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导体厂商英特尔公布了超市场预期的最新财报。


01

44亿美元,第二季度英特尔代工收入同比增长3%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英特尔实现营收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高于市场预期的119.2亿美元,净利润为亏损29亿美元,同比下降81%;毛利率为27.5%,相比去年同期的35.4%,下滑7.9个百分点。


资讯配图

Source:英特尔


从部门来看,第二季度,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实现营收79亿美元,同比下降3%,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实现营收39亿美元,同比增长4%,此外,英特尔代工收入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3%。


资讯配图

Source:英特尔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表示,本季度的运营业绩表明公司在提升执行力与效率方面取得初步进展。英特尔专注于强化核心产品组合和AI路线图,以更好地服务客户。陈立武进一步指出,英特尔也在采取行动打造财务纪律严明的代工业务。虽仍需时间,但提升竞争力、改善盈利以及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路径已清晰可见。


当前,英特尔正在持续精简业务,提升效率并强化执行力。据悉,英特尔正按计划实现2025年非通用会计准则运营支出170亿美元的目标,并且已完成上季度宣布的大部分人员调整计划,员工数量减少约15%。英特尔计划在年底将员工数量控制在约75,000人。


英特尔表示,第三季度营收预期将在126亿美元至136亿美元之间,略好于市场预期的126亿美元。


02

放缓美国建厂计划,终止德国2座晶圆厂和波兰封测厂建设计划


对于外界关注的晶圆厂建厂计划,陈立武表示,过去几年,公司投资过多,投资过快,而需求不足,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工厂布局变得不必要地分散,利用率也不足。


目前,英特尔已决定将不再推进在德国和波兰的项目,并计划将哥斯达黎加的封装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规模更大的生产基地中。至于美国俄亥俄州建厂计划,英特尔也将放缓建设步伐,实际进度将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能否为该设施争取到大型客户。


具体来看,英特尔原计划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两座晶圆厂,初始投资将超200亿美元。2022年9月,英特尔俄亥俄州工厂正式奠基。据悉,英特尔还获得了美国政府基于《芯片与科学法案》的19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推进其在亚利桑那州、俄亥俄州等地的半导体工厂建设项目。


德国建厂计划方面,根据原计划,英特尔将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首府马格德堡建设2座晶圆制造厂,预计总投资将超过300亿欧元。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英特尔于2022年11月获得了该项目的土地,预计第一家工厂将在欧盟委员会批准激励方案后的4-5年内投入生产。


至于波兰工厂,2023年6月,英特尔宣布,计划在波兰弗罗茨瓦夫附近建设一座尖端的半导体封装和测试工厂,预计投资额高达46亿美元,并具备扩建能力,将有助于满足英特尔预计到2027年对组装和测试能力的关键需求。


此前,市场关于英特尔德国和波兰工厂延迟的消息甚嚣尘上,英特尔前CEO帕特·基辛格也曾在官网公开信中宣布,将波兰、德国两国的项目暂停2年。如今,随着官方最新消息的宣布,意味着英特尔彻底搁置德国和波兰工厂的建设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若德国和波兰工厂顺利进行,英特尔则有望获得相关政府的资金补助,其中德国工厂有望获得68亿~100亿欧元的资金补助,波兰半导体封测厂则将获得波兰政府提供的19.1亿美元的资金补助。


03

结语


英特尔此次调整建厂计划,是应对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波动与行业竞争采取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其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的战略转变。尽管德国、波兰等地的项目暂缓可能影响其短期布局,但聚焦于成熟制程(如Intel 14A)与核心生产基地的优化,有望为其长期竞争力奠定更务实的基础。


正如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指出,“我们正在推进的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本效率和变现非核心资产等举措,已产生积极成效,正在帮助我们提升财务状况,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于我们

资讯配图

TrendForce集邦咨询是一家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存储器、AI服务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晶圆代工、显示面板、LED、AR/VR、新能源(含太阳能光伏、储能和电池)、AI机器人及汽车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凭借多年深耕,集邦致力于为政企客户提供前瞻性的行业研究报告、产业分析、项目规划评估、企业战略咨询及品牌整合营销服务,是高科技领域值得信赖的决策伙伴。

上下滑动查看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