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内容目录】

1.半导体设备竞争格局
2.“代理驱动研发”型封测设备服务商的智慧布局
3.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增长潜力
4.结语

【湾芯展推荐】本文涉及的相关企业

深圳矢量科学仪器、北京东方中科、蔚华科技、翌颖科技(优尼康)
资讯配图
国内半导体设备代理商成为连接“设备”与“产线”的桥梁,是推动国产设备落地应用、实现国产化替代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半导体设备竞争格局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势头强劲。2023至2024年间,市场规模的估值在1076亿美元至1109.1亿美元之间 。各大市场研究机构对未来增长均持乐观态度,预测显示,市场规模有望在2032年达到270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0.6%),或在2030年达到1751.7亿美元(CAGR为8.1%),更有预测指出到2037年可能达到3503亿美元(CAGR为9.5%)。
国际半导体设备五大领导者
资讯配图
中国半导体设备六大龙头
资讯配图
中国设备厂商已从“追赶者”蜕变为“挑战者”,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围,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注入了不可忽视的“中国变量”。
二、“代理驱动研发”型封测设备服务商的智慧布局
国产半导体设备的进阶之路非常清晰:一条是以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为代表的“国家队”,他们在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主战装备”领域,承担着正面攻坚、突破技术壁垒的重任;另一条战线则更为隐蔽和灵活,它们是由众多设备代理商和服务商演化而来的“特种部队”,比如深圳矢量科学仪器、蔚华科技、东方中科、翌颖科技(优尼康)这四家企业,以其从代理服务到赋能国产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中国半导体设备“曲线替代”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矢量科学仪器
成立于2020年的矢量科学,是一家半导体设备的“新锐特种兵”。它在极短时间内,就凭借其深刻的产业理解和高效的执行力,完成了三级跳。
1)起点(代理): 其业务基础是代理前道微纳加工、后道封装及量检测等领域的尖端设备。
2)进阶(集成与服务): 矢量科学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迅速整合资源,成立了“矢量芯光”和“湾芯建工”,提供从芯片研发、流片测试、设备运维到半导体厂房建设、二次配等“泛半导体全栈通线解决方案”。这种服务深度,使其与客户形成了极强的绑定关系。
3)蜕变(自研):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矢量科学的自研之路走得异常坚决。其核心产品包括定制化真空互联系统(PVD、CVD及刻蚀系统集群)、200万以内专精微纳加工整线设备(光刻、涂胶显影、镀膜、刻蚀、湿法、退火炉等)、parts等非标或核心自研产品。短短数年内获得数十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研发转化能力。矢量科学的模式,是利用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反哺和牵引设备研发的典范。
东方中科
作为A股上市公司,东方中科展现了平台型企业如何切入并赋能半导体设备领域。它的模式更侧重于广度和服务的多样性。
1)起点(代理与租赁): 东方中科的核心业务是仪器增值销售和科技租赁。其代理范围极广,从通用电子测试到半导体材料、芯片测试设备。独特的“科技租赁”业务,使其能够服务大量初创和中小微科技企业,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研发门槛。
2)进阶(服务平台): 通过提供维修、校准、系统集成、开放实验室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东方中科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使其能够汇集海量的设备使用数据和客户需求信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数据库。
3)蜕变(解决方案与集成): 东方中科的自研路径更多体现在“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上。它利用代理的各类硬件,结合自有的软件和集成能力,为客户(如新能源汽车、5G、工业物联网)提供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和解决方案。这种模式是通过整合优化现有技术,创造新价值,同样是国产替代的重要形式。
蔚华科技
成立于1987年的蔚华科技,来自半导体产业高度发达的中国台湾,是这一模式的“老兵”和先行者,其发展历程极具教科书意义。
1)起点(代理): 蔚华科技代理着NI、滨松、东丽等数十个国际顶尖品牌的测试、封装、检测设备,拥有超过35年的产业经验和深厚的客户基础。
2)进阶(孵化服务型子公司): 蔚华的智慧在于其内部孵化机制。2002年成立的子公司“思卫科技”,最初仅为美商提供设备外包服务,之后成功转型为提供“半导体测试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实现了从“动手”到“动脑”的转变。
3)蜕变(孵化研发型子公司): 2014年成立的“南方科技”,则代表了更高阶的蜕变。该团队直接瞄准传统光学量测系统的痛点,以“先进光学简单化、模块化、数字化”为理念,自主研发了“蔚华激光断层扫描设备”等产品。蔚华科技通过“母公司平台 + 子公司突围”的模式,成功地将代理业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了多个细分领域的自研产品优势,堪称产业孵化的典范。
翌颖科技(优尼康)
与前三家相比,翌颖科技及其附属公司优尼康的策略是“小而美、专而精”。它们选择在“精密薄膜测量”这一细分领域进行极致深耕。
1)起点与进阶(专业服务): 翌颖科技从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不同于大多数的设备销售公司”,强调其核心团队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和工艺支持能力。它们不光卖设备,更提供设备的应用解决方案,这种专家式的服务建立了极高的客户信任度。
2)蜕变(核心研发能力): 正是由于对薄膜测量领域痛点的深刻理解,翌颖科技具备了“在设备设计和集成上可以帮助客户解决特殊应用问题”的核心研发能力。这意味着当标准化设备无法满足客户前沿研发需求时,它们能够提供定制化的硬件或软件解决方案。这种基于深度专业知识的“微创新”和“定制化研发”,是填补市场空白、服务顶尖科研客户的利器,也是通往标准化自研产品的必由之路。
三、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增长潜力
在先进封装设备国产化浪潮中,一批“代理转型自研”的企业展现出巨大潜力。下表从业务与潜力维度,对深圳矢量科学仪器、北京东方中科、蔚华科技、翌颖科技(优尼康)这四家典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核心产品与增长潜力
资讯配图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深圳矢量科学仪器、北京东方中科、蔚华科技、翌颖科技(优尼康)起步于国际先进设备的代理与技术服务,却并未止步于“中间商”的角色。通过在市场炮火中摸爬滚打,他们积累了对客户工艺需求的深刻理解、第一手的设备应用经验和宝贵的技术服务能力。正是这些看似“不那么高大上”的积累,使他们成为连接“设备”与“产线”的桥梁,并最终演化为推动国产设备落地应用、实现国产化替代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与“国家队”的正面战场形成了完美的侧翼协同,共同构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走向自主可控的完整拼图。

