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2024年销售数量为1560台,同比增长24.80%

文|编辑部

根据C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规模为221亿,同比增长4.25%;销售数量为139000台,同比增长11.2%。

其中,2024年,中国复合机器人销售数量为1560台,较2023年同比增长24.80%,增速开始加快。国内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生态整合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资讯配图

图表:2015-2024年中国移动机器人销售规模与销售数量

资讯配图

图表:2018-2024年中国复合机器人销售数量与市场增长率

新一轮工业制造的转型升级,对机器人提出了新的性能要求。用户对移动机器人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更加严格。复合移动机器人“手脚兼具”的独特应用价值拓展了移动机器人的边界,其 “移动 + 操作” 的独特优势正在越来越多场景得到验证——在半导体晶圆搬运中,它能实现高精度的物料转移与对接;在电商仓库的 “货到人” 环节,可完成拆垛、分拣、码放的全流程自主操作;在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凭借柔性抓取能力适配多品类工件,大幅提升了生产线的灵活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复合机器人正从最初的小众应用走向规模化落地的临界点。
而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复合机器人也引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的产业界,正积极拥抱“具身智能”的浪潮,将其视为复合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路径和未来方向。市场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形态为“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结构为特征的轮式人形机器人。这类型产品的出现让复合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最初承担简单上下料任务的“底盘+单臂”结构,逐步演进为具备更强能力的“移动底盘+人形半身”形态。与此同时,围绕核心能力的技术体系也在不断重构,推动了复合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显著跃升。

未来,复合机器人的技术演进有望呈现“双轨并行”的鲜明特征:新形态产品聚焦极端场景突破;传统产品则侧重性价比优化,通过模块化升级持续拓展应用边界。而具身智能技术的深化,将推动两类产品在感知决策层实现技术共通,形成 “高端形态引领技术突破、传统产品支撑规模应用”的良性发展格局。当前复合机器人市场仍然处于小规模的定制化应用阶段,新技术的不断突破,相信将为复合机器人从这一阶段向大规模应用的跨越注入强大动力。

为了更好的解读当前复合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2025年10月28日,在“2025全球移动机器人新品发布路演日暨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产业峰会上”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将联合业内代表企业共同发布《具身智能复合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版)》,聚焦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企业布局、市场动态等多维度,为产业参与者呈现清晰产业全景图,敬请期待!

资讯配图

为了更好的解读当前全球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821日,在马来西亚·第七届国际移动机器人集成应用大会”上我们将发布2024-2025全球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敬请关注!

资讯配图

往期精选

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
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黯然退场-超10家机器人企业倒在了2024年

资讯配图

点击关键词  获取相关资料

资讯配图

产研资料:中国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市场研究报告|细分产品-细分行业-零部件蓝皮书|经典案例|团体标准
AGV/AMR:新松 | 机科 | 国自 | 华晓精密  仙工智能 捷螺智能 | 蓝芯科技 | 哈工库讯 |  浙江中力 | 海豚之星 | 法睿兰达 镭神智能 | 创智科技
核心供应链: 锂电池-昀迪新能源 控制器-格局 | 控制器-睿芯行 | 防撞条-沃美诺 舵轮-凤凰动力 语音播报-零动智能充电连接器-史陶比尔 | 无线充电-泰坦智能 | 减速机-行星传动 | 伺服电机
应用行业:锂电行业 光伏行业 储能行业 医药医疗 | 3C与半导体 家电与LED 汽车(新能源)| 工程机械
联盟活动:2025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年活动计划
关注我们更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