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海金山区,华东无人机基地新场址正式开工。这个占地85.73亩的低空经济特色园区,将满足低空企业对测试试飞、研发制造、机库存放等一体化需求,推动上海“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建设。

同日,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雪枫透露,今年工作重点是工业测试基地布局,已在闵行吴泾地区找到合适场地——一片14.2平方公里的规划留白区域,将成为低空飞行器接受真实城市环境检验的试验场。

01 政策筑基:上海低空经济的战略布局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低空经济正成为区域协同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上海早已布局落子:2022年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出布局“低空经济”,并率先在全国提出开发eVTOL前沿领域。

2024年,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三阶段打造“天空之城”:2024年底前建设筹备;2025年底前建设及试运行;2027年底前优化提升。

该方案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上海将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基本建成低空飞行起降点及通信、导航、监视等配套设施。

政策设计上,上海采取了分区示范策略:金山区重点发展“‘海—岸—城’智慧物流”运输场景;杨浦区打造城市核心区低空物流配送示范场景;青浦区推进载人飞行试验、跨区域低空物流运输等示范场景;临港新片区探索低空融合飞行相关规则。

02 政务先行:无人机重塑城市治理模式

海关:长三角一体化联防联控

在建设中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上空,一架印有“中国海关”标记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掠过工地周边环境。随着无人机平稳落地,100余张影像通过5G网络被传到实验室,涵盖沼泽、树林、滩涂等监测人员难以触及的区域。

青浦海关物控查检二科副科长陈超介绍:“我们三地海关紧扣‘绿色生态一体化’主题,成立了国门生物安全联防联控工作组,联合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监测,是示范区内第一批跨区域海关一体化协同执法项目。”

这些无人机影像使专家能准确高效绘制“长三角示范区生态环境画像”,大大加强了外来有害生物监测的有效性。

环保:全天候立体监测网络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青浦局分公司近期成功中标金泽镇长三角生态综合治理平台服务项目,金额超千万元。该项目部署5G泛低空专网和5G网联化无人机管理平台,为低空飞行设备构建起毫秒级响应的高速信息交互通道。

项目上线了上海首个镇级5G网联化无人机管理平台,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规划、精准任务执行与安全高效管控,把无人机运营从单兵作业调整为平台集联模式。

基于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态综合治理云平台,充分利用无人机高空视角和AI算法,实现对重点区域的7*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在线监管,有效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城市治理:多部门接入低空服务网

华东无人机基地已与城运、公安、海事、海关、环保、卫健等部门达成无人机应用合作,并编制完成政务应用服务手册。这意味着上海已形成完整的政务无人机应用体系。

在低空公共安全领域,无人机应用于违建巡查、应急救援、医疗物资配送等场景。特别是在卫健领域,无人机为医疗急救物资运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基地还协助成立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推动低空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规范化应用。

03 技术支撑:四张网络构筑低空基础设施

上海低空经济的发展背后是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作为全国首个由政府主导、民航支持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华东无人机基地已初步形成“海岸城”低空载物运输和长三角低空城际载客运营两大商业体系。

基地已获批全市最大的跨省低空空域,面积达1370平方公里,常态化可飞空域约300平方公里,并有舟山-金山-龙华机场等8条航线获批。

在技术层面,基地建成全市首个无人机飞服中心;完成飞控、动力、电子围栏、数据存证等四个核心实验室建设;在海岛场景及适航技术领域取得22项输出成果。

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定位功能性企业,承担上海市低空“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搭建,投资布局氢动力无人机、空天地一体通讯导航系统、低空大脑等前沿技术。

04 产业生态: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链条

上海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雪枫指出:“中国70%的航空人才在上海,50%以上的eVTOL企业都发端于上海。”

据统计,从2023年至2024年8月,上海共有28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完成了40起投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过20亿。2024年上半年的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已与2023年整年近乎持平。

在产业链布局上,上海已形成完整体系:在低空航空飞行器的原材料、零部件、航空航天系统等上游有企业布局;中游有约5家eVTOL企业和12家无人机企业;下游应用领域布局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等。

上海高校资源丰富,拥有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等院系,在民用航空相关的动力系统、飞控系统等领域形成强大支撑。

05 未来图景:低空服务网的城市级应用

截至目前,华东无人机基地累计保障各类飞行约23万架次,累计完成签约项目41个,签约总额约33.82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坚实步伐。

随着上海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推进,未来三年上海低空经济将呈现三大趋势:

低空网络全域覆盖。到2027年形成400条以上低空飞行航线网络,建立并运行区级飞行服务站。

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在 “低空+物流运输”、“低空+载人交通”、“低空+应急救援” 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

监管体系创新突破。推动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立法工作,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具备风险评估、容量管理等高级功能。

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宋雪枫强调:“低空领域需立足现实,借鉴民航现有规范与经验先行先试,百年民航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借鉴,同时更要着眼未来。”

随着上海政务无人机应用体系的完善,这张低空服务网已成为城市治理的“第六公共基础设施”。它看不见却无处不在,默默守护城市运行,重塑治理维度。

上海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以政务应用牵引技术创新,以区域示范带动全域覆盖,以立法保障促进商业闭环——正为全国低空经济提供可复制的“上海样本”。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图片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国资入局:地方城投如何操盘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无人机培训机构与院校合作培训飞手整体运营方案

赛道过热预警?低空经济项目同质化竞争下的生存法则

「征稿启事」低空产业圈诚邀行业专家共筑智慧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