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AIC上,我们找到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隐形冠军”
- 2025-07-27 23:26:17

文|易玉琴
本届WAIC H3馆,“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探展直播现场,多个企业展示了功能丰富、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打卡。
而在这场直播中,我们既看到了“显性”的玩家,也看到了“隐形”的力量。
01
本体之上:机器人“显性”玩家登场
机器人赛道,最容易被看见的往往是本体企业。(延伸阅读:破纪录!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WAIC)
智元机器人的生态合作伙伴,数字华夏带来了“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夏澜与双形态机器人“星行侠”,通过设计语言和交互能力展现服务机器人的亲和力。

灵初智能则展出了搭载最新Psi-R1具身大模型的Psibot轮式机器人,其自研的“分层端到端快慢脑架构”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具备较强的复杂场景适应能力。
云深处科技延续了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现场展示了山猫系列轮足机器人,其自主研发的控制算法和核心零部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高要求场景。乐聚则展出了升级迭代的“夸父”系列人形机器人,面向工业、物流和康养等多元场景。
成立于2021年的跨维智能是一家专注具身智能底层系统的高新企业,拥有自研DexVerse™仿真引擎与3DVLA大模型,通过Sim2Real路径助力本体训练数据生成与迁移,显著提升机器人的环境理解与操作能力。
从追觅独立孵化的魔法原子较为低调,但实力不俗。其2024年底推出的MagicBot Z1为小型通用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机协作能力,并将推出集成多模态感知的机器狗Magic Dog,强调家庭与泛服务场景的柔性适应能力。
睿尔曼智能则长期专注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在今年也推出了两款轮式类人双臂机器人,已被多家高校和机器人公司用于教育、科研与集成应用,形成较强的生态嵌套能力。

优艾智合作为拥有多年复合机器人经验的老牌企业,则以“天演家族”概念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提出“一脑多态”架构理念,以核心控制大脑为基础,适配双足、轮式、履带等不同形态,强调场景定制化与工程落地。
本体厂商作为“显性玩家”,承担着聚合感知、执行、推理等多模态能力的角色,是最直观的技术集大成者。但它们之所以能完成表演,离不开每一颗“肌肉”“关节”与“神经”的协同。
当我们看完这些走路、搬运、递物、互动的人形机器人时,更应追问:是谁,让它们拥有“手”的力量、“眼”的感知和“大脑”的反应?
答案,就藏在那些更安静、更低调、却不可或缺的“隐形冠军”身上。
02
在人形机器人走向实用化的过程中,哪一个零部件的进步最大?答案很可能是“手”。
曾几何时,灵巧手还是展台上的“技术彩蛋”;而如今,它逐渐成为产业竞速的必答题——不仅要会动、能抓,还得够稳、够精、够强。
在WAIC 2025,我们注意到,已有一批国产企业开始在这一关键模块上构筑起技术优势和壁垒。
灵巧智能展出了多款DexHand系列产品与配套数据采集系统DexCap。其中DexHand021 Pro采用22自由度仿生结构,能精准模拟人手复杂动作;而DexHand021 S则采用刚柔耦合传动技术,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DexCap系统通过异构外骨骼架构实现高频高精度数据采集,用于云端训练与优化。
因时机器人是国内最早实现灵巧手商业化量产的企业之一,累计销量已突破千台。其灵巧手产品以微型伺服电缸为核心部件,兼顾稳定性、可控性与批量生产能力,是当前灵巧手领域极少数具备“制造力”优势的玩家。在许多仍处于打样阶段的同行面前,因时的“能交付”“能放量”已构成一道不易跨越的门槛。

傲意科技的技术路线则更具交叉融合属性。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公司,傲意科技依托其“神经接口—机器人—AI算法”三位一体平台,构建起一整套从信号获取到动作执行的闭环系统。该公司已完成累计超4亿元融资,具备持续技术迭代与产业转化能力。
与之类似,强脑科技作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军者,也在推动灵巧手成为脑控设备的主要输出端口。其在康复、教育、健康等场景已实现仿生手的规模部署,并不断打通“意图—指令—动作”的神经通路。
灵心巧手则从自由度和控制精度两个维度,对灵巧手的上限进行了重新定义。其自研的Linker Hand系列产品,自由度高达42,每根手指可支持最高9个自由度,甚至可以实现360度自由旋转。
过去,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展示拟人性时的“加分项”;现在,它已逐步演化为任务执行的“门槛”。这几家企业分别从仿生结构、智能控制、脑机融合、批量制造等路径出发,在产业化能力与技术突破之间取得了难得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它们证明了一件事:真正让机器人“好用”的,往往不是躯干,而是一双手。
03
关节模组:托起“走动”的躯干,也决定“站稳”的底气
相比灵巧手的精细与灵活,关节模组的挑战则在于力量与协同。它不仅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是否“站得住、走得动”,更直接影响整机的稳定性、能耗和动作精准度。在WAIC 2025,关节模组成为另一个技术分化的“隐形赛点”。
在众多企业中,巨蟹智能无疑是最早深入重载关节方向的玩家之一。其核心产品是一款双臂载荷达50公斤的纯电驱人形机械臂,是“小蟹”上肢的第三代迭代成果。这款模组不仅具备高负载能力,还可应用于危险救援、化工工业等对臂力要求极高的场景。
钛虎机器人则聚焦“极致性价比”的电驱关节模组,通过结构轻量化、集成化设计,面向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外骨骼市场提供高性能产品。其一体化关节兼顾输出力矩与控制精度,在不牺牲动态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压缩系统成本,为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快速试错和量产落地提供了切实支持。
诺仕机器人则主攻的是关节模组中的线性执行核心——行星滚柱丝杠。这类微型丝杠尤其适用于灵巧手、面部表情单元等对空间和精度要求极高的结构环节,是目前本土极少数能提供“微型+高精”解决方案的企业。
天链机器人则是典型的“模组+本体”双栖路线代表。它所打造的T1系列人形机器人拥有全球领先的71个自由度,能够完成大幅度柔性动作,其核心关节模组已具备外供能力,正在向其他本体企业扩展合作。

