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央商务区(CBD)作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发展路径与模式直接影响着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竞争力。随着全球化深入和城市功能升级,国内外领先CBD如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北京CBD等,通过差异化定位与产业迭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范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CBD,探究其成功经验与瓶颈制约,旨在为中国城市商务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优化建议。


一、国内外先进CBD概况


1


伦敦金融城

1.区域概况

伦敦金融城简称伦敦城,是英国大伦敦的33个郡之一,位于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占地面积仅一平方英里,也被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作为伦敦的心脏,这里集聚了英格兰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渣打银行等一批知名金融机构,管理着全球15%的资产,是世界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不仅是英国及伦敦市的经济中心,也是全球领先的金融、商业和经济中心。这座“城中城”虽然隶属于大伦敦市,却拥有自己的市长、法庭和近千名警察,以及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由自治政府伦敦金融城公司管理。

2.核心优势及主要策略

伦敦金融城充分采用“商务自治区”模式,持续巩固英国金融服务中心地位及国际竞争力。同时,在提供供需平衡、包容发展的办公空间方面具备较多先进经验。伦敦金融城一方面动态精准匹配办公空间的供给与需求,通过提供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办公空间,以满足多元的商务办公需求,保障平稳有序的办公空间供给;另一方面增加灵活多样的可负担办公空间,采取差异性空间供给方式、本地化配套政策和多模式的投资运营方式,以适当的租金区间提供满足微型、中小型企业以及成长型企业需求的办公空间。


2


巴黎拉德芳斯商务区

1.区域概况

巴黎拉德芳斯商务区是欧洲最大规模的商务区,是法国经济活力的展示窗口。该商务区位于巴黎市中心以西约10公里处,占地面积约560公顷,拥有约35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以及购物中心、住宅、酒店和公共设施。自1958年规划以来,拉德芳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多座摩天大楼的建成,它逐渐成为巴黎的一个重要的地标性区域, 在巴黎城市发展主轴线上创造出全新的都市空间和工作生活模式,象征着新巴黎的崛起与创新。

2.核心优势及主要策略

拉德芳斯总部基地由巴黎政府主导开发,是在法国政府有意识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背景下建设而成的功能性明确的综合性区域。从体量上看,拉德芳斯是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办公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商务中心区,是欧洲最抢手的投资标地之一,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总部在整个欧洲首选的落位地。拉德芳斯的成功吸引了全球众多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总部入驻,是法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枢纽,代表着巴黎在欧洲金融、商业和经济舞台上的领先地位。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和环境挑战,巴黎拉德芳斯采取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提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后碳商务区”的战略愿景,确保其作为欧洲乃至全球领先的商务区的地位,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拉德芳斯发展的底色。


3


纽约曼哈顿中城

1.区域概况

曼哈顿CBD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面积约26平方公里。老城位于曼哈顿岛南端,是CBD的发源地,目前已成为全球金融中心。20世纪初,随着纽约市区范围的扩大,老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纽约经济活动中心开始逐渐延伸到中城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集金融、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为一体的CBD在曼哈顿岛下城和中城逐渐形成。作为世界发展最早、最为著名的中央商务区之一,曼哈顿CBD是纽约经济活动的中心,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对纽约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核心优势及主要策略

产业、人口、文化娱乐等高度集中。曼哈顿的就业人口占纽约各类经济活动就业职位的70%左右,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就业职位占纽约全市的比重超过90%。曼哈顿CBD实现的产值占纽约全市的65%以上。此外,曼哈顿还聚集了许多文化娱乐设施,纽约著名的百老汇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位于老城的华尔街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集中了300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除金融外,华尔街的专业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发展迅速,曼哈顿CBD因此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通过地域扩展,分担了曼哈顿CBD中心区压力。纽约规划部门在曼哈顿中城和下城的传统边界开发规划了布鲁克林下城区、长岛市和远西三个新的CBD分区,以及一些比CBD规模更小的附属商务区(简称ABD)。制定“可进入性”法规,解决中城商务区因忽视休闲购物场所建设带来的问题。


4


新加坡市中心

1.区域概况

新加坡中央商务区(CBD),也被称为市中心(Downtown Core),是新加坡中央区中的一个规划区域,它位于新加坡岛的南部,靠近滨海湾,占地面积约为4.34平方公里。尽管中央商务区(CBD)的边界位于市中心(downtown core)范围之内,但在新加坡“中央商务区”一词也用来描述中央区(Central area)的大部分地区,占地面积约为17.84平方公里。自19世纪初以来,随着新加坡港的兴起,该区域逐渐发展成为新加坡的商业和行政中心。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政府推动的金融中心计划,CBD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CBD聚集了大量高等级的商务写字楼,是新加坡全岛最集中的办公区域,众多企业的全球总部和区域总部以及金融机构、商业服务机构皆汇集于此。

