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 118,670.00 万元,建设期 18 个月,用地面积为 152,645m2,总建筑面积 70,376.63m2。项目将通过新建生产厂房及配套建筑、购置先进生产设备,新增项目定员 227 人,扩大现有箱板纸产能。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 60 万吨定量为 80-200g/㎡箱板纸的生产能力,有助于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

(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①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支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规范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将是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关政策的推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

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中将“十九、轻工 1、单条化学木浆 30 万吨/年及以上、化学机械木浆 10 万吨/年及以上、化学竹浆 10 万吨/年及以上的林纸一体化生产线及相应配套的纸及纸板生产线(新闻纸、铜版纸等除外)建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 10 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建设;

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开发与制造;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F)化学纸浆漂白工艺开发及应用”属于国家支持鼓励发展的产业。工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绿色安全发展。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

加大食品、皮革、造纸、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额和污染排放标准,树立能耗环保标杆企业,推动能效环保对标达标。推动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造纸、电池、日用玻璃等行业废弃产品循环利用。”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本次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方针。

② 广阔的下游市场为消化新增产能提供保障

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瓦楞纸和箱板纸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 3,145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7.89%,2015-2024 年生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92%,2024 年中国瓦楞纸消费量为 3,407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4.13%,2015-2024 年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83%;

2024 年中国箱板纸生产量 3,035 万吨,2015 年-2024 年,国内箱板纸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41%,2024 年中国箱板纸消费量为 3,582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4.8%,2015-2024 年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0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带动市场消费和物流模式转变,给包装纸市场带来巨大发展潜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在下游需求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双重拉动下,包装纸市场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公司新增产能能够被广阔的市场迅速消化,为本次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③ 成熟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储备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成立至今一直重视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通过多年积累,已在技术团队、技术创新、技术储备上形成一定优势。公司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与下游客户形成双向互动,深挖应用端需求,协同开发新产品。本次项目采用当今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装备生产高档环保包装纸,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现有技术积累和生产工艺完全能够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① 解决产能瓶颈,增加盈利水平

工业包装用纸行业发挥规模效应才能更加有效的增强盈利能力,属于规模效应明显行业。目前,公司拥有原纸产能 120 万吨,仍与行业头部企业产能水平差距较大。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带动纸箱包装规模的迅速提升,大量的快递包装需求给公司所在箱板纸、瓦楞纸市场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旺盛。

根据中国造纸行业协会下发的《造纸行业“十四五”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纲要》中提出 2035 年造纸行业发展目标为:“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达到 1.7 亿吨(年人均消费量达到 120 千克以上);2.原生纸浆比例 30%以上;3.纸制品产量 1.2 亿吨;4.力争生物质能源利用占能源消耗 35%以上;5.热电联产比例达到90%以上;6.单位产品浆耗、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现有瓦楞纸和箱板纸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较高,已无法满足持续增加的销售订单,本次项目的实施将大幅增加公司产能,提升营收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增厚公司的利润,公司将持续提升生产规模,把握现有市场机遇,突破产能瓶颈。

② 提倡低碳绿色生产,提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为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好得适应市场要求,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将企业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多贡献,公司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实施本次项目。

本次项目是以废纸为原料,通过充分利用废纸原料资源,不仅可以直接降低产品成本,还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并且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回收浆渣,提高纤维利用率;提高白水回用率,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水,节约清水用量;

项目同期配套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利用项目产生的浆渣、污泥和沼气进行燃烧,进而解决项目供气、供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目标,真正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造纸浆渣污泥和沼气焚烧发电是一项成熟高科技技术,既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又发电供热,带来经济效益。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产业要求。随着“十四五”新时期的到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智能制造提升了制造业的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随着 5G 技术的推广,企业构建智能化运营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和竞争力。造纸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行业,发展智能化运营是产业发展的必须,也是企业对大趋势的顺应。项目在设备选型时,着眼于国际先进技术,生产线都选用幅宽大、生产车速高的纸机和相关配套设备,使用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测量系统等智能化系统进行全程控制。

