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APS系统的实施有两个派别:
一个是算法派,采用复杂的算法求解复杂的计划的业务场景问题
一个是业务派,想办法用简化和优化业务场景的方法,采用相对简单的算法,解决计划的业务场景问题(我属于后者)。
为什么采用后者呢?
一家工厂的创立、发展肯定不是取决于计划或计划的算法,而是取决于产品、市场、营销的运行,而计划是运行的一个部分而已。计划既十分重要,但肯定不是致命的重要。工厂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计划部门一定人、经验、Excel的起来的,而人是不可能啥都管的,一定是选择最重要的、最重点的核心点管控。
APS如何实施呢?那就仿照人的做法、把人的经验(规则)文档化、数据化、数字化,或是约束条件,或是优化目标,有系统来实现,应该是最佳的方式。
复杂的模型,不仅需要十分复杂的规则,也需要很复杂的数据,现实中能实现?
都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大家,是真专家。所以,多向一线的计划人员、调度人员学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进一步优化,并APS化,是APS的最佳实践。
===
实际工厂复杂业务过程的简化,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其一,是建立工厂模型,包含制程、核心约束(关键物料、关键能力)、需求、供给、数据流等
第二,是核心的优化目标,是保交付,低库存,或高阐述
第三,是核心的排程规则,是相容性?还是动态拆合批量?还是---?
===
总之,把复杂的业务场景,先分配,再分级,后分段解耦的处理,才是高手。APS就是如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