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指南:机巢铺路、空域报备、场景为王
- 2025-06-27 07:00:00
一片天空,万亿产值,低空经济产业园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2025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定调从“培育试点”转向“安全健康发展”。
民航局预测,今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超过3.5万亿。
面对这片新蓝海,产业园区如何抢占先机?

01 无人机机巢:园区的“神经末梢”
无人机机巢是低空经济的物理支点,也是产业园智能化运营的核心基础设施。
在河南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全自主5G网联无人机机巢已实现“一键起飞—定线巡检—自动回巢充换电”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这套系统可24小时待命,彻底解决了传统人力巡检在时效性与空间覆盖上的痛点。
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的实践更显锋芒。当地部署了7套无人机+智能机巢设备,构建了覆盖32条固定航线的网格化巡飞网络。
夜间非法制砂、河道偷捕、渣土违规倾倒等行为,在无人机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
今年3月,一架无人机夜间巡航锁定非法制砂证据,配合执法部门完成取证与关停,震慑效果立竿见影。
机巢规划关键点:
网格化布局:每套机巢覆盖半径5-8公里,优先部署在交通枢纽、生态保护区、工业区等场景密集区域
多传感器集成:支持红外热成像、气体检测、高精度测绘等模块快速切换
铁塔复用:利用通信基站铁塔搭载机巢,降低土地占用成本(如武汉左岭模式)

02 空域报备:政策松绑与智能管控
低空空域的高效开放与精细管理,是产业园运营的生命线。
2023年12月,《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新增真高300米以下G类、120米以下W类空域,为无人机与eVTOL提供了合法飞行空间。
2024年,深圳、合肥等6城被列为eVTOL试点,授权地方政府直接管理600米以下空域,审批流程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
技术赋能同样关键:
5G-A通感一体基站:深圳计划3年内建设8000个5G-A基站和500个通感一体化基站,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厘米级定位
空管大模型:长春市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紫东长空”模型,通过多模态感知优化空域调度效率
跨区协同平台: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起“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破解地方平台标准不统一难题。

3 应用场景:从“能飞”到“赚钱”
产业园的价值最终由商业化场景验证。2025年,三大场景已跑通商业模式:
物流配送:时效革命
顺丰丰翼在深圳宝安运营的智慧物流中心,通过“无人机+机巢”实现同城快递2小时达,日均处理量超2000件;
跨越速运采购60架载重5吨的货运无人机,跨城物流时效压缩70%。
文旅体验:天空视角变现
重庆云阳“空中的士”项目,游客乘飞行器俯瞰长江三峡,春节日均接待300人次
广东新丰县规划低空旅游基地,预计年接待2.5万人,人均消费1000元,年收入2500万元
城市治理:立体化作战
除武汉的“无人机+执法”模式外,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将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
无人机贴近扫描古建筑生成三维模型,实时监测结构变形与人为破坏,推动文化遗产“数字永生”。

04 规划运营实战策略
空间布局:一心两翼驱动
江苏建湖县低空经济产业园的“一心两翼”模式值得借鉴:
“一心”:以通用机场为核心,建设智能调度中心
“东翼”:孵化启动区,集聚研发团队与零部件企业
“西翼”:产业核心区,布局飞行器组装与运营服务
政策杠杆:专项债+产业基金
广东新丰县投资5亿元建设低空经济片区,专项债覆盖比达1.57倍;
深圳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吸引链主企业,形成“3+X”生态(1家整机制造商+1家运营商+1家数据服务商+X家配套企业)
资质护航:运维能力认证
申请《低空经济产业园区运维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书》(T/SAE2150-2023标准),需重点提升:
空域冲突预警响应速度(如江苏某园区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提速70%)
持证人员比例(每超标准5%加0.5分)

结语:天空不是边界,而是新基建的画布
低空经济产业园的竞争,本质是“空域资源运营权”与“场景生态构建力”的比拼。
当无人机机巢如星辰般铺满园区,当报备流程简化如手机扫码,当物流、文旅、城市治理在立体空间重构效率——
低空经济将不再是科幻电影的片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产力革命。
正如深圳创业者所言:
“三十年前我们修路,十五年前我们铺网,今天我们在云端建轨道。”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