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喀快讯

7月23

人事变动:周锋调任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牛喀网综合报道,多家媒体消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通报了中央组织部有关决定,周锋同志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公开资料显示,周锋自2021年3月起,历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总经理、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等。作为技术型管理者,周锋深度参与了集团新能源战略布局;其主导了郑州、大连、襄阳三大基地的产线重构,推动日产e-POWER技术平台量产化,并促成大连新能源制造基地与本地产业链的深度耦合。


填补空白,人形机器人“天工”的运动控制框架开源!

牛喀网综合报道,央视消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天工”的运控算法框架,填补了高性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在开源领域的空白。运动控制能力是人形机器人适应环境和执行任务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在训练天工的运动控制算法中引入了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机制,让机器人具有更发达的“运动智能中枢”。这套引入的运动控制算法框架就是“天工-Lab”,能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人形机器人面对复杂地形的自主适应能力和快速移动能力,为更多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在高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提供核心基础技术支撑。


复旦大学推出革命性AI工具:一张图片就能生成专业视频

据科技行者报道,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AnyI2V系统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视频制作助手,它能够接受各种类型的图像输入,从常见的照片到专业的3D模型数据,甚至是简单的线条图。这就好比你给一个万能的画家提供任何形式的草图,他都能将其转化为一部生动的动画电影。这项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它是"免训练"的,AnyI2V像是一个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它能够直接理解你的意图,无需额外的训练就能完成任务。研究团队还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让视频中的物体按照用户指定的轨迹运动。为了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系统还引入了"语义掩模"技术。


打造机器人的“体检中心”!北京人形发布具身智能公共检测平台

据贝壳财经报道,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检测平台作为核心板块,将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提供从核心零部件性能测试到整机验证的全链条检测服务。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具身智能分级标准,计划通过提供标准验证与检验检测双轨服务,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互通,为产业发展确立清晰、一致的质量准则。同时,平台将着力打造权威评测基地,面向产业上下游企业开放机器人测试和认证服务。建成后,该平台将成为国内首个覆盖“研发-检测-认证-应用”全链条的服务中枢。


字节发布GR-3大模型,开启通用机器人“大脑”新纪元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字节跳动Seed宣布推出一款名为GR-3的全新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该模型拥有强大的泛化能力、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精细操作柔性物体的能力。GR-3采用了Mixture-of-Transformers(MoT)的网络结构,将“视觉-语言模块”和“动作生成模块”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拥有40亿参数的端到端模型。这种设计使得GR-3能够直接根据摄像头捕捉的画面和收到的语言指令,迅速计算出下一步的动作。GR-3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三合一的数据训练法,通过结合遥操作机器人数据、人类VR轨迹数据以及公开可用的图文数据,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显著提升。


全球首个:小马智行L4自动驾驶车规级域控制器累计路测超200万公里

据IT之家报道,小马智行宣布第七代Robotaxi所搭载的L4车规级域控制器已累计测试超200万公里。小马智行称,作为全球首个L4 Robotaxi车规级量产域控制器,200万公里的里程验证充分证明其硬件可靠性和软件算法适配性均达到L4级自动驾驶的严格要求。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为L4级自动驾驶量产设计,系统方案100%采用车规级零部件,包括域控制器在内的自动驾驶套件设计寿命长达10年/60万公里。小马智行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和系统工程,使得域控制器成本较前代下降80%,设计寿命延长,从而进一步降低全生命周期总成本。


上海心符科技发布DeepTouch硅基生命

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心符科技震撼发布了其陪护式仿真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力作——DeepTouch硅基生命,一款超仿真机器人的首次亮相便吸引了众多目光。DeepTouch具备四大核心技术创新:多模态感知与交互技术,先进的双目低光追踪与动态识别技术,精准的语音捕捉与情感分析听觉系统,以及模拟人体真实触感与体温的触觉反馈;AI与情感计算系统,基于DeepSeek开源大模型,支持多语言理解与深度情感分析;模块化硬件设计,采用自研的多体材料,打造出高度仿真的外观,同时融入人体工程学比例与细腻的表情模拟系统;运动控制与安全机制同样不容小觑。


无线输电新里程碑:30秒激光传输800瓦电力至8.6公里外

据notebookcheck报道,美国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成功通过激光无线传输技术,在30秒内将800瓦电力传送了8.6公里,创下了激光无线传输的最长距离纪录。这项技术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是 Persistent Optical Wireless Energy Relay项目第一阶段的最新成果。该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DARPA目前正在致力于完善光束方向、改进波前校正和降低转换损失。在本次试验中,DARPA使用精确聚焦的红外激光束,将能量传输到地面接收器,接收器通过抛物面镜将激光光聚焦到一组光伏电池上,将激光能转换为电能。研究团队还针对特定激光波长,优化了光伏电池,实现了约20%的转换效率。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