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8565829548,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本文共约 4845 字,阅读完成需分钟。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方向,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带来全新契机。汽车系统集成商正在从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向具身智能领域积极拓展,将具身智能技术融入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生产与质量管控全流程,以实现更高效、精准、智能的产业升级。

在此背景下,7月22-23日,由高工机器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主办,天奇股份协办,阿童木机器人、UQI优奇及数十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支持的“2025工业具身应用峰会暨(第八届)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在江苏无锡·明都大酒店盛大启幕。


大会首日精彩回顾: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工业具身落地汽车行业万亿级市场



图片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专场
应变而进 韧性突围


7月23日,在以“应变而进 韧性突围”为主题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专场】上,蔚来汽车总监任广东围绕“具身智能应用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主题分享。任广东表示,工业场景中,具身智能存在多个应用方向:如人机协作智能工作站、自适应产线搭建及工艺动态调整、AI视觉具身检测单元、高精度焊接自适应调整、汽车总装产线装配效率优化、智能涂胶、缺陷检测等等。蔚来汽车自研了“天瞳”质量智能检测岛,实现机器人对人工质检的替代,可以在84秒内一气呵成,完成对32个项目、69个细分检查点的高质量检测,缺陷识别率提升到99.7%。

但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落地也面临关键挑战,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经过鲁棒性、长周期稳定性的验证,以及克服现有产线集成中的设备兼容、产线空间重构、人工经验到数字化工艺再现的挑战,真正实现低延迟控制响应与人机协作安全性的平衡。

蔚来汽车总监任广东

遨博智能汽车行业线总监阮胜围绕“协作机器人成就汽车行业柔性制造新动力”主题发表演讲阮胜表示,智能制造是汽车行业自动化快速增长的背后推手之一,面对万亿级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遨博智能在汽车制造的焊装、涂装、总装车间,以及汽车零部件、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电驱电控等领域进行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拓展,遨博智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坚持全栈式产品研发,在安全性、精确性上猛下功夫,确保快速交付,并为客户享带来超长质保。

协作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汽车充电、轻量化车身材料加工、零部件及整车检测、车身小部件焊接、结构化辅助设计等新型应用方向。遨博智能坚持轻量化、模块化部件整合设计,具备快速编程和多样化部署能力,希望和同行一起携手探索汽车智能化产线、变速箱、电驱总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

遨博智能汽车行业线总监阮胜

埃斯顿汽车行业总经理李玉龙围绕“汽车行业全产业链自动化解决方案 解锁柔性智造新时代”发表演讲。李玉龙介绍,中国汽车产业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200万辆,同比增速约5%,其中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以销量增速领跑,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面向汽车产业的高端制造工序,埃斯顿围绕整车制造、动力总成、汽车零部件、电子部件等领域,打造了冲压、焊接、涂胶、装配、搬运、SPR、FDS、冲孔、辊边等多项工艺应用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助力汽车产线的全方位智能化升级。


埃斯顿汽车行业总经理李玉龙


如本科技研发总监马灼明围绕“专业3D工业相机,助力汽车智造升级”带来主题演讲马灼明表示,3D视觉在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包括定位抓取、上料装配、质量检测、焊接点胶、喷涂打磨、加油充电等,如本科技的团队深耕视觉光学20余年,具备从复杂光学设计、视觉传感系统开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通过开发的RVC-P/G/I/M等标准化视觉相机产品,以及定制化服务产品,能够覆盖上述汽车产业对视觉应用的全场景需求


如本科技研发总监马灼明


海康机器人苏州分公司技术总监杜百通围绕“‘眼脚手’协同,赋能汽车行业高效智造节拍”带来主题分享杜百通表示,在汽车工厂生产车型更新速度加快的当下,款型增多对汽车传统生产模式的柔性要求带来挑战,汽车主生产线采用AMR代替原有的滑板线,通过分布式结构形成“岛式”生产,可以实时依据生产需求变更工序,不受流水线工艺要求限制,柔性兼容多车型,让部署周期更短、整体节拍调整灵活、新车型切换成本更低。


海康机器人的多关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产品覆盖了在汽车行业冲、焊、涂、总、三电等工艺场景,在高度自动化的汽车生产制造环节中,机器视觉产品能够有效提升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各阶段产品的可靠性,满足汽车行业严苛的质量要求。


海康机器人苏州分公司技术总监杜百通


顶配机器人销售总监李爱根围绕 “AI拧紧工具/机器人在汽车螺丝拧紧的应用案例”发表演讲。李爱根表示,汽车行业螺丝锁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经过7年的工艺积累,顶配机器人的机器人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过6000台,依托AI赋能,顶配团队拥有覆盖控制、应用到工具层的全栈技术,自主研发了AI拧紧工具、模组、机器人、工作站、控制系统等产品矩阵。未来,顶配机器人将聚焦在AI螺丝拧紧领域10年不动摇,推动拧紧领域的智能化、标准化升级。

