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新司局的设立,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

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更新了“机构设置”栏目,“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这个名称简洁的司局,承载着中国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的战略使命。

根据官方介绍,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职能。

设立不到一周时间,新司局已马不停蹄地与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中央企业座谈,召开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专题会议。一场关乎未来天空资源利用方式的变革,正自上而下加速推进。

01 国家战略升级,低空经济地位空前提升

低空经济并非全新概念。所谓低空经济,就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其空域范围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

近年来,低空经济的政策地位不断跃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 “发展低空经济” ,标志着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0 随后,全国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规划,推进力度空前。

市场规模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2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02 为何专设机构?破解低空经济发展瓶颈

低空经济发展司的设立绝非偶然。联合飞机集团副总裁孙立业道出了行业心声:“现阶段,低空企业面临着空域开放有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潜力释放。

低空经济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航空制造、低空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业等。每个环节都涉及不同管理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看来,中国的低空经济尚处于环境建设及发展起步阶段,尤其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

新设立的低空经济发展司将承担四大核心职能:统筹协调发展、规范行业秩序、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协调空域管理、安全监管等实际问题,避免政策冲突和管理混乱。

03 应用场景爆发,各地解锁“低空+”新模式

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成立,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全国各地已探索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展现了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

东莞以雄厚的产业基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该市拥有528家泛低空企业,已培育28个典型场景,计划未来一年内打造不少于100个。

在物流领域,今年4月1日开通的 “穗莞跨城保税低空物流航线” ,实现保税商品从广州“飞”至东莞仅需10分钟,成为全国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

在谢岗镇,无人机高空作业技术突破600米高度限制,解决了高楼幕墙清洁检测的“高空作业难题”。

松山湖则打造“空”游松湖沉浸式文旅体验,通过载人飞行器让游客体验空中探索之旅。 近期规划布局2条核心航线,远期还将覆盖东莞全域,联动广州、深圳。

深圳蛇口港正在打造全国首个海空复合枢纽。跨境直升机服务实现商务旅客15分钟直达香港中环的极速通勤。《深圳市2025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首次明确支持口岸跨境无人机物流试飞。

在技术落地方面,今年4月“丰舟90”无人机完成了从深圳蛇口至中山小榄71.7公里的跨海运输首航,仅耗时45分钟且成本较传统陆运降低30%。

04 未来发力方向:基础设施与规则创新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司的设立,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从政策信号看,两大领域将成为发力重点。

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已被提上日程。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2月25日发文,将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则强调,2025年要 “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 。

低空智能网联系统是另一关键领域。低空经济发展司成立当天就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与通信、导航方面专家就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进行交流。

在深圳蛇口港的实践中,“AI+口岸”通用平台通过智能监管实现跨境包裹全链路追踪;“北斗三号”系统与AI算法协同,动态规划无人机航线避开禁飞区。

跨境规则创新成为紧迫课题。深港两地尚未形成统一的空域协同监管框架,现有试飞活动被严格限制在口岸限定区域内。

要真正实现常态化跨境运营,必须尽快建立跨境无人机清关特殊通道。

05 企业响应:三管齐下布局新机遇

低空经济发展司的设立,为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发展预期。联合飞机集团副总裁孙立业表示,作为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将坚持 “造飞机”、“搞基建”、“抓应用”三管齐下。

在“造飞机”层面,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升级产品性能;“搞基建”层面,协同政府完善基础建设;“抓应用”层面,深化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农林植保等核心领域应用。

东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探索“低空+文旅”融合赛道,在松山湖开展的低空观光项目受到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欢迎。

“项目按时长收费,比如8分钟收费30元,一台飞行器可以坐4个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广东鲲鹏低空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则积极推进无人机在医疗和通信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医疗运输方面,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无人机可快速完成血液等紧急物资调运;在通信巡检领域,无人机技术已在河北省投入实际应用。

随着“深圳蛇口至香港中环15分钟”、“广州至东莞10分钟”等低空物流通道的建立,中国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正在重构。

全球无人机物流市场预计2029年达116.8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拥有优势:民用无人机专利占全球70%。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成立,这些分散的试验场将被整合为国家级的系统战略。正如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金伟所言:“现在发展低空经济正当其时。”

当政策的东风与技术的成熟在低空交汇,一片万亿级新蓝海正在我们头顶展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图片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破解低空企业盈利难题:从烧钱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低空经济创业手记:安全风险管理的「三角架」思维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