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获融资,单笔最高达10亿元
- 2025-07-25 18:41:51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加入高工移动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30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案例多达33起。(注: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未纳入统计范畴)
2025年以来,国内移动机器人行业融资统计表

从融资金额来看,2025年以来,亿元级融资事件的数量为12起,分别是汉阳科技Yarbo(2起)、国巡机器人、元鼎智能、蓝芯科技、云鲸智能、劢微机器人、山东未来机器人、本末科技、赛那德、云深处科技、海桓科技。其中,泳池机器人厂商元鼎智能单笔融资金额高达近10亿元,拔得头筹。
2025年以来,千万元级融资事件的数量为19起,分别是浙江科聪、邈航科技、天凛、海桓科技、思傲拓、寒武纪、玄源科技、得印科技、来牟科技(2起)、世航智能、安努智能、赛那德(B+轮)、星灿智能、库萨科技、深海智人、英格玛机器人、深庭纪智能等。其中,AI陪伴机器人玄源科技的单笔融资金额达近亿元。
另外,还有哈工智灵、云象机器人、沃伦韦尔等3家企业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
从融资轮次来看,2025年以来,种子轮融资系列有2起,天使轮融资系列有6轮,A轮融资系列有13起,B轮融资系列有8起,C轮融资系列有3轮,E轮融资系列有1起。
从融资企业的类型来看,在30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中,机器人本体企业多达27家,控制系统企业有1家,传感器企业有1家,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有1家。其中,赛那德、蓝芯科技在机器人本体和机器视觉领域均有布局;本末科技在布局关节模组的同时,也推出了四足机器人。
而单就27家机器人本体企业来看,主营业务又覆盖了工业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庭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陪伴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4家工业移动机器人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有4家工业移动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分别是蓝芯科技、劢微机器人、赛那德、沃伦韦尔。
蓝芯科技是一家3D视觉感知移动机器人企业,4月7日,蓝芯科技宣布完成由鲲鹏基金领投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向3D视觉传感器深化研发、人形机器人AI技术攻关、全球化供应链及服务体系升级。
4月17日,无人叉车企业劢微机器人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领投,梅花创投跟投。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研发、全球市场的开拓加速,以及智能工厂的产能扩建。
企查查显示,本轮融资已是劢微机器人自成立以来完成的第7轮融资。而在这7轮融资中,有5轮披露了融资金额,其中有3轮融资金额为亿元级,有2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
赛那德是一家自主装卸机器人及视觉算法平台提供商,5月26日,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硅港资本独家投资。仅隔了一个多月,赛那德于7月2日再次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初辉资本、豫资涨泉基金投资。据了解,两轮融资资金均用于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和商业化拓展。
沃伦韦尔是一家医院智能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6月18日,其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弘盛资本独家投资。本次融资完成后,沃伦韦尔将持续强化技术平台建设,加速推动自动化控制、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技术与公司现有服务体系和应用场景的融合应用。
6家庭院机器人
庭院机器人主要涵盖了割草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和扫雪机器人等品类。近年来,随着欧美地区庭院文化的盛行,这一细分赛道表现出强进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有6家庭院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分别是汉阳科技Yarbo、来牟科技、星灿智能、安努智能、元鼎智能、思傲拓。其中,阳科技Yarbo和来牟科技在今年均已获得2轮融资。
在众多庭院机器人创业公司中,汉阳科技Yarbo选择了一条高门槛的蓝海赛道——消费级扫雪机器人。与割草机器人和泳池机器人相比,扫雪场景的市场竞争相对较小。
3月3日,汉阳科技Yarbo宣布完成2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元钛基金领投,知名产业投资方和财务投资机构跟投。7月14日,其再次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科投资、中金资本和九阳创投投资。值得一提的是,两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超3亿元,均将用于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产品优化迭代,提升供应链和量产交付水平。
对于割草机器人,资本的参与态度已从“观望”或“小规模投入”逐步转向更加战略性、深度化的布局。
4月22日,来牟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九坤创投,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交付及市场预期性备货。6月30日,来牟科技再次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欧美头部家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领投,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6月5日,成立仅3个月的星灿智能宣布完成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主要为产业链上下游资本。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割草机器人领域产品研发与规模化的产品量产交付。
5月20日,安努智能也在成立仅3个月的时间节点宣布完成数千万级种子轮融资,由格力博领投、国鼎资本等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其中,格力博将与安努智能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携手推动智能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AI机器人产品的海外拓展。
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9.8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7%。
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在吸引资本的加入。除了涉足泳池机器人领域的安努智能,今年以来,思傲拓、元鼎智能等泳池机器人厂商也已获得融资。
2月28日,思傲拓宣布于完成7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地方产业以及上市公司捷荣股份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生产和备货,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开资料显示,思傲拓的泳池清洁机器人主要通过亚马逊、Temu电商平台销往北美等海外市场。
4月2日,元鼎智能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金额近10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全球泳池行业巨头Fluidra战投,XVC、复星锐正、蜂巧资本等老股东增持,云启资本作为新投资方加入。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竞争白热化的泳池机器人赛道,元鼎智能的融资动作被业内视为“关键战略转折点”。

