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架无人机组成苏州地标图案点亮金鸡湖夜空,这只是苏州低空经济腾飞的微小缩影。

金鸡湖畔,千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变幻出东方之门、虎丘塔等苏州地标,点亮了这座城市的低空梦想。这场震撼表演背后,一个更为宏大的产业图景正在展开。截至2025年6月,苏州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超500家产业链企业在此集聚,整机企业达40余家。


01 政策赋能,苏州低空经济迎风起飞

2024年4月,苏州正式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这份纲领性文件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路径。

方案提出构建“1+2+N”产业体系:以低空科创智造产业为核心,低空保障产业为支撑,低空创新服务业为特色。目标到2026年,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建成1至2个通用机场和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

政策东风迅速转化为发展动能。仅2024年10月,苏州新签约低空经济项目就超过30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航天时代飞鹏、峰飞航空等头部企业纷纷落子苏州,参与国家无人机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在顶层设计引领下,苏州低空经济生态圈加速成型。目前,21家苏州企业主导或参与74项标准研制,在全国低空经济标准化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02 产业集聚,制造之都的空中转型

苏州工业园区高贸区核心板块,新盛里产业园的白色建筑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苏州市首批7家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之一,这里既有“高颜值”,又有“高标准”。

产业园一期4万平方米已全部满租,汇集中检华通威、智创航空等低空制造及检验检测企业。二期约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研发办公及配套已交付使用,作为低空经济中游产业载体空间。

更独特的是,园区专门开放了约8万平方米屋面,供企业建设无人机停机坪、储能换电站等必要设施。

苏州工业园区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经验成功复制到低空经济领域。园区编制了低空经济产业全景图、重点企业清单等“三图两表”,出台19项具体任务的行动计划。目标到2026年,园区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03 应用场景,从理想照进现实

在吴江苏州湾畔的科创园内,全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的电子大屏上,无人机航行实时监控场景、飞行架次、坐标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个全国首个“一中心”“一平台”市域一体化监管系统,有效解决了低空飞行“看不见”的痛点。

苏州已构建起完善的应用生态:

获批空域63块,总面积达2442平方公里

累计获批航线333条

全市建成直升机和中大型无人机起降点143个

物流领域成为突破先锋。在苏州开通的无人机航线已接近百条,形成了直达上海、无锡、南通等周边城市的“半小时通勤圈”。丰翼“方舟40”无人机在7级大风、中雨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为城市配送增效提质。

更令人振奋的是,2025年6月,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通过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符合性检查和测试评估,标志着飞服站向规范化运行迈出关键一步。该中心已接入起降点406个,累计支撑飞行达2万架次。


04 创新生态,构建产业闭环的关键拼图

2025年6月底,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界的焦点盛会。三天时间内,80000人次观众涌入展馆,其中专业观众达10000人次,意向合作金额突破60亿元。

大会现场,4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50亿元,涉及低空应用场景、低空制造、低空保障等多个领域。

更引人注目的是,全国首单“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落地苏州。该保险方案由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填补了国内低空经济运营责任保险领域的空白。

人才培养体系同步构建。由苏州市航空产业发展集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市职业技术大学联合牵头的全国数字低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苏州市职业技术大学已开设低空飞行器应用技术、无人机物流应用等多个专业,未来还将开设低空经济领域本科专业。



05 三角联动,打造区域协同新范式

苏州低空经济的崛起,正在重构长三角产业版图。苏州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构筑“通道+网络”的低空航线布局,建设以苏州为中心,辐射东南西北的空中走廊。

这一布局已初见成效。苏州开通了至周边机场3至5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与上海、无锡、南通等城市形成“半小时通勤圈”,一个以苏州为枢纽的长三角低空经济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直升机场作为苏州唯一A类通用机场,配合中国电标院无人机测试基地、阳澄半岛智能测试场等平台,构建了长三角通航运行监控中心。这些基础设施为区域低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产业协同方面,苏州充分发挥制造业长板优势,培育一批集研发、生产、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与上海的设计研发能力、浙江的数字经济优势形成互补,共同构建长三角低空经济创新走廊。



06 万亿蓝海,苏州的雄心与挑战

随着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在这场万亿级赛道的竞逐中,苏州正以系统思维构建发展优势。

2025年,苏州新签约低空项目总投资额超过861亿元。联合苏州大学、哈工大苏州研究院等成立人才孵化基地,为领域发展输入年轻力量。在技术创新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5G-A通信,AI路径规划等技术的突破,加速了低空飞行器的智能化与规模化。

苏州的雄心不止于产业规模。根据规划,到2026年,苏州将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1000家,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建成1—2个通用机场,开通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

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挑战:空域精细化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适航认证体系需加速完善,社会公众对低空飞行的接受度需持续引导。但苏州已做好准备,坚持“规则先行、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技术保障、安全第一”的发展方针,迎接低空经济的全面爆发。

数字说明:截至2025年6月,苏州全市集聚低空产业链企业超5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2025年新签约低空项目总投资额超过861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苏州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系统布局和坚定投入。

随着长三角通航运行监控中心加速推进运营,苏州唯亭直升机场作为全市唯一的A类通用机场正成为区域枢纽。这片曾孕育“苏南模式”的土地,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续写传奇,在万亿级蓝海中翱翔天际。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普通人快速入门无人机领域指南

低空经济 “朋友圈”:产业园如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低空经济风口已至!加入「低空产业圈」,免费展示、共创项目、链接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