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零公里二手车”涉及比亚迪、理想、长安、吉利等多家车企
- 2025-07-30 10:22:19
点击上面↑“电车界”关注,记得加☆“星标”!

电车界7月30日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其对消费者投诉的分析,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采用虚报汽车销量的策略日益普遍。
本月早些时候,路透社曾报道,电动汽车品牌哪吒和极氪会在买家购车前就为车辆投保,这种做法实际上抬高了销量数据,给人一种企业达成阶段性目标的假象。
但路透社查阅了三个中国广泛使用的网站上发布的 97 起独立消费者投诉后发现,这种有争议的策略并非仅限于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内其他地方也有使用。
在十几起案例中,买家表示经销商告知他们,这种做法是专门为了完成销售目标而设计的。
被指控的品牌包括一些中国销量最大的本土和外资品牌,其中有国产领军企业比亚迪,以及丰田、大众和别克。这三个外资品牌通过与国有巨头广汽和上汽集团合作在中国开展业务。
尽管最早的投诉可追溯至 2021 年,但由于价格战对这个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造成了挤压,大部分投诉都发布于去年和今年。
路透社查阅了用于消费者纠纷解决的第三方网站 12365auto.com 以及另外两个类似网站上的投诉。这些平台要求车主进行身份验证,并提交指控的证据。
在查阅的大多数案例中,汽车制造商都公开回应称会努力解决问题。
路透社无法独立核实这些投诉及其解决情况。
目前尚不清楚该保险策略导致中国汽车销量的虚报比例有多大。
作为大众和别克母公司通用汽车的在华合资伙伴,上汽集团表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销售服务,但并未详细说明。
咨询公司 Automotive Foresight 的董事总经理张豫(Yale Zhang)表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掩盖了汽车制造商的实际库存情况。
张豫称:“这可能会导致行业对月度需求产生误判,进而导致生产计划增加。”
消费者愤怒
2021 年至 2025 年间,有 48 位买家在 12365auto.com 上表示,他们购买新车后才发现车辆已由经销商投保。
许多买家表示感觉被经销商欺骗了,尤其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车辆的保险是用他人名字注册的时候。
同样,在2021年至2025年间,由国有机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运营的“中国网汽车-315汽车消费投诉平台”上发布了26起独立投诉。
另外23起投诉发布于2022年至2025年间,发布在科技公司新浪运营的常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
在这三个平台的 14 起投诉中,比亚迪、哪吒、丰田、别克和雪佛兰品牌的车主表示,经销商告知他们,这种做法是为了提前登记销量以完成目标。
12 月,12365auto.com 上有一起针对上汽通用经销商的投诉,指控该汽车制造商要求为 60 辆无买家的汽车投保以完成销售目标。
中国网上 4 月发布的另一起投诉称,陕西一家比亚迪门店告知一位买家,去年 7 月为了虚报销量,有 12 辆车被批量投保。
理想汽车、长安汽车、一汽 - 大众和吉利的买家也报告了车辆在购买前已被投保的情况。
大众集团中国发言人表示,该集团拒绝通过保险来抬高销量数据,并将对投诉进行调查。
经销商投诉
此外,路透社发现,2020 年至 2025 年间有 29 篇官方媒体报道,详细描述了针对主要品牌经销商的投诉,这些品牌包括比亚迪、长安以及与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成立合资企业的外资品牌大众、通用、丰田、日产和本田。
这些媒体分布在 15 个省市,由地方政府控制和所有。
在 9 起案例中,一汽红旗、上汽荣威、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上汽通用的经销商向官方媒体表示,为未售出车辆投保是为了提前登记销量以完成目标。
本田发言人表示,广汽本田禁止经销商在新车售出前购买交强险,任何被发现有此行为的经销商都将受到严厉处理。
一汽红旗表示,其不采用保险计划来提前确认销量,任何此类活动都不是公司的官方行为。
通用汽车中国表示,其不要求对批发车辆在购买前投保,并且在销售报告中统计的是交付量而非投保量。
比亚迪、广汽丰田、吉利、长安、日产和理想汽车未回应置评请求。
路透社还发现,2023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间,中国法院发布了 5 篇关于消费者因经销商隐瞒购车前车辆已投保而将其告上法庭的文章。其中 3 起案件中,法院判买家胜诉,支持其赔偿请求。另外两起案件的判决结果未公开。
“零里程二手车”
在中国,那些在送达买家之前就被登记为已售出的车辆被称为“零里程二手车”。这种做法源于激烈的竞争,当时市场正经历由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数年的价格战。
超过 100 个汽车品牌正在为在行业整合中生存而激烈竞争,这加剧了提升销量和抢占市场份额的压力。
追踪该行业的分析师和投资者会使用两组数据:汽车制造商向行业协会报告的批发数据,显示从制造商到经销商的销量;以及根据强制交通保险登记编制的零售数据,显示向用户的销售数量。
关于销售已投保车辆的指控可追溯至 2016 年,当时一位凯迪拉克买家向当地电台节目反映,他发现自己购买的汽车在购买前已被投保。
2023 年初价格战打响后,这种做法似乎变得更为普遍,当时以理想汽车为首的多个品牌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基于保险登记数据的周销量排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评此类排名不可靠,并于本月指责这些排名加剧了“恶性” 竞争。
你也可以关注其他账号内容。
扫码加入电车界车友群!!!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