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否可能会被错误的信息训练?这是个极为现实的问题。请参考以下这个例子。

技术史上最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其一生中确实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但他也并非事事皆对。有一次,他邀请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来参观他新发明的留声机时,特斯拉立即指出了改进的空间,这让爱迪生震怒,两人从此结下一生的梁子。而他与美国的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之间关于直流(DC)与交流(AC)电力系统的论战,也是爱迪生误判形势的另一例子。

我曾经读过一些爱迪生的传记,当中既指出他的优点,也坦承他的缺陷,但这类文献似乎已从网络上消失。如今关于他的文章,似乎只剩下对他如神一般的赞颂。

留声机、灯泡与欧姆定律的争议

我曾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当爱迪生为电灯泡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时,他原本专注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低电阻材料。然而,这些材料不是根本不起作用,就是寿命极短。当有人告诉他有关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及他的“欧姆定律”时,爱迪生嗤之以鼻,甚至宣称他不会被“欧姆那可笑的定律”限制。          
然而,最终他还是选用了高电阻的碳灯丝,并获得了成功——这其实正是顺从欧姆定律的结果。

我过去曾读过某篇提及爱迪生这段经历的文章,但近年再试图寻找这篇文章时,却徒劳无功(也许是因为那种“神化”他的趋势吧)。然而,在搜索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件更加令人不安的事(见图1)。

图1:我尝试搜寻爱迪生拒绝欧姆定律的资料时,Google的搜寻结果令人震惊。

当我在Google输入爱迪生曾说过“可笑的定律”(silly law)的关键词时,跳出的部分结果竟然是完全错误、不实、荒谬的信息!

请仔细阅读图中的三张截图,它们否定了欧姆定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其中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例如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之间的差异、电阻的热系数等等,都被一概忽略。          
甚至有一段文字写道:“……灯泡并非欧姆元件,而且不像电阻器那样运作。”(… the light bulb is not ohmic and does not behave like a resistor.)

这三张截图中的诸多错误陈述,实在令人震惊与愤怒。

如果AI被这些错误训练?

现在请想象,有一个AI系统,在训练过程中引入了这些错误数据。那么这个AI将会产生错误的结论,甚至出现所谓的“幻觉”。而有人若将AI的输出视为正确信息,将会被严重误导。

尽管外界对AI有许多错误的理解与过度的吹捧,但AI其实并不会思考,AI只是把训练过程中能“捞”到的内容格式化后再输出。最理想的情况下,AI也只是个数据检索工具,它并不具备任何判断力。真正的判断,仍需依赖人脑。

而这样的情况,是否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责编:Rica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