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三菱彻底败退中国,一场被时代淘汰的败局


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结束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关系,并停止该公司的发动机生产业务。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经营了四十年的三菱汽车,完全退出了本土生产领域。


沈阳航天三菱1997年成立,曾是中国唯一合法用三菱标志的发动机企业,累计产超600万台发动机,广泛应用于长城、比亚迪等20多家自主品牌,撑起了自主品牌发动机供应的大半壁江山,为地方经济纳税超50亿。2025年7月,其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外资股东退出,由北京赛苜科技接手。


三菱汽车1980年代进入中国,凭借发动机技术合作(沈阳航天三菱、东安三菱)打开市场,1990年代,帕杰罗等车型塑造了其越野形象,2006年与广汽合资后,欧蓝德等国产车热销,2018年销量达14万辆顶峰。2019年受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问题影响,销量骤降。2023年3月整车停产,10月退出整车业务,其长沙工厂最终于2024年7月被广汽埃安以1元收购。


中国汽车市场五年内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日系车在华份额持续下滑,2020年占中国汽车市场24%的日系品牌,四年内份额减半。三菱的退出折射出日系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集体焦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中国车市,变革只会越来越快,容不得任何人慢半拍,日系品牌须直面现实方能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