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贾跃亭带着造车梦远赴美国;十年后,法拉第未来(FF)仅交出11辆实车,其中9辆还遭遇召回。单车成本竟高达2亿美元,这份成绩单令人咋舌。


戏剧性的是,短短数月,FX首款车型Super One竟收获4800台B端不可退订订单,覆盖多行业。这微小的数字对FF却意义非凡——相当于过去十年总产量的200多倍。


7月17日全球发布会前官宣,似在“造势”。FF称发布会后48小时要冲1万台C端订单,年底首批量产交付,现预订通道已开。


此外,法拉第未来(FF)获中东资本领投的1.05亿美元新融资,条款较以往更宽松,股权稀释少且有资金锁定期,似“回血”之举。


但订单狂欢背后,量产仍是致命难题。资金链如履薄冰,汽车制造本就是烧钱巨兽;供应链信任危机四伏,零部件供应随时可能断档;贾老板多次“跳票”交付时间,信用几乎透支。


但现实严峻,FF 2025年一季度仅交付2台FF91,平均每台亏2190万美元,8年累计交付不足30辆,4800张新订单像豪赌。而且贾跃亭团队刚收SEC调查通知,融资或受影响。贾跃亭虽有“市值股价双百”豪言,但能否交付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订单若无法兑现,终是纸上富贵。


如今3800张订单是悬崖边的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幻影?答案不在PPT里,只在工厂车间,以及贾老板,什么时候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