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丨中东土豪豪掷70个亿,低空经济迎来造富潮
- 2025-07-26 20:30:00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
欢迎各位客官关注、转发


从概念到落地的爆发式增长
低空经济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将有3000架飞行汽车投入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等场景,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9.8万;
摩根士丹利更预测,2030年该行业全球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2040年增至1.5万亿美元。
在资本层面,行业热度持续攀升。成立仅4年的时的科技已完成6轮融资,背后汇聚了蓝驰创投、紫峰资本等国内外机构;
小鹏汇天也官宣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其飞行汽车工厂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竣工,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
吉利、广汽、长安等传统车企同样不甘落后,纷纷跨界布局,推动低空经济从"小众赛道"走向"大众视野"。

2021年5月成立的时的科技,刚过完4周年庆,这家成立时间并不算长的eVTOL企业,前后经历了6次融资。背后既有像蓝驰创投、紫峰资本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也有海外资本站台。
创始人黄雍威是西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墨尔本皇家理工航空航天一等荣誉学士,拥有20多年航空飞行器研发及管理经验。
创立时的科技前,黄雍威曾在空客中国工程中心担任总工程师,负责A350宽体大飞机的研发,并在EASA担任委任代表。此外,他还曾在吉利太力飞车担任中国区总经理,负责1.2吨eVTOL飞行器项目。
创立之初,时的科技就专注于倾转旋翼载人eVTOL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场景聚焦在30公里至150公里的旅游市场或短途出行市场。

时的科技E20 eVTOL,这款采用倾转旋翼构型的机型,翼展12米,续航达200公里,最高时速320公里,可搭载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有效载荷450公斤。
更关键的是,其五叶螺旋桨设计将垂直起降噪音降至70分贝(相当于普通轿车),为城市应用扫清了重要障碍。
效率优势则更为显著——从上海虹桥机场到苏州东方之门,地面交通需80分钟,而E20仅需18分钟。
不过,行业发展仍面临挑战。飞行线路规划、配套设施建设、法规政策完善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个人自由使用eVTOL的时代还需等待。
目前,地方政府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推手,随着适航取证等流程推进(如E20已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预计2027年量产),低空交通网络的雏形正逐步显现。

中东土豪为何偏爱中国低空经济
中东及北非地区成为中国eVTOL的重要市场,绝非偶然。
此次350架E20落地后,将主要服务于当地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场景,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
首先,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时的科技其主导研发的E20在续航、载重、噪音控制等核心指标上表现优异,能够满足中东地区对高端出行、旅游体验的需求。
其次,中国在新能源与航空跨界领域的先发优势明显。随着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纯电驱动技术不断成熟,为eVTOL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比传统航空强国,中国企业在"电动化+航空"的融合创新上更为灵活,产品更贴合新兴市场的场景需求。
此外,中东地区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是重要驱动力。作为全球旅游热门区域,中东对高效、高端的交通方式需求旺盛,而低空旅游、城际快速通勤等场景与eVTOL的应用特点高度匹配。
引入中国成熟的eVTOL产品,既能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也能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我国重点省市关于低空经济的规划
北京产业目标:通过三年时间,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到2027年,培育10亿元级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企业50家、技术服务企业100家。
上海产业目标:到2027 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 500 亿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
广东省产业目标: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等试点示范取得进展。
浙江省产业目标:到2027 年,基本建成航空服务全省覆盖、航线网络全球通达、空港枢纽多式便捷、航空产业高能集聚、低空经济先行引领、行业治理顺畅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建成 150 个以上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覆盖四大都市区核心区,通用航空航线通达长三角地区,无人机物流航线基本覆盖四大都市区核心区,实现年低空飞行量 200 万小时。到 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江苏省产业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建设,使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未来三年,将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及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3个以上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规划建设1到2个通用机场,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
山东省产业目标:到2026 年,全省低空经济服务保障水平全国领先,创新能力国际一流,应用场景丰富多元,产业能级大幅跃升,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重要策源地,低空经济产业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培育亿元级龙头企业 20 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50 家以上,链上企业 300 家以上,构建形成济南、青岛两核引领,烟台、东营、日照、滨州四点支撑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格局。
安徽省产业目标:到2025 年,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场景,低空经济规模和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集聚化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到 2027 年,低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经济规模和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形成双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
湖南省产业目标:充分释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动能,努力打造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示范省。力争到2025年,全省低空经济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超20家,低空经济总产值达1600亿元左右。

从时的科技的海外订单到小鹏汇天的融资进展,中国低空经济企业正加速走向全球。
这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产业链优势的体现。
随着行业生态不断完善,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在全球交通变革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内容参考来源于:超电实验室:中东土豪花70个亿,订了中国“飞行汽车”;证券日报: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迎“上新”潮 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推进;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产业方向、政策引导及行业痛点与趋势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勾搭:
18948782064
请务必注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