2.核心优势及主要策略

新加坡市中心的成功发展得益于在政府的有力推动和规划下所创建的全球领先的营商环境。新加坡CBD由新加坡政府的相关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以及非盈利组织管理。其中,市区重建局负责市中心土地的土地使用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土地销售和发展控制;经济发展局(EDB)亦在市中心的发展中扮演经济战略规划的角色,提供各种业务接洽、资源调动和激励政策措施;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SG)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与具有责任心的企业开展合作,培养其业务、创新和国际化能力。在政府机构的共同助推下,通过努力维持市场的诚实信用、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提供跨国公司经营便利性等举措,新加坡市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区,吸引着全球的人才和投资。为了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加坡政府积极引领创新,包括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吸引科技类跨国公司总部,并扶持初创企业生态。除此之外,新加坡特别强调跨政府部门通力合作,促进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及研究机构间的深度合作,从而强势提升本地生态系统竞争力。


5


上海陆家嘴金融城

1.区域概况

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国内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31.78 平方公里(其中陆家嘴中心区,俗称“小陆家嘴”面积1.74平方公里)。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 年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被国务院确认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陆家嘴金融城于2016年撤销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以企业化运作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定机构”——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作为金融城法定的管理服务机构,通过企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模式,提升推进金融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

2.核心优势及主要策略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主战场,陆家嘴乘着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东风”,充分利用金融、总部、专业服务业三张“王牌”,共同形成了其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作为中国金融扩大开放的前沿,陆家嘴金融城已经成为国内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金融机构最聚集、金融交易最活跃、金融人才最丰富的区域。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新阶段,陆家嘴加大对标国际标准打造一流资管专业服务区域,立足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感和体验感,期待以最优环境共促发展。组织体系方面,陆家嘴依托金融城理事会,强化“业界共治”模式,整合多元主体资源,实现政府与业界的共商共议、共建共管和共享共促。开放体系上,陆家嘴金融城将深化金融领域的高水平开放,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合作机制,加强与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创新体系中,陆家嘴金融城将加大在资产管理、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推动业务开放和创新发展。功能体系上,陆家嘴将发挥国家级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平台的作用,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支撑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6


北京中央商务区

1.区域概况

北京CBD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复成立的商务中心区,是首都国际化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北京CBD中心区西起东大桥,东至东四环,北起朝阳北路,南至通惠河,占地约7.04平方公里。历经31年,从老工业区变成了享誉国际的商务中心区,根据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2020年发布的《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报告》,北京CBD位列全球第七、亚洲第二,并蝉联中国第一。

2.核心优势和主要策略

作为中国首都的核心商务区,北京CBD在国际化程度、商务服务业和高品质楼宇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并因此不断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聚集。国际化机构高度聚集,这里汇聚了北京近100%的驻华使馆、90%的国际新闻媒体、80%的国际组织、70%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5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吸引超过1万家外资机构落户,占全市50%以上。这一集聚效应不仅体现出北京CBD在开放发展上的独特优势,也是北京巩固和发挥CBD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基础。高端专业服务机构聚集。北京CBD金融机构聚集,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拥有120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凭借着优厚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和国际化丰富资源,CBD已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落户北京的首选之地。此外,北京CBD国际高端商务服务企业聚集度全市第一,拥有40个领域前十强的代表性企业,一大批国际顶尖的法律服务机构、咨询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聚集于此。高品质商办楼宇聚集。北京CBD高品质楼宇云集,其中超甲级写字楼约占全市40%,是北京乃至全国高密度、高品质、高效益楼宇最为集中的区域。


启示

(一)场所营造

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已经从“场地建造”的物质空间设计过程,逐渐转变为共同参与“场所营造”的多元化进程。从发展趋势来看,商务区正在加快向具备创新性、人性化、未来性的空间转型,从业态、环境、体验、运营等角度“多管齐下”塑造区域活力,加快营造“创新+、生活+、数字+”等多重混合的工作与生活场景,极大促进区域内经济、生活、技术等元素之间正向反馈和创新性发展。

(二)营商环境

随着全球营商环境建设的持续推进,对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构建安全平等的工作环境以及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制度化保障愈加重视,CBD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围绕区域内企业营商所需,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构建更加开放、公平、包容的营商环境,助力区域创新型、多元化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加强业界共营,强化惠企服务包容力的根本目标。

(三)协作网络

当前,全球商务区所构建的多元化的创新网络、迅速崛起的创业生态系统、充裕的人才储备以及发达的金融环境等均对创新经济和创业者具备强大吸引力。尽管商务中心区普遍存在高商务成本的明显劣势,但不同于制造业时代的成本决胜,创新时代的决胜关键在于全球创新要素的汇聚力和沟通力,高创新效率、高汇聚效应、低机会成本以及全方位的创新与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可有效抵消商务区固有的高成本问题,进而塑造出独特的制胜优势。


作者简介

赵天下

深耕产业规划领域多年,深度参与各地“十五五”规划研究与口岸规划业务,曾主笔国内多个城市产业规划,对区域产业布局、口岸经济发展有着深刻洞察与丰富实践经验。



      E N D    

编辑 | 么大为

审核 | 张少伟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