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在政策、资本与产业的三重推力下,低空经济正从实验室加速飞向现实。

2025年7月15日,小鹏汇天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成为今年以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最大一笔融资。但即使加上这笔巨额资金,上半年国内eVTOL领域融资事件数和融资额均出现明显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空经济领域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企业时的科技签署协议,采购350架E20 eVTOL,订单金额高达10亿美元,创下中国最大单笔eVTOL意向订单纪录。

2025年上半年,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公开订单金额已突破百亿元,沃飞长空、沃兰特、峰飞航空等企业纷纷斩获“百架大单”。

01 融资降温背后:资本进入“双观察期”

经历了2024年轰轰烈烈的 “元年”发展,国内低空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进入一段相对平静的静默期。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低空经济eVTOL整机领域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共计15起,其中多数企业未披露融资额,已披露融资额的事件中仅2起亿元级。

回望2024年,eVTOL赛道掀起融资热潮,当年行业累计融资事件达23起,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累计融资事件达16起,其中亿元级融资11起。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eVTOL领域融资明显降温。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分析认为,融资降温主要受两个观察期叠加影响:

“一个是eVTOL重点企业2024年开展融资并达成一定融资目标,估值普遍提升,但目前企业产品研制或适航进度形成进展仍需时间,投资机构进入对企业研制能力的观察期;二是eVTOL产品的商业应用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未形成明显突破,投资机构也进入了深度理解安全政策的观察期。”

02 订单爆发:百亿级市场的狂欢

与融资降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订单市场的火热。2025年上半年,低空经济领域订单金额突破百亿元,多家企业拿下“百架大单”。

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国内eVTOL企业时的科技签署采购协议,Autocraft将采购350架时的科技E20 eVTOL,订单金额10亿美元。该公司此前4月刚与中银金租签署协议,包含100架E20 eVTOL的采购订单。

订单爆发不仅限于海外市场:

沃飞长空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共同签署120架AE200机型意向采购订单

沃兰特获得中银金租100架VE25型eVTOL采购意向

峰飞航空与中信海直、中信金租签署协议,包含中信金租100架大型eVTOL意向采购订单

亿航智能在手的意向订单已超1000架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获得4000多台预订订单

不同型号的eVTOL定价不一,但总体价格不菲。亿航智能的EH216-S在中国市场的官方指导价为239万元人民币/架,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售价约200万元。按此计算,国内eVTOL订单总额已超百亿元。

03 金融租赁模式:订单爆发的幕后推手

这些巨额订单背后,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崛起——金融租赁成为主要推手。2025年上半年,金融租赁几乎超越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国资采购,成为eVTOL订单的主要模式。

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了这种模式的三方共赢逻辑:

“地方政府有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目标,但缺乏大规模资金投入,通过租赁模式可以轻资产方式引入设备;eVTOL企业有订单需求但需要现金流支撑研发和量产,租赁订单能快速回笼资金;租赁公司有资金配置需求,但需要寻找优质资产,eVTOL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在适航后具有资产增值潜力。”

这种模式加速了行业起步,通过金融工具分散风险,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但弊端在于可能推高短期估值,若适航认证或商业化不及预期,租赁资产可能面临贬值压力。

04 供应链企业逆势崛起

随着主机厂争相抢订单、拼量产,eVTOL背后的国产供应商正陆续涌现。在占据eVTOL成本大头的三电领域(电池、电控、电机),国内上市公司的布局已渐成体系。

电池领域,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孚能科技、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在内的一众电池厂商已切入航空动力电池领域,不少厂商宣布今年实现批量生产。其中,宁德时代以数亿美元独家投资峰飞航空并成为后者的电池供应商;亿纬锂能成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的供应商。

电控与电机方面,英搏尔、卧龙电驱、方正电机、宗申动力、蓝海华腾等诸多企业也在布局。与电池厂商相似,其中不乏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延伸而来的供应商。

朱克力分析认为,国内eVTOL产业链供应商的涌现对eVTOL生产及交付影响深远:

“从积极面看,核心部件的供应商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同时本地化供应链减少了进口依赖。但从挑战面看,供应链整合难度加大,不同供应商的技术标准、交付节奏和质量管控水平参差不齐。”

05 量产竞速:谁将率先冲过终点线?

在订单与资本的双重助推下,主要企业正加速推进量产进程。

小鹏汇天于7月15日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截至目前累计融资超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83亿元)。公司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规划年产能1万台,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

“陆地航母”已面向个人用户开启超前预定,售价不超200万元。截至2025年4月15日,小鹏汇天已获得4000台超前预定订单。若这些订单在明年顺利交付,小鹏汇天将获得80亿元收入。

亿航智能作为行业龙头,其eVTOL产品EH216-S已进入量产交付,去年一年交付216架。今年3月,亿航智能获批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国内eVTOL正式开启商业化大门。

纵横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465.56万元,同比增长61.72%。公司在巴中推进低空无人系统数字化应用,于2025年5月中标“智慧巴中”低空数字经济无人值守系统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标金额达1.06亿元。

06 适航认证: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道门槛

订单爆发的背后,一个关键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国内载人eVTOL仅亿航智能EH216-S一款机型通过适航认证,其他机型仍在冲刺适航阶段。这意味着多数订单的交付能力仍有待考验。

商业化与适航认证同步推进成为上半年行业主流趋势。不少eVTOL企业表示两者同步进行是为了彼此互相促进,更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适航认证尚未落定,多数订单交付能力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此前有eVTOL企业负责人透露,当前行业多数订单只是意向订单,且很多客户并未支付定金,订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杨岭指出:“适航滞后而订单爆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发展潜力,但是否能达到预期运营目标仍然需要观察。eVTOL企业应该理解依托现有订单或潜在订单实现资金回笼从而推动研发是难以形成有效闭环的。”

07 展望下半年:三大趋势引领行业变革

随着2025年进入下半年,低空经济领域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朱克力认为,eVTOL领域将呈现 “认证加速、场景落地、竞争分化”三大趋势:

行业竞争将从 “概念竞争”转向“交付竞争” ,无法实现量产或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同时,随着订单的逐步交付,市场将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运营数据和客户反馈。

杨岭预测:“下半年预计部分eVTOL产品的适航认证将加快推进,面向应用的能力展示更加丰富。同时,预计行业整体将处于高关注期后的相对静默期,企业更多聚焦产品研制与运营加强能力建设,为下一轮突破积蓄潜能。”

在政策层面,7月4日,中国民航局正式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低空经济等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统筹。

金融服务创新也在助力行业发展。河北衡水工商银行创新推出“低空经济发展支持贷”,为无人机研发制造、飞行服务、空域管理等领域企业提供300万到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轻资产、高研发”企业的融资难题。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这一万亿级市场正从政策驱动转向订单与商业化驱动,开启中国低空经济的新篇章。

低空经济产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随着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封顶,规划年产能达1万台;纵横股份在巴中拿下1.06亿元智慧城市项目;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巨头在航空动力电池领域加速布局,整个产业生态正在重构。

资本市场的态度已从狂热转向理性深耕,技术突破与供应链成熟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核心。当适航认证的“最后一道门槛”被跨越,低空经济的万亿市场将不再是蓝图。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图片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破解低空企业盈利难题:从烧钱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低空经济创业手记:安全风险管理的「三角架」思维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