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光刻机,明年上市!
- 2025-07-22 17:33:00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旺材芯片最新资讯
日本光学巨头尼康近日宣布,从今年7月起正式接受其全新数字光刻系统DSP-100的订单,首批设备预计在2026财年内交付客户产线。这款专为半导体后道封装工艺设计的设备,瞄准了人工智能芯片爆发催生的先进封装需求。
DSP-100的最大突破在于能够处理600×600毫米的巨型方形基板,这一尺寸超越了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510×515毫米标准。在技术参数上,它实现了1.0微米线宽分辨率以及±0.3微米的套刻精度,对510×515毫米规格基板,每小时产能达到50片。
与传统光刻设备不同,DSP-100采用了一项关键创新——无掩模曝光技术。它取消了传统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物理光掩模板,转而通过空间光调制器(SLM)将电路图案直接投射到基板上。
这一设计消除了光掩模的物理尺寸限制,使设备能够灵活应对大型封装基板的生产需求。同时省去光掩模制作环节,大幅缩短了芯片封装的设计迭代周期。
设备核心采用了尼康独有的多镜头阵列技术,该技术移植自其平板显示面板曝光设备。通过精确控制多个投影镜头协同工作,系统实现了如同使用单一大镜头的曝光效果,在超大基板上完成无缝图案拼接。
在效率方面,DSP-100展现了革命性的进步。以生产100毫米见方的大型封装为例,600×600毫米面板上可同时产出36个单元,其生产效率达到传统300毫米晶圆工艺的九倍。
设备特别强化了对基板变形问题的处理能力。在面板级封装过程中,树脂或玻璃基板极易出现翘曲和变形,这曾是制约良率提升的关键因素。DSP-100通过高精度形变校正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
固态光源的采用是另一项实用创新,显著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和使用门槛。整套系统通过优化设计,支持更环保的制造工艺,符合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尼康进军半导体设备领域并非一日之功。这家创立于1917年7月25日的企业,最初以“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之名诞生。早期主要为日本军方生产光学仪器,直到二战后转向民用市场。
1946年,公司首次采用“尼康”品牌名,该名称融合了“日本光学”的日文发音与德国蔡司相机“ZeissIkon”中的“kon”。尽管公众熟识尼康源自其相机产品,但它在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已有数十年积累。
1980年,尼康推出首台半导体曝光设备“NSR-1010G”。1986年,它进一步开发出液晶曝光设备“NSR-L7501G”。2006年,公司发布液浸扫描曝光机“NSR-S609B ArF”,展示了在尖端光刻领域的技术实力。
2017年,尼康做出战略调整,关闭了无锡相机生产基地,将资源更多投向高精尖设备制造。2024年4月,公司完成对美国专业摄像机制造商RED的收购,强化了影视制作领域布局。
DSP-100的面世正值半导体行业向面板级封装(PLP)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芯片复杂度飙升,传统300毫米晶圆已难以满足封装需求。
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等巨头正积极布局面板级封装技术。台积电计划于2027年启动扇出面板级封装(FOPLP)的试点生产,初期将采用300×300毫米基板。
三星已将该技术应用于Galaxy Watch的Exynos W920芯片和Pixel手机的Google Tensor G4芯片。但行业专家指出,三星目前的应用仍集中于移动芯片领域,需向AI和HPC领域扩展才能保持竞争力。
随着物联网和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对**高性能半导体**需求激增。芯片封装技术正朝着更精细的电路图案和更大封装尺寸演进。使用树脂或玻璃基板的面板级封装,因能突破传统晶圆尺寸限制,成为行业突破的新方向。
尼康DSP-100的推出,标志着这家百年光学企业在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的深度布局。当2026年首批设备交付产线时,全球芯片封装领域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变量。
随着2026年交付节点的临近,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制造巨头对面板级封装技术的布局加速推进。尼康这款支持600毫米基板的设备,为芯片封装工艺突破物理限制提供了可能。
光学大厂的技术底蕴与半导体产业的迫切需求在此交汇,芯片封装领域的技术竞赛已悄然升级。
专心 专业 专注

分布图领取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