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低空经济专家齐聚苏州!这场论坛解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未来密码

7 月 20 日,苏州相城区苏州中惠铂尔曼酒店星光熠熠。来自全国的低空经济领域专家学者、政企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由上海近空空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 “苏州低空经济新材料及先进制造发展论坛”。这场盛会不仅聚焦低空经济的前沿动态,更解锁了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赋能产业腾飞的关键密码,同时也呼应了国家层面关于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部署。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 “空中新赛道”

什么是低空经济?简单来说,它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带动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不仅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密集,更拥有 “长产业链 + 多应用场景 + 多元主体” 的复杂生态 —— 从传统通用航空到无人机生产服务,从信息化管理到数字化赋能,低空经济正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成为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大咖论道:解锁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

论坛上,多位行业权威与政府代表分享了前沿观点,为低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 中国低空经济之父徐昌东
    深入阐述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强调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地位,呼吁各界协同推动产业生态完善。
  • 相城经开区科技人才局刘赫副局长
    代表政府推介了苏州相城的低空经济布局。作为 “一区四片” 产业空间的关键支撑,相城经开区将打造低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并构建 “双总部” 联动格局 ——“研发总部” 扎根 “城市会客厅”,聚焦软件开发与场景应用;“生产总部” 立足 “城市智造芯”,主攻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形成 “研发 + 生产” 全链条协同。
  • 中国低空经济千人领航培育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傅桃生
    以 “新材料为翼,驱动低空经济腾飞” 为主题,强调新材料革新对低空经济的关键作用。他指出,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的新型材料是飞行器性能突破的核心,将直接推动低空装备的升级迭代。

国家发力:多项举措锚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战略引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健康有序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了几大关键方向:

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推动低空新产业、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发展,避免盲目跟风;
落实安全为先理念,建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厘清职责边界,强化低空安全治理能力,坚持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
务求实效推进重点任务,防止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规范产业园区发展,整治不理性建设行为;
加快推动无人机 “一机一码”、实名登记等规范落地,健全低空飞行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而在 7 月 18 日国家发改委分管领导主持的全国地方经济会议中,还透露将采取五条措施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推动材料变革与制造升级;强化政企研协同;完善政策性理论;建立大数据平台与新材料数据研究院;增加试验场地供给。

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释放,将为低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正如会上专家所言:“未来世界低空看中国,中国低空看苏州,苏州低空看相城”,苏州相城区正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与产业基础,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 “热土”。

落地赋能:两大机构揭牌,深耕上游产业链

论坛的一大亮点,是上海近空空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低空经济半导体材料发展研究中心正式落地苏州相城区。这一举措将聚焦低空经济上游产业链,重点攻克飞行器核心材料、先进制造等 “卡脖子” 问题 —— 无论是直升机、无人机还是新型 eVTOL,其零部件与结构件需满足刚性、耐热、耐腐蚀等严苛要求,而材料科学与制造技术正是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

未来,通过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苏州相城区将加速解决低空飞行器生产制造中的难点痛点,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因地制宜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推动上游产业链快速崛起。

从政策护航到产业布局,从材料革新到制造升级,苏州低空经济新材料及先进制造发展论坛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从 “概念萌芽” 迈向 “产业爆发”。这片广阔的 “低空蓝海”,正等待更多创新力量共同开拓,书写新质生产力的空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