近年来,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成功的商业化运用,电力、消防、轨道交通等行业已经逐步释放对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46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17%,预测2025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1亿元。
特别是水下机器人,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深入,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产能呈现上涨态势。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产量为5582台,销量为5502台。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有9家特种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分别是天凛、海桓科技、哈工智灵、国巡机器人、山东未来机器人、世航智能、本末科技、深海智人、云深处科技,覆盖建筑机器人、管网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机器狗等多个机器人品类。
其中,海桓科技、山东未来机器人、世航智能、深海智人等4家企业均有布局水下机器人相关产品。
船舶清洁机器人厂商海桓科技于1月16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某港口集团领投,老股东云时资本持续加注跟投。7月9日,海桓科技又成功获得数亿元的B轮融资,由国泰君安创新投资领投,道禾长期投资跟投。据了解,两轮融资资金均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扩张及国际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
深海机器人厂商山东未来机器人于5月8日宣布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石油昆仑资本,资金将进一步用于产能扩充及生产优化,巩固公司在深海机器人赛道的优势。公开资料显示,山东未来机器人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深海作业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其产品已覆盖海洋油气、深海采矿、海上风电、海底通讯、海洋科考等核心领域。
成立于2021年的深海智人,致力于高端智能深海机器人研发制造和服务。凭借在深海高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其于7月1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云泽资本。
世航智能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水体机器人及智能无人装备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其首款水下清洗机器人「虎鲸」已投入商用一年多时间。5月15日,世航智能宣布完成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云泽资本、昆山天使基金、吴中金控、鞍羽资本等。
近两年,资本正在重拾对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的信心。特别是配送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清洁机器人,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云鲸智能、云象机器人、库萨科技等3家企业获得融资。
云鲸智能致力于开发一键清洁的家庭服务机器人,4月14日,云鲸智能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创投加码跟投。
云鲸智能表示,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云鲸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产品将一键式解决家庭立体空间的清洁和收纳需求,由机器人完全托管,预期将在2年内发布。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融资已是云鲸智能完成的第11轮融资。公开信息还显示,云鲸智能已正式启动Pre-IPO轮融资,目标是为具身智能产品的量产与上市筹备提供支撑。
云象机器人专注于商用清洁机器人自主移动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4月8日,云象机器人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本次融资将用于联合开展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与实地测试,打造更加适配各业态场景的智能机器人产品。
库萨科技在2023年成立当年,就已完成首款无人清扫机器人库萨星筠®S1研发并投入城市道路运营,次年推出第二款无人清扫机器人库萨星洁®。6月18日,库萨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水湖创投领投,融玺创投和无锡元启投资参与跟投,资金将用于现有无人清扫机器人产品的升级迭代、新一代环卫机器人研发及市场拓展,持续推动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
人工智能(AI)陪伴机器人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
据高工移动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英格玛机器人、深庭纪智能、玄源科技、得印科技等4家AI陪伴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
玄源科技已经开发面向儿童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YONBO,该产品已经实现量产,计划2025年同步登陆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及国内市场。4月17日,玄源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东方富海领投,金鼎资本与联想之星跟投,仁辰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英格玛机器人专注于打造心理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并推出了生态型机器人——MokoMoko。7月2日,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新东方行知资本联合领投,所筹资金将用于英格玛机器人及多模态综合模型的相关研发。
深庭纪智能则专注户外场景下的AI伴随领域,致力于打造兼具情感、认知与行动能力的下一代机器人。7月8日,深庭纪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黑芝麻智能,软通高科、粒子未来基金等机构参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提升自研AI大脑的核心能力,完善从感知、认知到决策的闭环架构,并加速新一代家用机器人产品的量产与落地。
而得印科技则专注于养老机器人领域,4月18日,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南京新百旗下的产业基金领投,国内银发用户健康服务龙头享佳健康,以及某知名民营康复/护理医疗集团跟投。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得印科技旗下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无人驾驶轮椅机器人、AI陪伴机器人产品的量产与市场拓展。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2025年以来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中,获得融资的企业类型较为多元,在不少细分场景中已经涌现出颇具特色的代表企业,融资金额为亿元级的企业多达10余家,融资金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一半以上。
当然,各家技术路线创新和差异化也较为明显。未来,移动机器人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叠加资本的涌入为行业注入活力,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拓展。
-END-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