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宇树」齐向上,「优必选」向下
- 2025-07-29 07:36:00
正文:
7月29日,“一票难求”的WAIC2025大会即将落幕,近20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登场,创下国内最大规模展示记录,作为国内估值最高、“风头”正盛的两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为机器人展区当之无愧的主角,前者拥有最大展位,全家族产品集体亮相,并进行多场景展示;后者继续带来“炫技”表演,格斗机器人拳击演示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 | ![]() |
在本次大会上,诸多人形机器人公司进行了商用场景(工业场景、服务场景、零售场景等)展示,诸多机器人在工厂、快递站、小吃摊、咖啡店等各种各样的场景中执行操作任务;当我们感慨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时,但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认知,即完美的场景展示多数都源于无数次的精细调试和特定环境优化的结果,离实际场景落地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这类演示其实[优必选]在2024WRC大会上就有展示,而目前[优必选]旗下人形机器人产品仍处于于POC阶段。
![]() | ![]() |
注:WRC2024大会上,优必选展台场景展示
缺席WAIC2024大会的全球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今年继续缺席,公司于7月刚发布新款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期待后续其在2025WRC精彩亮相。
WAIC2025解读非本文重点,小编往期有发布文章,感兴趣可点击查看:能炫技、能商用......近200款人形机器人引爆WAIC

接下来,小编从二级市场和商业化两方面聊一聊风头正盛的[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以及略显落寞的[优必选]:
二级市场:
[优必选科技]:
从2023年12月29日以发行价90港元在港交所上市,曾经巅峰股价到达328港元,再到今日91.9港元(7月28日收盘价)且长期低于发行价,目前市值405.99亿港元(371.24亿元),期间还经历诸多股东抛售,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似乎早已失去光环。
值的注意的是,公司上市已完成五次配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约45.38亿港元(约41.46亿元),最新一轮配售追溯到7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每股82港元的价格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公司将自配售事项收取的所得款项总额及所得款项净额估计分别约为24.7亿港元及24.1亿港元。
[智元机器人]:

注:截取部分表格
[宇树科技]:
7月18日,估值约120亿元的[宇树科技]正式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正式启动IPO进程,一路绿灯的情况下,[宇树科技]有望2026年上半年可能实现挂盘,晚于最初爆料的2025年底实现科创板上市。
外界对[宇树科技]IPO市值普遍看好;有具身领域的投资人表示:Insta360目前市值在700亿元左右,从任何一个方面宇树都比它值钱,预估不会下1000亿元;也有投资人认为,500元亿是肯定有的,再往上走就看二级市场有多疯狂。(小编:难道不应该拿优必选做参考吗,虽然其在港股上市)
[宇树科技]IPO宣布首个开盘日(7月21日),整个机器人板块迎来普涨,尤其是[宇树科技]概念股,并出现不少涨停股,如[卧龙电驱](600580.SH)、[中大立德]、[长盛轴承]等多家开盘涨停。
注:有关[宇树科技]近30家相关上市企业(16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13家公司股东)详细梳理以及在产品层面、技术层面、商业化层面(客户构成、隐忧)、股东等诸多层面的详细解读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IPO“被动”启动、年度营收超10亿元,「宇树科技」的营收是否可持续?(含产业链公司梳理)
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供应链:T链、H链和宇树链,其次是影响力较弱的Figure链、智元链等;具身智能大火已两年,但凡跟特斯拉Optimus、宇树科技等人形机器人企业相关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上市公司都迎来数倍涨幅,关注股市的朋友也肯定深有体会;然而,[优必选]相关产业链似乎一直没有被大众追捧。
商业化:
[优必选科技]:
7月份,一向看好[优必选]的花旗银行,发布最新研报再一次下调了优必选25年和26年的出货量,从500/3000台下调至300/1000台,主要原因有两点:1)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如预期,原定于二季度实现的进展已推迟到三季度,包括[比亚迪]的订单和新一代工业机器人Walker S2发布;2)今年3月27日与东风柳汽签约,将在上半年完成在其汽车制造工厂内部署20台Walker S1,如今没有交货,部分机器人仍属于POC阶段。
2025年3月31日,业绩交流会上,优必选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张钜表示,公司去年人形机器人收入约3500万元;优必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陈建泉则表示,2024年交付的人形机器人是10台。

接下来,小编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乱象;并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查看完整版文章:埃隆·马斯克谈人形机器人创企:原型很容易,但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全球创企量产能力浅析),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05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全球AI+Robotics领域,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