关主体应向社会公众明确告知并清晰阐释驾驶自动化产品的功能分级、使用条件、使用方式等注意事项,及时澄清和纠正可能导致公众对驾驶自动化技术产生误解的误导性信息,引导并敦促用户合理、正确地使用不同分级的驾驶自动化产品,避免公众认知偏差和产品误用、滥用。”

资讯配图

为行业健康发展再添压舱石    


资讯配图

《指引》的出台可谓是我国汽车行业高速狂奔的智能化发展再添“压舱石”,为行业、企业、科研人员起到了引领、规范作用,对公众、消费者起到了科普及保护作用。

2025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智能化领域发展可谓疾风骤雨而又一波三折。年初,行业知名整车企业,高调宣布“智能驾驶”功能下放,提出所谓“智驾平权”的观点。一时间,消费者追捧,市场情绪也被调动,多家整车企业进行跟随。

随后,一起引发全国高度关注的高速交通事故又将“智驾功能”推上风口浪尖。所谓“智能驾驶”功能的能力边界,功能的安全性,人机共驾的责任划分等等话题不断被公众、行业讨论。

国家和政策层面也不断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行规范和监督。2月末,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4月中旬,工信部工装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随后一系列监管动作,从主管部门角度再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测试验证,对宣传、对生产一致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公众最为直观的感受则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所有整车企业、智能驾驶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宣传表述与以往相比极为克制、审慎。

此次《指引》的发布,对于科研领域意在防范科技伦理风险,对社会和公众而言,则保证了安全与知情。

“我认为《指引》的发布很有‘及时雨’的味道。”国内某自动驾驶领域供应商的研发工程师这样告诉记者,“毫无疑问我们国家汽车产品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全球同行中最快的,从研发到上车应用,非常迅速。但坦率地讲,行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如果对安全的敬畏让位给了营销的噱头,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害的。这次《指引》的发布,明确提出了很多要求,不仅仅是对科研工作者的指引,更是对公众的告知,对社会安全的守护。”

推荐阅读

海运巨头停运,中国车企造船!新能源车的出海考验

豪车税大调整背后:我国汽车税制改革启幕

文:马鑫 编辑:齐萌 版式:刘晓烨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