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人类最后一片待开发的疆域

2025年3月,一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从浙江绍兴稽东镇龙东村起飞,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这条 “低空巴士” 正式通航,标志着中国低空交通开启了新时代。

仅仅两个月前,美团无人机在香港完成首飞;6月,成都启动低空经济示范场景气象观测试验计划。一场关于天空的经济革命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低空经济:不只是飞行的经济

低空经济,这个在2024年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一种以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为载体,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等航空器为工具。

通过各类低空飞行活动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的本质是将新开放的空域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为各行各业提供支持和动力。它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具有空间多维性、产业整合性、技术经济性的显著特征。

从高度划分看,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平面垂直1000米以下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到3000米以内的空域。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空间,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蓝海。

政策东风:国家战略下的产业新引擎

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 “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

2025年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草案明确 “保障低空经济发展对空域利用的合理需求” ,并强调 “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低空经济发展铺就了坚实的制度跑道。

万亿市场:低空经济的规模与潜力

低空经济正展现出惊人的增长潜力。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更为乐观的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万亿至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突破3.5万亿元,远期市场规模或达10万亿元。

全球视角下,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2050年达到9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场。

这些数字背后是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23年底,中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无人机企业近2万家,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注册无人机超60万架,无人机总数较去年年底增长48%。

产业链全景:从制造到应用的天空版图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整个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主要环节:

上游:基础支撑

包括基础设施、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价值占比约30%。代表性企业有:

材料领域:恒祥钛合金、西伯力橡胶

核心零部件:中航协、中国航发、博云新材

通信设备:华为、中兴通讯

中游:核心制造

聚焦整机制造,价值占比约50%。主要包括:

航空器制造:eVTOL、无人机、直升机等

飞行服务保障:飞行培训、维修保养等

空域管理与协调

代表企业有大疆(全球无人机产业规模占比超40%)、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

下游:应用场景

价值占比约20%。包括:

低空物流:顺丰、美团等企业探索无人机配送新模式

低空文旅:岭南文旅等企业提供低空旅游体验

应急救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应用场景:当天空融入生活

低空经济的真正魅力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这些场景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1. 城市空中出行(UAM)

随着eVTOL技术的发展,城市空中交通变得触手可及。从空中出租车到区域间的短途飞行,这一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2024年,峰飞航空完成全球首条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深圳-珠海)首飞。

2. 低空物流

无人机物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美团无人机在香港首飞,顺丰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无人机配送新模式。在偏远地区和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上,无人机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3. 农林植保与监测

202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5.1万架,防治作业面积26.7亿亩次,稳居全球首位。无人机在精准农业监测、农药喷洒、作物健康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基础设施巡检

无人机在电网、油气管网、交通基础设施的巡检中展现出高效率和安全性。2022年,巡检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78亿元,销量达7.7万架。

5. 应急救援

无人机在公共安全和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联通在门头沟受灾地区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就是典型案例。

6. 低空旅游

低空飞行器为旅游和休闲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在旅游景区,空中观光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挑战与未来:如何飞得更稳?

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低空经济也面临诸多挑战:

1. 法规体系亟待完善

尽管《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鲜铁可委员在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审议时指出:“要分级分类管理” 无人机飞行,在郊区和农村等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区域适当放宽限制。

2. 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包括电池续航能力、安全避障技术、通信系统可靠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载人飞行领域,对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苛。

3. 空域管理挑战

鹿心社委员在审议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时指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建议适当充实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相关内容。

4. 基础设施建设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适应低空经济需求的基础设施,包括专用的eVTOL起降点、充电和加氢设施,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面对挑战,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民航局正加快推动空域分类管理落地实施,充分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能力建设” 。

结语:天空经济的无限可能

低空经济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商用,其发展需以政策创新为牵引、技术突破为核心、基础设施为底座,最终实现 “城市空间三维化”和“经济形态智能化” 的革命性变革。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完善,低空经济正在重新定义人类对空间的想象。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人类迈向三维空间生活的重要一步。在不远的将来,打开窗户收快递、早高峰打“飞的”通勤、吃无人机种植的农产品都将成为日常。

天空,这片曾经遥不可及的领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热土。低空经济,正在开启人类活动的“第三维度”。


备注:百度百科低空经济解读原文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8E%E7%A9%BA%E7%BB%8F%E6%B5%8E/50884294?anchor=4#4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图片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破解低空企业盈利难题:从烧钱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低空经济创业手记:安全风险管理的「三角架」思维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