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低空经济特别火。


国家将发展低空经济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旨在推动这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界上下也在积极响应和加速布局,探索其发展路径和落地实践。


低空经济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很多都和ICT技术有密切交集。这也给ICT行业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包括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在内的通信行业企业,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机遇,并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通信运营商,作为国企央企,又是国内ICT基础设施的运营主体,在低空经济方面展现出极大热情,投入了大量资源予以推动。


很多人都在关心:运营商在这次浪潮中究竟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目前是如何布局和规划的?落地推进到了什么阶段?


前不久,作为通信行业自媒体,小枣君有幸参加了“移起向新·迎空而上”全国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媒体行活动,前往浙江舟山、杭州,以及安徽合肥,进行实地考察。


接下来,我就结合在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分享和解读。



█ 舟山:海洋经济与低空经济相结合,发展沿海特色应用场景


舟山是一个海边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涵盖渔业、船舶制造、海洋能源、滨海旅游等多元产业,贯穿生产、运输、消费全链条,是连接陆地经济与全球市场的关键纽带。


将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进行全面结合,是舟山当地进行低空经济落地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实地考察,小枣君发现浙江移动已经在舟山部署了一系列相关的低空经济项目。


● 低空物流应用


首先,是空中物流领域的应用。


在舟山的岱山县,浙江移动利用5G-A技术超高速率、超大连接数、超低时延等特性,通过无人机运输岱衢族养殖基地大黄鱼,从海里直接送上老百姓餐桌。


传统的地面车船配送,需要两个小时的物流时间,导致大黄鱼往往出现鱼鳃泛白、肉质松散,影响口感。采用搭载恒温保鲜箱的低空无人机进行配送,将时间缩短为15分钟,大大提升了鱼的品质口感,为当地发展高水平餐饮创造了条件。


鲜活大黄鱼运输


除了渔业产品之外,低空无人机还被应用于面向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的多元化物流服务。


无人机可以为这些船舶提供小件物资的配送服务,包括船员证书、设备配件、医疗物资等。


传统的物资配送,需要租船出海,来回需要3-4个小时,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也增加了成本(三四千元左右)。现在改用无人机配送,不仅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运输成本也能下降80%以上,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


采用无人机配送,还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


现场项目所使用的物流配送无人机,都属于浙江移动联合合作伙伴研发的5G网联无人机配送系统,搭载了智能导航与避障技术,可以实现精准飞行,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 低空海智综合管理平台


为了全面加强低空飞行监管,发展更多近海低空应用,浙江移动还联合当地政府共同打造了“低空海智综合管理平台”。


低空海智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依托5G-A网络的毫秒级低时延与超高可靠性,能够实现无人机数据的实时回传与智能处理。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配合平台搭载的自研视觉大模型系统,可以满足港口巡检、渔业执法、海事服务、海岛生态、城市治理、农田水利、应急救援、低空物流配送等8大核心应用场景的需求。


该平台自今年1月运行以来,已为海事、农业、环保等部门构建专业巡检航线20余条,累计飞行3000余次,发现并处置各类事件300余件,受到了这些部门的一致认可。


在当地,舟山海关在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首次启用了无人机“智能鸟巢”,通过AIS系统精准锁定,“一键直达”目标船舶,高效完成了马峙锚地保税燃油加注的监管任务。


无人机“智能鸟巢”


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一旦发现异常,可实时提醒海关关员,迅速联动监管艇,实现“空天陆海人网”一体化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和应急响应能力。


● 无人机飞行报备和管控平台


舟山位于海边,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在舟山螺塘线最美公路、马目风车露营基地、小干岛露营基地等特色旅游点,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其中不乏一些热爱无人机航拍的旅拍人士。


对于他们来说,一方面不太清楚哪些是禁飞区域,另一方面,申请无人机飞行,也面临流程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带给游客更好的旅行体验,浙江移动联合公安部门,共同研发上线“舟警”系列网上无人机飞行报备平台。


游客可以通过浙政钉、浙里办、微信、支付宝、网页“五端”提交飞行申报,实现飞行“一机即办”“上线就办”“随时随地办”。平台推出后,舟山全市娱乐、休闲式飞行量环比约增45.6%。


无人机飞行报备


与此同时,浙江移动基于舟山2.5G数字底图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集低空监管、防御反制、警务应用、数字赋能等多项新功能于一体的舟山市无人机管控平台。


基于这个平台,结合市内全域安装的“智飞蓝匣”、“智飞天梭”等设备,使得全市低空预警监测范围达到1200平方公里。2024年,舟山全市无人机“乱飞”“黑飞”现象同比2022年下降43.8%。


通过以上落地案例,大家会发现,浙江舟山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多样化、特色化的低空经济应用,不仅提高了当地政府的管理效率,还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 杭州:构建低空网络示范区,孵化城市低空多样化场景


我们再来看看浙江移动在杭州的低空经济推进情况。


2024年,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计划到2027年,建成各类无人机起降场(点)275个以上,开通低空航线500条以上,力争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重点打造“低空+电商物流”“低空+城乡治理”“低空+文体旅”三大应用品牌,加快探索“低空+客运”新业态,力争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的领军城市。


