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Ai被迫成为仅退款帮凶
- 2025-07-30 21:04:20




买家用AI假图申请仅退款
万万没想到,这年头AI还没代替人类,就已经开始被迫替人类干坏事了。
最近电商圈里的“仅退款 AI图”白嫖现象,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许多商家纷纷在相关话题下大吐苦水,分享自己被AI假图骗产品和退款的经历。
图源:微博话题
一般来说,消费者因为产品原因申请仅退款,商家都是会要求对方把商品销毁,避免恶意白嫖现象。
但有些买家坏脑筋一转,就开始了骚操作。
他们用AI工具(如豆包、ChatGPT等)把完好的产品图片,修改成产品已销毁的状态,接着就用这个AI造假的图片向商家申请仅退款。
然而实际上,他们手里的产品还是好好的,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买家既能退到钱又能白嫖到商品。
有个卖袜子的商家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怎么每天都有人拿ai图来骗啊?电商真是ai普及化受害者重灾区哈哈哈。”

图源:微博网友
被买家砸掉的碗,无论是放置环境还是产品反光,AI图都跟原图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P了几道裂缝和滤镜,简直把商家的智商按在地板上摩擦。

图源:小红书网友
有些商家被坑了几回也学聪明了,让买家拍摄视频。
结果发来的视频明显是AI,因为画面里很诡异地多出一只右手。买家把产品扔进垃圾桶里就说已经销毁了,要申请退款。


图源:抖音
还有些买家则是用AI工具把图片修改成产品有瑕疵的状态,表示自己一收到货就发现质量问题,要求商家仅退款。
由于“一刀切”的P图痕迹过于明显,类似手段很难不被商家一眼看穿,于是婉言拒绝。
离谱的是,平台居然自动审核通过仅退款了。



图源:微博网友
面对如此拙劣的AI假图,商家真是哭笑不得,更无语的还在后头。
不少用AI假图申请仅退款的买家,连图片上面的AI水印都没有去掉,实在是太奇葩了。





图源:微博网友
很多张都是“豆包AI生成”的水印字样,看来累计用户3.4亿的豆包确实很受欢迎,相当于每4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用过或正在用豆包AI解决问题。
网友辣评:“你说他不聪明吧,还知道用ai。聪明吧,漏洞百出。”

图源:抖音网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起下面这些更加重量级的,那确实算聪明的了,因为他们至少还愿意用AI工具糊弄一下。
小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买家用画笔工具在图片上涂抹瑕疵,假装是产品质量问题去申请仅退款的。
商家:“真当我瞎啊?”



图源:抖音网友
看了好一出乱糟糟的“仅退款”闹剧,而笑料百出的背后,更多的是商家的心酸与不易,还有越来越难做的电商环境。
随着AI技术的进步,很多造假图是肉眼都难以辨别真伪的程度,比如水果就是个重灾区,产品腐坏、发霉等效果可以用AI工具一键生成。

图源:电商派微博
这些正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真实上演的“仅退款”事例,一桩桩一件件,小编已经分不清是技术的更迭,还是素质的迭代。

“仅退款”照见人性幽暗面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买家即上帝”的电商语境下,部分用户将仅退款视为维权武器的变种,甚至形成“不薅白不薅”的群体心理。
《2025年(上)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中,“任意仅退款”问题占比高达50%,仍是商家最大痛点。
图源:网经社
在各大电商平台还支持系统审核“仅退款”申请的阶段,当看到他人用带着AI水印的造假图片轻松得手,原本坚守底线的用户可能陷入道德滑坡,觉得别人都在做,自己不做就吃亏了。
而且对消费者来说,用AI造假的成本真的很低,零技术门槛、数秒操作就可以获得一张AI假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平台审核宽松、商家难辨真伪的高成功率,还有“试一试又不会怎么样”的侥幸心理。
这样的“作恶性价比”,对某些群体形成了致命诱惑。

今年四月份,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集体取消“仅退款”机制,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而非平台代替商家进行决策。

铁粉推荐
点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76719656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