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正朝着建立一个全面生态系统的方向迈进,其中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产业热点,据航空产业网数据库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有近200条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相关项目,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战略性多元化发展。

您的企业是否已准备好迎接这波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浪潮?是否有意获取近200条项目的完整清单和详细信息?欢迎采购航空产业网数据库,获取全面、及时的市场情报!

本文通过航空产业网的航空航天项目库数据支持,对2025年4月至6月期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项目数据进行专业分析。通过对项目阶段、细分类别、地理分布等维度的剖析,旨在揭示当前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趋势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您的战略规划是否与低空经济的加速发展节奏匹配?如何利用前期布局扩大优势,提前锁定技术、服务及建设资源需求?

一、早期阶段项目占主导,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进入加速发展期

从项目阶段看,全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多处于备案或审批阶段,反映出各地正积极开展战略性前期布局。大量早期项目集中于规划、监管和制度设计,体现出建设基础框架的系统性意图。这一趋势表明,低空经济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前期项目逐步落地,将带动对技术、服务及建设资源的持续需求,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阶段分布©航空产业网

二、基础设施项目类型多元,园区设施与运营平台占主导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清晰的功能聚焦和类型多样性,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多层次需求。

基础设施项目细分类别分布©航空产业网

从上图可以看出,“园区类设施”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占比较高,达到40%。这表明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构建综合性产业生态系统。

其次是“运营平台”相关项目,占20.0%,这对于低空空域管理和各项服务至关重要。此外,“测试中心”和“培训设施”分别占比11%和8%,凸显了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园区类设施”类项目作为数量较多的项目类别,其显著优势表明了一种战略性考量,即创建集成化、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而非孤立的功能单元。这反映出一种集群式发展方法,旨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培育全面的产业链。这类项目旨在构建集研发、制造、测试、运营、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   

部分”园区类设施“项目详情©航空产业网

这些产业园的建设,体现了低空经济发展从单一技术突破向全产业链集成的转变。通过集中资源、优化布局,产业园能够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加速技术转化,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本,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策略。

例如,某某航空产业园通用航空及低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项目投资88000万元,建设内容为新建智慧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数智服务平台2万平方米,无人机物流中转基地2万平方米,搭建城市低空物流无人机运行空管服务平台,同时配套园区道路4公里、供排水管网4公里、消防工程、通信设施以及其他相关设备设施,面积为15万平方米。

......

“运营平台”类项目占比约20%,居于第二,体现出低空经济正由“能飞”向“管得好、飞得稳”转型。此类平台通过整合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构建运行控制和管理系统,是保障低空飞行安全、高效、有序的核心枢纽。

其广泛布局也标志着低空空域正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演进。依托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平台推动飞行活动由分散作业迈向集成化空中交通管理,为构建可扩展、可调度的低空运行体系及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关键支撑。

部分”运营平台“项目详情©航空产业网

例如,某某全域低空数字化融合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建设项目,投资超37000万元,建设内容为建设低空空域规则库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布设、低空空域图建设、划分、更新、无人及有人驾驶航空器接入、无人及有人驾驶航空器立体交通规则、无人及有人驾驶航空器应急处置)、低空空域三维精细网格图、低空智慧管控平台包括(飞行器登记与管理系统、低空空域管理系统、空域图更新维护系统、空域规划导航系统、低空态势展示系统、融合飞行管控系统、低空应用二次开发接口系统)。

某某AI智算与低空数据网运营中心项目投资13000万元,建设内容为搭建5G低空通信网络基础建设,10座基站、10个无人机起降机场,6亩地的训练飞行场地建设、60台高性能服务器(构建A1智算中心),搭建1个低空经济服务平台开发,部署10辆移动车载机场无人机、10套无人机反制系统,建设一个低空物流、智慧农业、通航服务低空经济数字产业园,用途为支持巡查、监测、应急等应用,面积为6亩。

......

