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剑,大疆终于官宣ROMO扫地机器人
- 2025-07-25 07:00: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大疆入局扫地机器人的传闻,已经可以追溯至五年前,在这五年间,坊间传闻大疆曾多次对项目推倒重来。今年5月,大疆扫地机器人的包装箱被曝光,市场普遍认为新品会在618之前发布,赶上销售旺季,然而大疆没有按套路出牌。

终于,在7月23日,大疆官宣了扫地机器人产品将在8月6日正式发布,并展示了外观。从海报上可以了解到,大疆扫地机器人将会使用“ROMO”品牌,并有两款基站外观可选,其中透明外壳版本的扫地机器人基站,可以透过外壳看到内部的基础结构,可能是高配版。
“ROMO”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双目视觉方案?
从官方发布的海报上可以看到,ROMO扫地机器人基站内有三个可取出的模块,分别是“去污清洁液”、“除菌清洁液”和集尘袋。同时在某电商平台上提前流出的视频显示,ROMO扫地机器人基站也具备水箱,已经可以证实是具备扫拖一体的功能。

根据目前电商平台上的预约信息,ROMO扫地机器人将会有水箱和自动上下水两种选择,并且从功能上区分成S标准版、A进阶版、P旗舰版三种型号。

在传感器方案上,从海报上看ROMO似乎是采用了双目摄像头+雷达的多传感器方案,而此前爆料宣称的可升降激光雷达,从目前官方宣传图上未有发现类似结构,且顶部设计也与此前曝光的有很大差异。不过电商平台上的信息显示,ROMO采用结构光避障技术,具体还要等发布会才会揭晓了。
目前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主流是采用LDS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通过单线激光雷达进行360°激光扫描构建实时环境地图,结合SLAM算法实现精准导航。比如科沃斯T8系列、石头T7 Pro、云鲸J2等,均搭载了单线旋转激光雷达。
一些高端机型甚至会采用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比如科沃斯X2搭载了一个视场角210°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官方宣称建图精准度是LDS激光雷达的24倍,数据刷新速度是LDS激光雷达的3倍。
那么采用激光雷达的传感器方案,主要优势是抗干扰能力强,建图精度高,在复杂户型中可以更轻松实现快速建图和规划路径。
当然目前的高端扫地机器人往往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比如石头T7 Pro是在单线激光雷达的基础上,加入双目摄像头,增强对障碍物的识别。激光雷达进行建图测距,视觉补充语义信息,识别障碍物实现智能避障。石头G20S Ultra 甚至搭载了三种类型传感器,包括RGB摄像头、正向3D ToF双固态激光雷达、竖线激光雷达等,适应更多的复杂场景。
那么作为无人机领域避障能力已经做到炉火纯青的大疆,在扫地机器人上会选择怎样的避障方案?这大概是ROMO身上最大的悬念了,毕竟从硬件和外观上看,大疆并没有拿出一个颠覆现有扫地机品类形态的方案,至于功能上会有什么创新,就要等发布会公布了。
此外,根据此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公开的信息,大疆扫地机器人有两个型号CR8E和CR8F,生产商是福日电子控股子公司深圳以诺通讯。
无人机技术发散,能冲击扫地机器人市场吗?
根据IDC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全年出货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全年销售额达到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市场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逐步往高端化发展,随着更加丰富的功能,单价在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呈现群雄争霸的格局,科沃斯、石头、云鲸、小米、追觅的出货量分别占据25.4%、21.6%、16.3%、13.7%、12.2%份额,头部企业的份额差距不算大,竞争激烈。
而大奖这次入局扫地机器人,从时间节点来看,当下扫地机器人已经形成了第一梯队的品牌阵列,除了前面提到的国内市场五大玩家之外,全球市场上还有iRobot之类的品牌已经在海外打下基础。
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都较为类似,那就是没有一个显著的龙头企业,各家的份额差距不大。在2024年的全球智能扫地机市场上,石头科技排名第一,出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16%,而第二名的iRobot出货量份额为13.7%,排名第三的科沃斯占13.5%,前三的市场份额差距不超过3%。
而值得关注的是,海外最大的扫地机器人品牌iRobot在近期市场表现逐步下滑,在北美市场的份额从 2024 年的第二名下滑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五名,其技术迭代滞后和价格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被放大。而大疆依靠在无人机领域取得的极高品牌认知,以及在北美以及全球成熟的运营经验,也有机会将无人机领域的成功复制到扫地机器人上。在市场格局仍处于多极乱斗的环境下,抢占欧美扫地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席位。
从产品定位上,近年高端扫地机器人价格跨度太大,此前部分品牌的高端产品线甚至定价到6000元以上,尽管整个行业来看,扫地机器人是随着功能的增加而普遍涨价了,从早期千元价位上升至2000到3000。但高端机器人的体验目前并未体现出独特性,在路径规划上没有颠覆性的提升,清洁能力、扫拖一体等功能体验还未能支撑更高的溢价,因此可以发现过去的高端扫地机器人产品线,价位已经逐渐降至4000元左右。
那么大疆具备品牌以及工业设计上的优势,同时在 SLAM 算法、避障技术等领域具备丰厚的专利布局,这些能力能否转化为扫地机器人体验的颠覆性提升,可能是ROMO开局就杀入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的关键。
小结
大疆的跨界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技术体系与生态思维的降维打击,是ROMO在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的独有优势。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最终还是要用体验去支撑溢价。作为大疆跨界的第一款产品,ROMO的实际体验和后续口碑,将会成为跨界的成败关键,或许这也是大疆打磨了五年时间才真正将产品推出市场的原因。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