对整个行业而言,关节模组的国产化程度正在迅速提升。从早年严重依赖进口谐波、行星减速器与进口伺服单元,到如今多个国产品牌进入主机厂商供应链,中国厂商正在以“可控成本+足够性能”为策略打开市场。
这一波由“实用主义”驱动的模组创新,虽然不如灵巧手那样夺目,但却是人形机器人能否真正“动起来”的基础工程。
04
传感器:让机器人真正“看得见、摸得准、动得巧”
如果说关节模组赋予了机器人结构上的稳定性与动力输出,传感器的存在,则让机器人真正具备了“感知世界”的能力。在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强调环境适应性与人机交互细腻度的今天,传感器技术,尤其是力控与触觉类传感器,正在成为又一轮隐形但关键的竞争高地。
的蓝点触控是一家深耕力传感器与柔性力控应用的企业。其主打的关节力矩传感器年出货已达万级,服务于多家主流机器人企业。这种面向实际工业任务的大规模部署能力,使其成为“从零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代表性玩家。
他山科技则从芯片底层切入,推出了全球首款数模混合AI触感芯片。这款芯片基于SNN(脉冲神经网络)类脑架构,具备多维触觉信号并行解析能力,专门解决传统电容类触觉传感器在抗干扰和复杂环境识别中的性能瓶颈。在强调“类脑感知”的语境下,他山科技提供的是一套更加接近人类神经系统的触觉处理路径。
戴盟机器人则选择了“视触觉融合”路线。他们在今年发布了高分辨率、高频率、多维度的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同时还配套推出了五指灵巧手DM-Hand1和穿戴式遥操作系统DM-EXton,形成“感知—执行—采集”闭环。在人形机器人逐渐迈向遥操作、共享控制等复杂交互形态的今天,这类复合型传感器将越来越成为底层能力的决定性变量。
虽然传感器厂商往往不在展台“C位”,但他们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可能显著重构机器人的动作边界。触觉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力控从“反馈”进化为“前馈”,感知能力不再是人形机器人设计中的附加项,而是其落地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系统要素之一。
当机器人开始“看得见”、感知“软硬”、理解“轻重”,也就意味着,它们距离可以真正进入人类世界工作和生活的那一步,又近了一点。
05
被低估的价值链,正在悄然改写格局
在WAIC 2025的人形机器人展区,观众更容易被能说会动的“明星机器人”吸引,而那些默默躲在背后、甚至只有一只手、一枚芯片的“低调选手”,往往被忽略。但越是深入行业,我们越会发现,真正决定一台人形机器人能否从展台走向应用的,恰恰是这些基础组件的技术水平与成熟度。
本届大会上,像灵巧智能、因时机器人、蓝点触控、他山科技、巨蟹智能、钛虎机器人等企业,以扎实的产品细节、前沿的技术架构和逐渐清晰的量产路径,构成了一个蓄势待发的“零部件方阵”。它们未必拥有最多的流量,却在支撑整个行业的工程底座上日益凸显出结构性重要性。
除了上述代表,像仙工智能这种多年深耕控制器平台、并开始反哺整机研发的企业,也开始从“工具商”转向“能力平台”;又如戴盟机器人这样的早期团队,尝试将视触觉、遥操作、云端协同一体化打包,面向下一代控制逻辑探索更底层的创新。
在这个快速演化的人形机器人时代,零部件企业所处的位置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配角”走向“支点”,从“接口适配”到“系统赋能”。它们未必是流量的焦点,却可能是未来应用落地中最不可替代的变量。
如果说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是一场关于“拟人”的长期竞赛,那么,我们在WAIC现场看到的,是一群把“肌腱”“关节”“神经”“触觉”真正做进机器人身体里的玩家。他们,正是这个行业里不容忽视的“隐形冠军”。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交流群

推荐阅读
本体企业
越疆机器人|科沃斯|睿尔曼智能|艾比仿生
威迈尔|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赛博格机器人
供应链企业
高通|伟创电气|澜兔数界|力准传感|缇基彼|华盛控
纽格尔|灵猴机器人|科峰智能|银轮股份|迈尔微视
台达|仙工智能|思岚科技|航天凯特|拓邦电机|集和诚
终端企业
泰山体育|润新机械|南京市保|中广核检测|金旺智能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小小科技|华鼎股份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