顶配机器人销售总监李爱根


AiTEN海豚之星CTO沈欣炜围绕 “汽车产业智变中的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应用”发表演讲沈欣炜表示,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库存管理难、生产节拍调度混乱、作业环境复杂的挑战,对汽车产业链制造过程的智能搬运提出了新的需求。AiTEN海豚之星提出了搬运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将具身智能控制系统、AI软控调度系统、工业级控制集成到移动机器人产品中,解决交付难题,满足汽零、制造、医药行业的搬运、配送、仓储整套需求。


AiTEN海豚之星CTO沈欣炜


美力科技产品与策划总监乐志国围绕“机器人在美力产线上的应用及未来展望”发表演讲。美力科技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弹簧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铁路、工程机械、机器人等领域。在其底盘簧、通用弹簧的生产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立库、移动机器人产品。


作为零部件终端企业,近年来,美力科技也在加强对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布局。弹性元件在机器人领域发挥着“机械韧带”的价值,能够赋予人形机器人弹性肌腱的功能。其一,可以提升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让动作更加轻柔敏捷、姿态更加稳定;其二,具备缓冲减震和能量吸收功能,降低运动环境的冲击力和噪音;其三,具备力量柔性传递和能量存储的功能,更加高效和节能。


美力科技产品与策划总监乐志国


在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高工咨询总经理郑利瑶与对话嘉宾蔚来汽车总监任广东、遨博智能汽车行业线总监阮胜、埃斯顿汽车行业总经理李玉龙、如本科技研发总监马灼明、顶配机器人销售总监李爱根、AiTEN海豚之星CTO沈欣炜、美力科技产品与策划总监乐志国,围绕“车企价格战下供应链企业的应对与生存状态”、“强制付款令执行后,供应链企业的实际回款周期如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供应链如何跟随?”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随后,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与步科股份、鑫精诚传感器、华盛控科技、华途数控、里工实业、法奥机器人、遨博智能、蓝点触控等企业代表联合编写的《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重磅发布。



GGII数据显示,2024年协作机器人的市场增长销量达到4万台,同比增长27.9%,协作机器人行业出现了大负载产品和应用变革的发展势头,同时下游应用从传统工业领域,拓展到医疗、教育、科研、新零售、农业等多个领域。


图片
具身智能应用专场
革新致远 与时俱进


7月23日下午,2025年高工金球奖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张小飞博士回顾了高工金球奖设立以来的历年变化和关键节点,他表示,当前机器人行业迈入具身智能时代,无论行业如何变化,不变的是高工金球奖的宗旨,鼓励技术和产品创新,鼓励创造客户信赖的品牌。

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


在以“革新致远 与时俱进”为主题的【具身智能应用专场】上,高工咨询总经理郑利瑶围绕“褪去光环,看见真实底色——2025H1具身智能产业十大数据”这一主题,发布了2025上半年具身智能行业的最新数据。

郑利瑶表示,2025上半年,具身智能已经实现在限定场景的指令驱动应用,同时传感器升级、多维感知成为上半年的核心热点;目前整个行业算力平台,大小脑控制平台正迎来重构,加上今年以来各个地方开始新建数采工厂,许多仿真训练公司出现,集中攻克核心数据问题;上半年具身智能领域融资事件超百次,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超过1亿元……


基于以上种种变化,GGII认为,具身智能临界点已骤然显现,从今年到2026年年底,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即将跨越百亿规模。郑利瑶预测,接下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一定是需要达到车规级要求,预计到2028年,当我们抛出一个需求,人形机器人能够完整地解决端到端的落地执行问题


高工咨询总经理郑利瑶


银河通用工业事业部总裁仓玉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生产力时代”发表演讲。仓玉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浪潮,经历了从直立行走、简单运动的雏形时代,到复杂走跑及拟人舞蹈、基于关节状态输入强化学习的运动时代,再到自主工作、泛化操作、端到端具身大模型的生产力时代。面对当前具身智能的数据难题,银河通用采取大规模机器人数据合成仿真+Sim2Real,打造全球首个完全合成数据预训练的VLA大模型,通过少量真实数据训练即可完成同类物体的举一反三。


