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一家在数字印后领域享有盛誉的以色列公司——海科,因面临财务困境申请破产保护,这无疑给全球数字包装和印后加工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然而,时隔数月,在法院的监督下,海科的资产终于找到了新的归宿。总部位于美国的Arkena公司成功完成了对海科资产的收购,这标志着这家创新型企业的数字印后技术将在新的所有者手中延续其发展轨迹,并有望开启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篇章。

Arkena公司表示,在过去几个月的收购过程中,法院指定的受托人允许海科继续运营,确保了客户能够持续获得所需的服务和支持,这对于维护市场稳定和客户信心至关重要。此次收购不仅是资产的转移,更是对海科核心技术和现有客户群的全面承接,为后续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资讯配图

Arkena公司此次对海科资产的收购,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一个由美国和以色列投资者组成的强大财团的鼎力支持。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财团中包含了数位海科的长期股东。在这些关键投资者中,以色列知名商人罗伊·本·亚米和阿米·卢斯蒂格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他们不仅是投资公司LR Group的联合创始人,罗伊·本·亚米还曾担任海科的董事及董事会成员,对公司的运营和技术发展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

这些长期股东的回归,也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即海科的核心价值和技术潜力依然被高度认可,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投资者财团的支持,不仅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更带来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战略视野,这将为海科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尽管Arkena公司和相关方尚未对外披露此次资产收购的具体交易条款,但根据以色列财经新闻频道Globes的报道,此次出售并非没有附加条件。其中一项关键条件是,海科公司必须向以色列创新局支付高达300万新谢克尔(约合80万美元)的专利费。同时,这项收购还需要获得以色列创新局的批准,这表明此次交易不仅涉及商业利益,也关乎到国家层面对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罗伊·本·亚米作为新投资者财团的关键成员,对此次收购后的运营充满信心。他表示:“我们目前正在敲定交易的各个环节,这涉及重新连接众多组件,确保所有系统和流程的顺畅衔接。”

罗伊·本·亚米强调,新公司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所有海科数字包装机用户都能获得最佳服务和支持,以便在短时间内实现顺利过渡”。他进一步承诺:“我们致力于打造和运营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以高质量的服务支持现有市场,同时保持在这个新兴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海科公司的核心资产在于其与数字印后裁切和压痕设备相关的多项关键专利。这些专利是海科技术领先地位的基石,也是其在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Arkena公司此次收购的正是这些极具价值的知识产权,这将使其能够继续利用海科在数字印后领域的独特技术,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海科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其Beam和Euclid设备已在全球64家客户中安装了85套系统。这一庞大的客户网络和设备安装量,不仅是海科过去市场表现的体现,更是Arkena收购后可以立即利用的宝贵资源。这意味着新公司将能够迅速对接现有客户,提供持续的服务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Arkena的一位发言人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评论道:“我们的使命是推动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并扩大我们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海科公司经历破产保护和资产收购的过程中,其管理层也发生了一些变动。据了解,首席执行官亚伊尔·阿尔科比已于一年前离职。他是在公司预期进入高增长期时加入海科的,然而,公司随后却陷入了财务困境,这无疑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尽管如此,海科的董事长什洛莫·尼姆罗迪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然坚守岗位,这对于新所有者Arkena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公司运营的核心团队得到了保留,有助于业务的平稳过渡和知识的传承。这些留任的高管对于海科的技术、市场和客户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存在将为新公司的整合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稳定性。

回顾海科的历史,其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曾于2020年12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融资4500万美元,当时的估值曾高达5亿新谢克尔(约合1.3亿美元)。当时的投资者包括知名的数字印刷巨头Indigo、由数字印刷先驱本尼·澜达创立的澜达风投,以及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JVP。这些知名机构的投资,曾一度让海科备受瞩目,被寄予厚望。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和公司运营中的挑战,最终导致其走向破产保护。这段上市经历,既展现了海科技术曾获得的资本青睐和市场认可,也警示了高科技创新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如今,随着Arkena的收购,海科有望摆脱过去的阴影,在新的资本和管理团队的带领下,重新找回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