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飞艇升空:济南如何打造低空文旅IP?
- 2025-06-27 07:00:00

一、泉城上空的“白色惊叹号”
2025年5月1日清晨,一架通体洁白的流线型飞艇“祥云”从济南平阴孝直机场缓缓升空。这个被市民称为“大白胖子”的飞行器,以300-500米的巡航高度掠过泰山山麓、千佛山翠峰,最终在大明湖上空投下优雅的倒影。古色古香的超然楼与流线型飞艇同框的画面,瞬间刷爆社交媒体——“圆滚滚的科技感”“云端漫步的济南”,成为这个五一假期最热门的城市话题。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试飞。作为国内首款获适航认证的自主研制载人飞艇,“祥云”AS700的亮相,标志着济南正式开启低空文旅IP的战略布局。在低空经济万亿级蓝海赛道中,济南正以“科技+文旅”的创新融合,抢占发展制高点。
二、飞艇背后:技术硬实力与绿色基因
“祥云”AS700的诞生源自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突破。2025年2月,其电动版本AS700D在湖北荆门完成科研首飞,采用全电动力系统替代传统燃油发动机,实现近乎零排放、低噪音飞行。锂电池驱动的推进系统,配合流线型气囊和“X型硬式尾翼”,在保障3100米升限和10人载客量的同时,运营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3。
这一技术特性完美契合文旅场景需求:
环保适应性:电动飞艇可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禁飞区作业,避免对生态的干扰;
超长续航:10小时续航、700公里航程,覆盖济南至曲阜三孔景区等跨市航线;
沉浸式体验:100公里/时的低速飞行,乘客可自由走动观景,舷窗外“山泉湖河城”如画卷展开。

三、济南的“空中蓝图”:从场景设计到产业生态
“祥云”飞艇的落地,是济南系统性布局低空经济的缩影。2024年10月,济南市政府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案》,明确提出构建 “1+3+5+N”发展体系:以争创国家级试点为目标,聚焦通用航空器等三大领域,开通100条以上航线,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文旅IP的打造路径清晰可见:
特色航线矩阵
设计四大主题航线:
山水诗画线(孝直机场—泰山—千佛山—大明湖)
玫瑰风情线(环玫瑰湖湿地公园)
黄河生态线(沿黄河廊道飞行)
文化穿越线(直达曲阜三孔景区)
航线串联济南“山泉湖河城”核心资源,将平面游览升级为立体体验。
“低空+”场景融合
节庆经济:五一期间飞艇巡游与大明湖2000架无人机光影秀联动,以“科技+文化”演绎李清照诗词、趵突泉胜景;
文旅消费链:结合飞艇观景推出“云端套餐”,联动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玫瑰特产销售,形成消费闭环。
基础设施网络
构建“三级起降设施体系”:扩建平阴榆山机场,在CBD、华山景区等布局起降点,计划2027年建成300处起降设施,实现“空中走廊”全域覆盖。

四、低空文旅的全国浪潮与济南机遇
济南的探索并非孤例。2025年,低空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
四川开通“乐山大佛—峨眉山”低空航线,搜索量同比激增645%;
安徽黄山以1100架无人机打造齐云山文化灯光秀,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40%;
海南三亚跳伞基地日均接待量增长70%,年轻游客占比超八成。
济南的差异化优势在于:
文化厚度:飞艇航线深度融合“泰山-黄河-泉城”文化标识,避免同质化;
产业协同:依托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整合研发(中航工业特飞所)、制造(飞艇生产)、运营(航线开发)全链条;
政策赋能:发放低空消费券、补贴观光航线(如每人次100元),加速市场培育。
五、挑战与未来:如何让IP“飞得更远”?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文旅仍面临现实挑战
安全与成本平衡:飞艇依赖气象条件,需强化北斗导航、ADS-B监视系统保障;
体验优化:90分钟飞行票价近千元,需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门槛;
生态保护:低空飞行需规避鸟类迁徙通道,济南计划引入仿生无人机技术监测生态影响。
未来,济南的野心不止于观光。据透露,2026年“祥云”将投入商业化运营,并探索更多可能:
“低空+应急”:利用700公里航程构建应急救援网络;
“低空+物流”:试点无人机配送衔接飞艇航线,形成立体运输网;
跨区域联动:联合泰安、曲阜打造“山水圣人”低空经济圈,复刻“瓦屋山-雅女湖”跨区域模式。

结语:云端上的新济南
当“祥云”飞艇掠过玫瑰湖湿地,乘客透过舷窗看到翻涌如胭脂的花海时,低空经济已不仅是技术概念,而成为可触摸的城市新意象。济南以飞艇为支点,撬动文旅体验革新、产业升级与城市品牌重塑,正书写着“向云端要动能”的鲜活样本。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