银河通用工业事业部总裁仓玉


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CTO沈天曜围绕“挑战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厂面试能过几关?”发表演讲。厂落地,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做什么?沈天曜表示,均普智能分析了超过1200个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器械产线上的人工工序,并筛选出了约100~150个具备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潜力的场景,但是从结果来看,家庭用户可以接受长期吃灰的家用“玩具”,但工厂不能接受雇佣无法创造效益的产线工人。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厂面临三大关的考验,从当前情况来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身体素质、技能储备、能力拓展均有待提高,只有当机器人具备相对产业工人的成本优势时,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才能实现


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CTO沈天曜


UQI优奇副总经理孙开顺围绕“以‘AI+机器人’技术加速汽车行业全栈式无人物流变革”展开分享。孙开顺表示,UQI优奇正在用“AI+机器人”技术开拓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创新应用,面向汽车行业,基于无人车和人形机器人方案,打造端到端汽车无人化物流体系,这套体系具备4个特点:全场景、真无人、AI赋能、高柔性。该系统可以实现零件入库的无人化、物流信息可视化追踪、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车间生产能效。UQI优奇和合作伙伴打造的移动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在汽车整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场景的落地应用。


UQI优奇副总经理孙开顺


梅卡曼德机器人总经理魏立龙围绕“机器人通用‘手眼脑’,赋能多领域智能化升级”发表演讲。魏立龙表示,参照汽车智能驾驶的L1-L5等级来看,当前具身智能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还在L2阶段,可以在部分固定任务中进行自主作业。面对高自动化行业的稳定生产特征需求,以及传统行业自动化升级的局限和挑战,通过AI+3D视觉方案赋能工业机器人硬件,能够进一步解决工业自动化柔性低、部署困难等痛点。


梅卡曼德已经实现了AI大脑+3D视觉产品的大规模交付,全球部署视觉应用超过15000台,覆盖了汽车、物流、3C半导体、工程机械、锂电等领域。


梅卡曼德机器人总经理魏立龙


智动力创始人、CTO 向馗博士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迭代——路在何方”发表演讲。相比汽车、3C等行业,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路径,前方并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案例,可以说是一片旷野。技术从来就不是企业的壁垒,但技术路线的选择会是影响企业的命运,我们能做的是以终为始,去寻找终极的产品形态和到达终点的技术路径。


从以终为始的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应该是更加通用的替代者,能够更加全面地嵌入现实世界,具备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交互与学习能力,能够终结自动化时代,开启智能化时代。


智动力创始人/CTO向馗博士


无锡鑫宏业总工程师崔久德围绕“从工业到具身人形--动力及控制线缆的技术演变”发表演讲。崔久德表示,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电线电缆标准仍然是空白阶段,人形机器人用电线电缆技术和传统工业机器人线缆在规格、性能上,如线缆路径设计、弯折次数、耐磨性等角度都存在很大的需求差异,面临空间压缩、动态应力、信号完整性的挑战。


人形机器人电缆的核心性能是超高柔性与耐扭转性,同时需要具备强抗干扰性、轻量化与耐环境多样性等特性。目前无锡鑫宏业正在参与人形机器人线缆相关标准的起草,同时近期正在开发弯曲频率达到50次/分钟、弯折次数能够达150万次的具身智能灵巧手耐用线缆。


无锡鑫宏业总工程师崔久德


昇视唯盛研发副总张新主围绕“具身智能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发表演讲。张新主表示,昇视唯盛是从垂直场景切入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公司,为制造企业提供具有自主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机械焊工。昇视唯盛目前经历了三代产品迭代,实现了从编程建模的工业机器人到自主移动智能焊接机器人、多足移动焊接机器人和人形化产品的升级,累计超4000台机器人出库。新一代智能焊接机器人无需示教和模型导入,凭借AI+3D视觉重构工件,真正实现一键启动、自动焊接的智能进化。

昇视唯盛研发副总张新主


在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高工咨询总经理郑利瑶、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CTO沈天曜、UQI优奇副总经理孙开顺、梅卡曼德机器人总经理魏立龙、智动力创始人、CTO 向馗博士、无锡鑫宏业总工程师崔久德、昇视唯盛研发副总张新主围绕“工业具身智能优先会在仓储物流还是产线装配“上岗”?”、“场景、供应链、成本,工业具身智能落地的关键要素排序是什么?”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大会的压轴环节,2025年度“高工机器人工业具身智能开拓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15家企业摘得殊荣,具体获奖详情,请参见高工机器人微信公众号今日次条推文。



END


图片
活动广告
图片

以上为广告

往期推荐: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工业具身落地汽车行业万亿级市场


星动纪元杀出人形的第三条路


就在明天!下半年首场工业具身智能行业盛会即将开幕!5大亮点提前剧透

倒计时1天,工业具身时代的前瞻!高工飞哥开幕式主旨演讲“剧透”!
了解具体商务合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