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人形机器人的群体效应,人形机器人在建筑业的机遇 | RoboInsight 50
- 2025-07-24 18:26:56

*本期封面:来自本期CyberRobo MVP,优必选 Walker S2
《Robo Insight》是CyberRoboPro会员服务之一,周/月人形机器人产业行业洞察研究通讯,包括趋势洞察、产品与市场解读、深度解析,以及全球人形机器人wiki,模块内容会不断调优,给到Pro会员订阅读者不一样的启发、指南。
成为CyberRobo Pro会员解锁更多
本期CyberRobo MVP(封面)
Walker S2——优必选
从汽车工厂实训迭代,自主换电,工作一整天
CyberRobo MVP:精选那些影响力潜力的人形机器人
本期是RoboInsight的第50期,感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
🌠接下来,我们分享5个洞察
01.小个子人形机器人的群体效应
小个子们要“统治”各大场景吗?
宇树在2024年5月推出小个子的G1(身高1.3米,体重35公斤),并以9.9万起,堪称人形机器人届的瑞幸咖啡,将宇树人形机器人推在公众面前。高动态的表现,从折叠起身,前后空翻,侧空翻,极限跑步、过复杂多样的地形,直膝走路等等,这些现在看来的基操吸引海内外科研机构,价格足够便宜,可开发性强,耐摔耐造...G1继四足机器狗之后,打开海外市场,如你所看到的,过去一年多的机器人论文中,G1基本上作为其实验载体,超越H1。
我们在星球上也分享了宇树市场解读(浅谈宇树目前的产品市场定位和核心供应商一览;宇树H1、G1市场发展情况和未来预测 |CyberRoboPro)。
新技术产品市场化而言,通常遵循从专业市场过渡到商业市场与大众市场的路径。宇树也是遵循了这个规律,从专业市场商业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宇树的人形机器人也随之被概念货币化,推向另一个资本市场。这里,我们就不过多分享。
因而,G1的成功是以高性价比,且先发优势踩到了新技术产品市场化的第一站:专业市场。众擎随之也推出PM01,与G1对标,8.8万起的价格狙击——两家公司都处在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势之地(长三角、珠三角),众擎名气不必宇树低,尤其是今年年初开始。
同时,也引发市场的追随。此前以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通用市场(科研-教育-商业-工业等)的厂商们相继推出小个子人形机器人。在面对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难降低成本,高价格,产品力并未达到科研市场需求时,小个子的人形机器人既是现阶段的妥协,也是市场投票的选择。
松延动力卖得最好的N2,这背后的另一个主要催化的动因——来自宇树H1在春晚后的表演助推一波市场需求的匹配——将有展示引流、消费娱乐的需求,通过人形机器人匹配,这样近一半助推在租赁市场的火爆,同时形成本体厂商与租赁市场、服务商/生态伙伴的B2B业务模式——借助这一传统成熟的渠道销售模式,快速商业化变现...
👇全文7336字,下面问本期RoboInsight目录内容,成为CyberRoboPro 继续阅读
02.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工业四足机器人与LG的Q9 策略
03.Aglity的人形机器人的路线图
04.人形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机遇
05.两篇解析与思考
Optimus部署在特斯拉Diner餐厅的背后 |CyberRoboPro
关于客户价值链网络、供应链协同网络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
后记
更多阅读👉立即订阅
📖全球人形机器人wiki已更新(您的产业知识助手)
Base/Pro会员均可在线查阅
更多阅读👉立即订阅
全文7336字
成为CyberRobPro会员阅读全文
接下来Pro会员阅读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