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TRIUMPH集团完成私有化
- 2025-07-29 07:05:57

20世纪80年代——早期发展与航空业务萌芽
20世纪90年代——独立与航空业务腾飞
进入90年代,Triumph开始独立发展。1993年,公司通过杠杆收购脱离母体,将重心放在航空维修、大修和工业机械加工上,航空业务逐渐成为核心。随着商用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其航空业务销售额从90年代中期的2亿美元飙升至1996年的3亿美元,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67%。1996年成功上市后,Triumph 又通过收购Air Lab 和Teleflex Controls 等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航空领域的版图。1998年,公司拿下了当时最大的政府订单——美国空军KC-10加油机的维修合同。
21世纪初——业务优化与结构重组
2000年代,Triumph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2003年,公司收购了波音在华盛顿州斯波坎的一家工厂,成立了凯旋复合系统公司。同时,航空业务被整合为凯旋航空系统集团和凯旋售后服务集团两大板块。2009年,通过收购 Mexmil 和 Kongsberg Automotive,公司在航空结构和售后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0年代——战略并购与核心业务聚焦
2010年代是 Triumph 历史上并购最活跃的时期。2010年,公司斥资27亿美元收购了 Vought Aircraft Industries(沃特飞机工业公司),由此晋升为一级航空结构供应商,员工数量亦实现近乎翻倍的增长。2014年,为进一步聚焦核心航空业务,公司出售了 Lee Aerospace 部门。2015年,Daniel J. Crowley 出任首席执行官,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领导阶段。
2020年代至今——疫情挑战与未来机遇
进入2020年代,Triumph 面临COVID-19疫情对全球航空业的严峻冲击。尽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出现4030万美元的亏损,但通过与劳斯莱斯等主要客户签署十年期合同,其长期合作关系得以稳固。2023年,公司与斯特林动力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积极寻求在机电驱动市场的发展机遇。2025年2月,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集团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同意以约30亿美元的价格将凯旋集团私有化,该交易于2025年7月正式完成。
强力资本注入:两大私募巨头助力
所有权更迭与新领导层上任
私有化带来的战略优势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产业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 推荐阅读 ——
解决方案 | 汽车企业进入航空航天产业?
解决方案 | 航空航天产业链数据信息,引导金融投资新航向
解决方案 | 航空企业如何为“十五五”规划看清道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