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就是OnePlanning和供应链塔
- 2025-07-27 15:11:47
针对提升交付准时率(OTD)、降低呆滞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ITO)这三大核心目标,以下是深度融合且可落地的详细方案框架,涵盖策略、流程、工具及执行要点:
注:这其实是两个指标,一个是改善交付,一个是改善库存。不是三个指标。
**一、 交付准时率(OTD)提升方案**
**核心策略:精准计划 + 敏捷执行 + 异常快速响应**
1. **需求管理强化**
- **滚动预测机制**:
- 建立“月度+周度”滚动需求预测流程,销售、生产、采购三方协同校准。
- 使用 **预测准确率(FA)** 考核销售部门,偏差>15%需书面分析原因。
- **分级管理客户订单**:
- A类客户(占营收70%)实行“订单冻结期”(如7天无变更),B/C类客户灵活调整。
- 紧急订单增设“插单评估流程”,量化评估对原计划的冲击(延迟交付成本/产能损失)。
2. **计划体系升级**
- **四级计划联动**:
A[销售运营计划 S&OP] --> B[主生产计划 MPS]
B --> C[物料需求计划 MRP]
C --> D[日排产计划 DSP]`
- **有限产能排程(FCS)**:
- 引入APS(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实时模拟产能、物料、交期冲突。
- 关键瓶颈设备(如注塑机)预留20%弹性产能应对波动。
3. **执行监控与纠偏**
- **日清会议机制**:
- 每日15:00生产/PMC/采购会议,跟踪当日计划达成率,发布次日优先级清单。
- 问题升级机制:2小时内未解决→部门总监介入;4小时→副总协调。
- **生产进度可视化**:
- 车间电子看板实时显示:订单进度、瓶颈工序状态、延误预警(红黄绿灯)。
- 延误超48小时订单自动触发客户沟通流程(PMC主导)。
**二、 呆滞库存降低方案**
**核心策略:预防为主 + 快速清理 + 流程闭环**
1. **呆滞预防机制**
- **物料生命周期管理**:
- 新产品导入(NPI)阶段:PMC参与设计评审,强制要求**物料通用性评估**(目标>60%通用)。
- 旧产品退市(EOL):提前6个月启动**最后一次工单(LTO)计算**,按需采购。
- **采购管控策略**:
- MOQ(最小起订量)优化:联合采购部谈判分批发货、供应商寄存(VMI)。
- 高风险物料(长交期/定制化)实行**采购审批双签**(PMC总监+财务总监)。
2. **呆滞识别与处理**
- **动态呆滞判定规则**:
| 物料类型 | 无动态周期 | 处理动作 |
|--------------|------------|------------------------|
| 通用原材料 | >90天 | 内部调剂/退供应商 |
| 专用件 | >60天 | 折价销售/拆解再利用 |
| 成品 | >45天 | 促销包销/捐赠抵税 |
- **跨部门协同清理**:
- 月度呆滞评审会:销售提促销方案,研发提设计复用建议,财务核算变现成本。
- 设置**呆滞清理奖金池**:销售团队成功处理呆滞库存可按变现额3%提成。
3. **流程闭环设计**
- **变更管理强化**:
- 工程变更(ECN)生效前,PMC需签署**库存影响确认书**(在制品/原材料处理方案)。
- 订单取消需扣减客户**计划违约金**(覆盖已备料成本)。
**三、 库存周转率(ITO)提升方案**
**核心策略:精准补给 + 结构优化 + 数据驱动**
1. **库存模型升级**
- **动态安全库存算法**:
- 公式:`安全库存 = Z × σ × √L`
(Z:服务水平系数,σ:需求标准差,L:提前期)
- 每月根据实际波动调整参数,系统自动重算。
- **分类差异化策略**:
| 类别 | 占比 | 周转目标 | 补货策略 |
|------|------|----------|------------------------|
| A类 | 10% | 15次/年 | 按需采购(JIT) |
| B类 | 20% | 8次/年 | 经济批量(EOQ) |
| C类 | 70% | 4次/年 | 供应商寄售(Consignment)|
2. **供应链协同提效**
- **供应商集成**:
- TOP 10供应商共享需求预测,实行**供应商库存补货(VMI)**,周转目标写入合同。
- 建立**交期承诺率(DDP)** 考核:实际到货日期vs承诺日期,低于95%影响份额分配。
- **物流优化**:
- 推行**循环取货(Milk Run)**:区域供应商集约配送,降低在途库存30%。
3. **数据监控体系**
- **库存健康度仪表盘**:
title 库存健康度指标
“周转率达标” : 45
“呆滞占比<5%” : 30
“库龄<30天占比” : 25
- **根本原因追溯**:
- 周转率下降时,自动钻取分析:
`需求下滑?采购过量?生产延迟?` → 定位责任部门联动改进。
**四、 落地保障机制**
1. **系统工具支持**
- 必需系统:ERP(MRP模块)+ APS(高级排产)+ BI(库存分析仪表盘)
- 关键功能:
- MRP每日自动跑批(替代人工Excel)
- 呆滞库存自动预警推送(邮件/企业微信)
2. **绩效考核挂钩**
| 岗位 | KPI权重分配(示例) |
|---------------|-------------------------------|
| 生产计划员 | OTD 40% + 计划达成率 30% |
| 物料控制员 | 周转率 30% + 呆滞率 40% |
| 采购员 | 交期承诺率 35% + VMI覆盖率 25%|
3. **持续改进文化**
- 每月举办**供应链改进工作坊**:聚焦TOP3库存问题,输出PDCA循环报告。
- 设立“零呆滞挑战奖”:连续3月无新增呆滞团队奖励1.5倍绩效系数。
---
> **执行要点提示**:
> 1. **速赢项目优先**:从处理现有呆滞库存(快速变现)和TOP5交付瓶颈订单入手建立信心。
> 2. **变革管理**:提前与销售/生产部门达成共识,用数据说服(如:交付率提升5%可增加客户回购率)。
> 3. **数字化渐进**:无APS系统时可先用Excel模拟排产,但需确保数据源统一(避免各部门手工台账)。
此方案将三大目标系统化串联,从预防机制到快速响应形成闭环,配合严密的流程节点控制,可实现库存结构优化与交付能力提升的协同增效。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