③ 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国内纸品市场也将进一步国际化,纸和纸板产品消费结构将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中高档纸品需求扩大,市场消费结构将形成层次多元化、品种多样化、质量高档化。目前我国包装纸产品中低档包装纸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本次项目以废纸为原料,采用当今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装备,生产高档环保原纸,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新增产线将会进一步促进当地造纸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同时将会带动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就业范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投资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1)市场前景分析

为了实现造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不断推进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淘汰、关停落后过剩产能的工作,加快推进造纸企业的兼并重组及转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消费者包装理念的改变,可以预期我国各类纸和纸板消费量将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 2024 年度报告》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制浆造纸及纸制品全行业 2024 年完成纸浆、纸及纸板和纸制品合计 29,593 万吨,同比增长1.56%;其中:纸及纸板产量 13,625 万吨,较上年增长 5.09%;纸浆产量 9,454万吨,较上年增长 7.15%。

2024 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 2,600 家,全国纸及纸板消费量 13,634 万吨,较上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 96.83 干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50-300 千克的标准,与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的“天花板”远远没有达到。

《造纸行业“十四五”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纲要》中提出 2035 年造纸行业发展目标为“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达到 1.7 亿吨(年人均消费量达到 120 千克以上)”,未来行业还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公司所处包装用纸细分行业市场前景良好,未来公司新增产能完全可以被市场所消化。

(2)产销情况与项目新增产能消化

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制浆造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公司多次被授予省级明星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公司主营产品为高强瓦楞原纸和高档箱板纸,产品规格齐全,并可替代国外进口产品。产品主要行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公司目前拥有 6 条造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 120 万吨,公司订单饱满,各产线产能已基本饱和。公司本次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一条年产 60 万吨箱板纸生产线、一条年产 30 万吨箱板纸产线和一条年产 30 万吨瓦楞纸产线,公司所处行业前景良好,新增产能消化不存在问题。

3、项目选址情况及建筑工程费用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循环经济园区,地处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黄淮之间,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徐淮地区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项目选址符合当地城市发展规划,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要求。

4、设备购置情况

为满足建设需要,本项目拟购置、引进各类生产设备合计 62 台/套,设备购置费用约为 65,526.00 万元。

5、项目的完工进度、竣工时间及达产时间

本项目建设期为 18 个月。项目进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勘察设计、设备采购与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竣工验收。项目前期准备:建设主体设备合同签订、第一次设计联络;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第二次设计联络、场地准备;设备采购与土建施工:配套设备订货、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到货、第三次设计联络、设备及管道安装;人员招聘与培训:生产人员招聘及岗位培训;竣工验收:设备调试及空运转、项目验收、投料试生产。

6、项目环境保护情况及解决措施

(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措施

本项目在建设期间的污染物主要为施工粉尘、施工噪音、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为减少施工期间对环境的破坏,公司将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扬尘和运输车辆尾气等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由当地环卫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期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再外排管网。

(2)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运营期间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采取的环保措施如下:

① 废水

本项目污水主要为废纸制浆车间排渣过程中产生带浆渣废水及多余的白水,此类污水水质特征为低浓度废水,主要为含纤维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污水通过公司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当污水达排放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② 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为造纸车间烘缸部的不凝气体及湿热空气,以及厂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沼气。其中不凝气体经冷凝回收热量后排至室外,湿热空气经热回收后排放,沼气则收集后经管道送至热电联产项目中的锅炉燃烧进行循环利用。

③ 固废

本项目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了废纸板,产生了一些不可回用的废渣,如未疏解的纸片、废纸板中混入的胶带、绳头、铁丝、砂石等其它杂质,其中砂石、铁钉等杂质采取卫生填埋处理,其余废浆渣送至热电联产项目中的锅炉燃烧进行循环利用;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经过加压和精密板框压滤机进一步脱水,收集后送至热电联产项目中的锅炉焚烧进行循环利用。

④ 噪声

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盘磨机、浆泵、空压机、纸机传动、真空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产生大的噪声源设备,如盘磨机、真空泵、空压机等设备采取管道消音、设备基础防震和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影响,同时加强厂区绿化,使厂界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 于 我 们  资讯配图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