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8565829548,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本文共约 2461 字,阅读完成需 5 分钟。


码垛场景,如今成为主流机器人厂商竞相角逐的战略高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15.2亿元,同比增长16.8%。这一显著增长背后,是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浪潮的强力推动。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市场中,从轻巧灵活的小负载机械臂到力大无穷的重载高速机械臂,从短小精悍的短臂展机型到伸展自如的长臂展产品,各大企业纷纷亮出“杀手锏”,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争抢市场先机,试图在这片红海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繁荣背后暗藏着隐忧。产品同质化问题依旧如影随形,不同品牌的码垛机器人在性能和外观上高度相似,缺乏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裹足不前时,接下来便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行业内卷的泥沼,在价格战中苦苦挣扎。

当同质化、内卷问题避无可避时,这家成立于沈阳的老牌机器人企业——新松机器人,正在用另一种方式,为行业破局提供新思路:

只在价格一个维度同质化内卷,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进步,新松机器人追求的是产品极致的性价比,在保证产品性能满足大多数客户需求并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用户可接受范围。该思路为其发展开辟出一条差异化之路。


资讯配图
“性价比战略”的落地实践



近期,新松机器人迭代升级的四轴码垛机型SP180A-180/3.15,正是其“性价比战略”的落地实践。

码垛场景作为工业自动化中的核心环节,对设备性能、稳定性与易用性提出了严苛且多维度的要求:性能上,需在同等负载及臂展条件下实现高节拍运转,以满足生产线“快节奏、高效率”的刚性需求;维护保养方面,设备需承受24小时不间断、高频次的工作负荷,故障率必须控制在极低水平;易用性上,面对小批量、多批次工件的灵活切换需求,编程操作需高度简化,避免因操作复杂导致换产效率低下。

SP180A-180/3.15,作为一款迭代升级的原码垛产品,负载为180kg,最大臂展可达3.15m。通过“性能重构、可靠性加固、易用性革新”三大核心升级,SP180A-180/3.15突破了码垛场景的现有困局,为该场景提供了“全维度适配”的优质解决方案。


在性能表现上,市场上同类竞品最大码垛节拍通常在1000—1200次/小时,而SP180A-180/3.15机器人最大码垛节拍可达1300次/小时以上,可满足高速搬运应用场景。

新松机器人团队介绍,四轴码垛机型与通用六轴机型相比,姿态的调整自由度更低,精度更差,其存在意义就在于,同等价格下的更高的负载、更大的臂展、更快的节拍。其中,负载及臂展为硬性门槛指标,各家方案趋同,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地方,即更高的码垛节拍。

据悉,为了实现这一突破性的节拍提升,新松机器人针对码垛应用特点重新规划了门字形运动轨迹,使关键轴的加减速段更平滑;同时优化了软件的变加速功能,使机器人能够实时识别各轴输出扭矩并自动匹配最优加速度,在全速度段发挥出电机、减速机的最大能力,最终实现了同样硬件条件下的节拍提升。

例如,用户预建设一条码垛生产线,总产能9000包/小时。A品牌机器人可达产能为900包/小时,需要组建10个码垛工位。新松机器人可达产能1000包/小时,则仅需9个工位,为客户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资讯配图

在负载方面,随着食品饮料、建材、物流等行业不断发展,其码垛场景中对重型物料搬运的需求日益高涨、愈发迫切。

新松机器人经过市场调研与实际需求分析发现,在码垛机型的众多负载规格中,120kg-180kg这个负载段能够很好地满足大部分行业场景的作业要求,因此成为了最受市场欢迎、销量最大的码垛机型负载区间。此次升级的SP180A-180/3.15负载为180kg,无疑是对市场主流需求的精准回应与有力契合。

大负载机型通常会加装弹簧或氮气平衡缸来增加机器人二轴的出力,但增加平衡缸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多个频繁运动部件,增大了设备故障率风险和维护保养成本。

因此,在可靠性方面,SP180A-180/3.15机器人本体采用了无平衡缸设计,可减少高频运动部件,降低故障概率。

新松机器人团队介绍,为减少该平衡缸定制了高转速高输出的二轴电机,新松机器人同时对本体结构件做了精细化的减重处理,在取消平衡缸的同时保证了二轴性能不降反升。

受电机及控制技术限制,180kg负载段的机型极少使用无平衡缸设计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松机器人能够成功应用这一方案,充分体现了其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行业在该负载段机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此外,在易用性方面,新松机器人配上了专用软件包,通过图形引导编程等方式,大大降低使用者在复杂码垛应用场景编辑作业的难度,提升客户体验。

这种“性能-价格”的双重优势,使新松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快速抢占市场先机。据悉,SP180A-180/3.15已应用于食品饮料、建材、物流等多个行业,并获得客户的一致认可。


资讯配图
好的产品与服务
永远要与用户的需求“同频”



当下,大部分企业的新品在负载能力、运动速度、臂展长度等指标上不断刷新纪录,试图以“硬实力”在码垛的红海中撕开一道口子。

然而,在这场看似热火朝天的技术竞赛中,许多企业却忽略了最核心的要素——用户需求与长期价值创造,未曾深入思考这些高指标是否真正契合用户的实际作业场景,能否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新松机器人在这场技术竞赛中,则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将目光聚焦于用户,深入了解用户在码垛过程中的痛点与需求。

现如今,新松机器人在码垛领域成果丰硕。除广受关注的SP180A - 180/3.15机型外,在此之前,其就已成功推出另一力作——SP120A - 120/2.50。

资讯配图

SP120A-120/2.50机型的侧重点是高码垛节拍,它的满载极限码垛节拍可达1600循环/小时,该机型的2.5m臂展也高于市面主流的2.4m臂展,可搬码的覆盖范围及高度更有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袋装食品、建材的高速码垛场景。

新松机器人团队介绍,接下来,码垛机型的相关动作仍以产品易用性及性能的升级迭代为主。

当其他企业还在盲目比拼谁跑得快、谁的技术指标更炫时,新松机器人用实际行动表明,其更在意的是谁跑得久、跑得稳。持久竞争力的核心不在于一时的技术领先,而在于能否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好的产品与服务,永远要与用户的需求“同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END


资讯配图
活动广告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以上为广告

往期推荐:





具身智能来了,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能做什么?


阿童木机器人、UQI优奇、遨博智能……近10家机器人本体企业集体亮相工业具身行业盛会!


市占率超90%,国产协作机器人稳坐中国市场“头把交椅”

互联网上市企业豪掷近亿元,拟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供应商
资讯配图
了解具体商务合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