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发现新稀土矿物!
- 2025-07-21 12:07:20
近日,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消息,近日,该校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杨水源副研究员、赵来时研究员,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团队,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该命名已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批准通过,批准号为IMA No. 2025-014。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同时也是矿物学、矿床学研究的宝库,此前已发现210余种矿物,且新矿物占比逐年攀升。钕黄河矿的获批,进一步彰显了该矿床的复杂性与资源潜力的多样性。
研究团队负责人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其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通过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技术得以确认,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团队在开展项目研究时,通过系统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多种地球化学指标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白云鄂博矿床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赋存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云鄂博矿床的矿体分带特征及矿床成因模型,进一步阐明了稀土元素和铁在碳酸岩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选择性富集的机制。
此前,在该成矿模型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团队通过矿物微区分析发现了氟碳钕矿、钕独居石两种新稀土矿物。
钕作为高性能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磁体)的核心成分,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电子信息等领域需求旺盛。该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稀土矿物学理论体系,还为钕资源的独立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钕黄河矿的发现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综合预算项目《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稀土配分模式与赋存规律研究》的创新成果之一。该项目研究团队联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谷湘平教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范光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命名并申报。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科技区角网立场。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点击这里
扫码添加微信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