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马云:未来20年,AI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资讯配图
出品 | 科技头版    作者 | 宋辉

资讯配图

夸克AI眼镜、大模型开源同时登场

AI行业下一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产品,会是AI眼镜吗?

2025年以来,AI眼镜行业迎来了不小的爆发,上半年Ray-Ban Meta销量突破百万台,随后小米、华为、联想等科技大厂接棒,陆续推出新产品。

近日,阿里也来了,阿里巴巴首个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正式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以完整形态亮相。阿里巴巴透露,目前已完成研发,预计将于年内正式发布。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消息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注意,登上热搜。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截图

与市面现有产品相比,夸克AI眼镜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深度整合了阿里巴巴生态系统: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阿里系产品“集大成”的功能。

以导航场景为例,夸克AI眼镜研发团队联合高德地图开发了适配AI眼镜的近眼显示导航系统,可实现在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下的导航功能。

戴上它之后,骑行或者步行的时候,眼镜屏幕上就会出现导航箭头、距离和速度等数据,精准地指引方向,就好比脑袋里装了导航仪,随时为你规划最佳路线。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此外,夸克 AI 眼镜还支持淘宝比价,线下看中一件商品,眼镜一扫,马上就可以定位到淘宝是什么价格,减少被宰的几率。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当然,为支撑多模态AI能力的落地,夸克AI眼镜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系统重构,主流功能如通话、音乐播放、翻译、会议纪要等都能兼顾,同时还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昨晚,阿里放出另一个重磅消息:宣布开源视频生成模型“通义万相 Wan2.2”。此次动作,一共开源了文生视频(Wan2.2-T2V-A14B)、图生视频(Wan2.2-I2V-A14B)和统一视频生成(Wan2.2-IT2V-5B)三款模型,其中文生视频模型和图生视频模型均为业界首个使用 MoE 架构的视频生成模型,总参数量为 27B,激活参数 14B。

同时,首创电影美学控制系统,光影、色彩、构图、微表情等各项能力媲美专业电影水平。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在硬件方面有什么特点。

硬件方面,夸克AI眼镜负责人宋刚称:其搭载了高通骁龙AR1芯片+低功耗协处理器的双芯设计以及安卓+RTOS双系统,实现动态的资源调度;并且,其使用了可换电的双电池系统,用户可通过热插拔主电池实现24小时续航。

此外,其镜片也采用定制方案,拥有高折射率和镀膜工艺,观感上更为通透,也让镜框能做到更窄、更薄。通过定制双音圈大振膜的小型化扬声器、定制一体化FTC排线、钛合金一体化成型镜腿让眼镜进一步轻量化,同时保证功能。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综合以上性能,可以说,夸克AI眼镜标志着阿里的AI to C战略,已经从软件端杀向硬件端,这也是阿里在AI领域的又一次重金下注。

除了阿里之外,业内不少玩家都已经盯上了这块“肥肉”。按类型划分,目前的竞争者主要分为三类:初创企业、手机厂商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形成“三分天下”局面。

比如,“业内老大哥”、全球首款销量破200万台的AI眼镜Ray-Ban Meta;还有,首个价格杀进千元的“性价比选手”闪极科技;以及不久前和小米YU7共同发布的小米AI眼镜。

可以说,2025年,注定是“百镜大战”、行业野蛮生长的一年。

同时,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将迎来130%的惊人增长,总销量达到350万副。其中,中国AI眼镜出货量将达275万台,同比增长107%,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正如宋刚所表示的:“AI眼镜会是智能穿戴方向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它将成为人类另一双“眼睛”和“耳朵”,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

或许我们即将目睹,AI眼镜行业近在咫尺的未来。



资讯配图AI行业“百镜大战”

聊到夸克AI眼镜,似乎不可避免地提到另一个互联网大厂孕育的同赛道选手——小米AI眼镜。

近日,据小米 AI 眼镜项目负责人李创奇透露,该项目是由雷军亲自拍板同意立项。

关于性能,其也延续了其一贯的小米“性价比哲学”:开放式耳机、超级小爱、1200万像素镜头、8.6小时续航,各方面参数在同价位产品中实力不俗,但价格却自己打了折扣——仅1999元。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从反馈来看,市场也对于小米AI眼镜也是热情的。

李创奇透露,小米首款 AI 眼镜发布后很快就缺货了。团队发现,销量超出了此前预期的数倍,即便他们已经“咬牙”备货,数量超过行业一半创业公司一年的量。

另一边,京东官方战报显示,小米首款 AI 眼镜开售12小时销量就突破了万台,登上智能眼镜类目销售榜首。截至7月25日,小米AI眼镜在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淘宝官方旗舰店、抖音小米数码旗舰店等核心线上渠道的销量合计已超4.7万台。

伴随着小米AI智能眼镜的问世,大厂们进军智能眼镜行业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有消息称,苹果首个AI眼镜预计将在2027年第二季度发布,年出货量或在300-500万部。

当然,阿里也带着自研的夸克AI眼镜来势汹汹。相比小米的“功能整合”,夸克更偏向于“生态闭环”,这也是互联网大厂和手机厂商进军AI眼镜行业着眼点的区别。

比如,在“扫码支付”场景下,小米AI眼镜需要通过唤醒支付宝或微信,而夸克AI眼镜则可以实现自身的流程闭环,支付耗时一定程度会有所缩短。

再比如,“行程提醒”功能上,夸克依托飞猪提供的生态支持,可自动调用飞猪数据,在镜片上显示更详细的动态信息。小米AI眼镜则很难拥有互联网大厂如此“水到渠成”的生态。

当然,小米亦有其不可动摇的优势。现阶段,AI眼镜几乎无法摆脱智能手机,成为独立的硬件平台。而小米的特殊之处在于,智能手机本身就是它的基本盘,独立开发的系统和品类丰富的生态链产品,还能够进一步帮助AI眼镜去拓展能力边界。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当然,外界看来,AI眼镜目前仍有着不少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比如,隐私争议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证明其地位举足轻重。这一点,业内已经有过相关案例举证。

2024年,两名哈佛大学学生将Ray-Ban Meta改装后,在公共场所随机拍摄陌生人,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匹配公共数据库信息,成功获取了对方的姓名、住址等敏感数据。事件也迅速引发了公众对AI眼镜隐私风险的担忧。

即使有厂商采取了应对之策,比如,Meta后续在AI眼镜上配备了拍摄指示灯,但有用户表示,灯的亮度不足,在室外光线下很难被察觉。还有用户表示,灯可以用黑色笔涂掉,还保留着拍摄的功能,但别人就看不出你在拍摄了。

资讯配图

图源:小红书截图

另一方面,带屏显的AR版本可能因近距离、高亮度显示信息,导致用户眼睛疲劳甚至头晕。尤其长时间使用时,大脑需同时处理现实场景和虚拟信息,易引发认知超载。

总而言之,以预见到的是,AI业界的“百镜大战”即将到来,但是目前还有不少棘手的问题等待各厂商解决,任重而道远。

电商卖家精英群,限时免费开放
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平台卖家入群
资讯配图

铁粉推荐

华为大模型抄袭阿里事件反转,真相扑朔迷离
小米YU7被疯狂抹黑,雷军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华为最后一界尚界来了,价格杀进20万,行业大为震惊

刘强东造车成功,行业大为震惊

李彦宏打破质疑,百度AI彻底站起来了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6571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