相关阅读

【先进封装】玻璃基板赋能光电共封(CPO)
【先进封装材料】玻璃基板到底如何产业化?
【封装测试】先进封装+芯片测试:国内封测市场格局一览
【封装测试】先进封装上市公司TOP 5及国产封装测试产业竞争格局
【封装测试】半导体测试设备Top 14及国产厂商竞争格局
【集成电路材料】国产电子特气上市公司Top11及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
【集成电路检测】第三方半导体检测上市公司Top 9及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
【先进封装材料】先进封装ABF基板厂商Top10与国内外ABF产业竞争格局
【集成电路材料】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上市公司Top9及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
【先进封装】国产AI/HPC芯片产业链(PCB、先进载板、Chiplet、OSAT)厂商分析
【集成电路材料】半导体用掩膜版上市公司Top6及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
【先进封装材料】FCBGA封装基板上市公司Top3及国内产业竞争格局
【先进封装】国产硅片的高附加值转型及其在先进封装领域的产业机遇
【先进封装设备】先进封装开启国产设备的黄金时代
*参考资料:
1.semi.org,Global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Billings Surged to $117 Billion in 2024, SEMI Reports.
2.yolegroup.com,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share reshuffles amid memory demand decline.
3.chinabiz.org.tw,蔚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商佈局館-大陸台商經貿網。
4.stockn.xueqiu.com,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半年度报告。
5. 深耕半导体产业30余年,蔚华科技提供制程、封装、测试一站式解决方案. 麦姆斯咨询。
6. PDF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7. 蔚华科技三大解决方案 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电子发烧友网. 蔚华科技。
8 深圳市矢量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中国电力招标网。
9. 蔚华科技携手SEMICS势不可挡,抢攻"下一块蛋糕". 全球半导体观察。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