您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完美契合这些“园区类设施”和“运营平台”的需求?是否有意获取更详细信息和合作机会?航空产业网的定制咨询服务,将帮助您精准对接潜在合作机会!

“测试中心”类项目是确保低空飞行器和相关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例如,某市“吨级专业无人飞行器研发测试基地项目”明确针对重型无人机,这表明国家正战略性地推动开发更具能力和高载荷的平台,以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某市的“低空装备安全性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详细规划了飞行、结构、设计、动力和通信测试平台的建设,这对于确保低空设备的安全性、性能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这些设施对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品创新以及确保低空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航性至关重要。它们构成了新兴低空产业的智力与质量保障核心。

......

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广域覆盖,呈现省级竞争与协作格局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分布,多个省份表现出高度活跃,这表明国家层面正在进行战略性推动,而非仅仅是孤立的区域性倡议。

项目地理分布情况©航空产业网

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省和广东省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项目数量均超过20个,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优势得益于两地完备的制造业体系、良好的创新环境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

江西省、福建省和湖北省紧随其后,项目数量均在15个以上。上述省份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产业规划及资金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力求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山东、河北、陕西、四川、内蒙古和河南等省份的项目数量相对均衡,约在10个左右。这些省份也对低空产业的积极响应。这些地区正结合本地产业基础,有序推进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探索低空经济的多样化应用场景。

相较而言,广西、安徽、北京、黑龙江和云南等地的相关项目数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当前仍以前期布局和试点探索为主。

您是否了解不同区域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侧重点?如何根据区域优势,制定您的市场进入策略?我们的航空航天项目库和定制咨询服务能够提供详尽的区域项目数据,助您精准布局!

四、趋势:基础设施从“建场地”向“建系统”转变,融合技术成发展核心

目前,中国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不再只是建造停机坪或飞行场这样的“硬件”,而是更加注重与新技术的结合,并围绕实际用途来布局。这些设施不仅服务于飞行本身,还支持数据处理、智能管理等功能,逐步成为推动低空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平台和综合系统。

在技术发展趋势上,项目普遍体现出对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高度重视。众多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智能终端”“数字平台”“AI智算中心”等关键节点展开,涵盖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网络安全及智能决策等功能。

基础设施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亦不断拓展,覆盖应急救援、农林监测、城市巡检、物流配送及低空观光等多个领域。项目内容反映出地方政府与产业主体在推动低空经济服务公共管理、产业升级和消费创新方面的主动探索。例如,无人机应急救援平台提升了公共安全响应能力,农业遥感系统推动了智慧农业发展,城市管理平台则助力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呈现出对新兴技术的集成依赖。5G-A、北斗导航、AI、大数据、氢能动力等新技术不断融入基础设施项目中。

五、总结:低空基础设施进入快车道,呈现多主体、多区域、多类型协同发展格局

1.增长态势强劲: 备案与审批项目数量众多,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2.主体多元参与: 政府与国企引导有力,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形成规模化资金投入。

3.基础设施类型齐全: 从产业园区到运营平台、测试中心、培训与研发基地均有系统布局,支撑全产业链发展。

4.区域集聚效应明显: 在江苏、广东、湖北、福建、江西、陕西等地形成优势产业带。

5.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各类新兴技术赋能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由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转变。

不想错过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机遇?除了本推文展示的概况,您是否想获得这些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建设方、项目详情等细节?航空产业网的【航空航天项目库】拥有全面、实时的低空经济项目数据,让您精准锁定目标,快速建立联系。

更进一步,如果您有特定的市场分析需求,或者希望针对某一细分领域进行深入调研,【航空产业网的定制咨询服务】将为您量身打造专属报告和解决方案,助您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乘风破浪,实现战略目标!

申请演示与采购报告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航天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  推荐阅读  ——


更多专项咨询
CHINAEROSPACE.COM



图片

解决方案 | 汽车企业进入航空航天产业


图片

解决方案 | 金融机构如何精准把握航空航天万亿级市场机遇


图片

解决方案 | 航空企业如何为“十五五”规划看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