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人都在过苦日子,汽车行业竞争刺刀见红,价格战打不停,利润腰斩,人才大洗牌。


近日,CAHRD发布《2024年汽车行业劳动用工对标报告》和《薪酬对标报告》。数据显示,除销售收入外,其余经营指标全面下滑。行业利润暴跌51.8%,工业增加值萎缩33%,销量也下滑了6.8%。五年间行业利润蒸发近七成,惨烈程度触目惊心。


“价格战”与“内卷”持续挤压生存空间。从2020年到2024年,行业利润从2151亿元骤降至654亿元。其中合资乘用车板块利润降至452.8亿元,人均利润近乎腰斩,从47.2万元跌至22.9万元。自主品牌乘用车虽亏损收窄,但仍深陷负利润泥潭。


目前,国家多部门已出手整治恶性竞争,但行业复苏仍需企业自主破局。


行业人均工资16.3万元,同比增长3%,研发(26.1万)、营销(22.34万)岗位涨幅领先。自主品牌人均工资17.8万元(+7.7%),首次超过合资品牌(17.4万/-1%),反映新能源赛道投入回报。但人工成本利润率同比腰斩至33.9%,薪酬增长未同步转化为利润,效率提升迫在眉睫。


自主乘用车人员扩张13.8%,但人均利润仍亏损,需通过技术升级破局;合资板块人员缩减7.9%,人均利润同比下降51.5%,转型缓慢导致竞争力下滑。商用车领域,中重卡因海外销量支撑亏损放缓,轻卡首次亏损,客车利润微薄。


行业人员减少,管理技术人才占比升至40.5%,呈技术密集转型趋势。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增,中低技能岗被替代,直接人员占比降至32%。新能源研发人员净流入多,传统产线员工离职多于入职。


利润下滑挡不住人才向“新能源+智能化”流动,自主品牌正在薪资和吸引力上全面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