为了支撑杭州市的低空经济发展目标,浙江移动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到杭州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技术创新之中。


● 低空网络示范区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移动成功构建了全国首个5G-A+多模态600米低空网络示范区,推动了低空网络通信与感知升级。


整个示范区围绕梦想小镇起降场、海创园、中国(杭州)5G创新园,实现约10.35平方公里的通信和感知使能。


正在示范区飞行的无人机


为了确保空域飞行器所需要网络不与地面用户网络抢占资源,造成相互干扰,影响飞行器正常通信,浙江移动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手段。


其中,包括采用最新128T通感设备、通过HBF权值算法优化推动低空网络感知高度升级,创新应用空地立体覆盖、分层分级、SSB错频+5QI专用承载等技术。


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为示范区的立体通信网络陆空双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无人机物流配送


示范区创建之后,园区内企业开展了包括无人机送货、无人机巡逻、高空侦察、无人机表演、低空观光等在内的一系列应用,涵盖了客货运输、公共服务、文体旅游等众多领域。


在余杭万达广场,我们媒体探访团亲身体验了浙江移动与饿了么、迅蚁合作推出的无人机外卖业务。从余杭万达广场到海创园,无人机仅用了8分钟就完成了送达,而探访团的汽车则耗费了20多分钟。无人机的优势非常明显。


无人机外卖站点


在杭州余杭,他们开辟了从美瑭广场至海创园、美瑭广场至5G创新园、万达广场(杭州余杭店)至海创园、万达广场(杭州余杭店)至5G创新园等多条即时配送航线。通过无人机进行配送,可以规避点餐高峰期堵车、阴雨天等因素影响,大幅提升配送时效。


余杭还将无人机用于解决就医难题。


杭州余杭区辖区地域广阔,区属医院服务人口众多。这里的乡镇级老百姓,普遍会遇到看病检验难、等待周期长、出行不便等问题。


为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改善居民就医体验,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与迅蚁公司、浙江移动合作,开通无人机低空医疗运输专线。


专线拥有无人机配备恒温箱、自动化飞行、实时监控系统,完全可以确保检验样本、医疗物资的安全运送,让余杭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快速完成配药和医疗检查。


● 安防管控体系


所有这些低空落地项目,背后都离不开网络和平台的保障。


在无人机物流枢纽站项目所涉及的主航线区域内,浙江部署了大量5G-A基站,并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复杂环境场景下的低空网络覆盖问题,为项目搭建了可靠且高质量的飞行服务网络。


在杭州移动大厦,工作人员为我们演示了浙江移动基于中移凌云平台打造的7×24小时全天候安防管控体系。


低空监管服务运营平台


在低空后台监控大屏上,可以看到管控空域内各飞行器位置及状态。


通过电子围栏、轨迹跟踪、黑飞告警等监控体系,依托5G-A基站、雷达、TDoA、摄像头等多模型监控方式,可实时发现空中“黑飞”无人机并及时作出处置,有效解决了当前低空经济发展中的“黑飞”管控痛点。



█ 合肥:打造低空智联安全底座,开启规模商业“载人时代”


探访的最后一站,是安徽合肥。


作为近年来崛起的科技创新城市,合肥也在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他们已经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覆盖了各个领域。


今年3月底,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由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合肥成为全球首个具备运营资质的城市,也标志着中国低空飞行加快从“装备标准”迈向“运营标准”,正式开启规模化商业应用“载人时代”。


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过去一年多,安徽移动协同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伙伴,打造了两大商用级低空智联网试验区,探索实践出基于5G-A的多模融合低空监管方案,率先发布了国内首个城市级多模融合感知平台。


安徽移动还和合肥合翼航空公司合作,向eVTOL起降系统提供低空监管服务,保障载人飞行器低空安全。他们基于中移凌云多源融合数据,实现eVOTL起降点电子围栏设置和入侵预警等功能,提升管理效能和应急能力。


他们联合发布的国内首个低空智联网安全能力底座,整体架构遵循“可视、可管、可控”的原则,依托空、天、地、信等前沿基础设施,打造了低空智联基础设施网络,致力于为无人驾驶航空器及各类应用系统提供通信、监管、信息保障等多维情报信息。


所有这些努力,帮助实现了低空飞行器的“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确保了政府对城市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有序管理。


据了解,安徽移动正在与合肥合翼合作,共同探索eVTOL起降场地建设标准,以此来推动全国城市空中交通体系的进步。



█ 最后的话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小枣君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务实。


中国移动在低空经济技术应用落地、产品链建设、生态系统完善等各个方面,都秉持着积极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进行各项工作的推进。他们依托行业领先的数算智优势能力,围绕“四驱两翼”低空经济能力体系,通过终端、网络、平台及应用四轮驱动,以及AI与安全双翼护航,加速了低空经济从“空中飞”向“落地用”的迈进。


在众多落地场景,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加速在全国复制。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移动在低空经济领域将建立更大的竞争优势,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移动等产业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低空经济将加速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END




最后提一句,21ic论坛(bbs.21ic.com)正在招募原创作者,单篇文章奖励最高500元,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 点击了解活动详情

往期精选: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