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5年第12期科技新闻-卓越亮点
加剧成人脂肪肝生成的“元凶”被捕获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达29.2%,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35 岁以下人群患病率年增长率超过7%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IRFs)因其独特的免疫调控功能,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2025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胡承与首都医科大学王亮合作,通过患者肝脏活检及多种脂肪肝小鼠模型,首次揭示了IRF8 这一分子在脂肪肝进展中的关键角色。研究发现,NAFLD患者和实验动物的肝脏中IRF8的表达明显升高,而且脂肪摄入越多,IRF8就越活跃,进一步加剧肝脏脂质的积累。研究人员发现,IRF8能够直接激活生物钟关键基因BMAL1的表达,而BMAL1再打开了脂肪代谢的主控开关PPARγ,导致肝脏细胞大量吸收和合成脂肪酸。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了这条信号通路的关键性。
这项研究不仅补齐了脂质代谢调控网络中重要的一环,更指出IRF8-BMAL1-PPARγ轴是治疗NAFLD的潜在新靶点。研究团队表示,未来通过开发靶向这一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有望实现更有效的脂肪肝治疗策略,为全球庞大的NAFLD患者群体带来新的希望。
(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Genes&Diseases,2025,12(3))

精彩内容回顾

污泥与餐厨沼渣共热解,探索“无废城市”新方案
AI4E如何重构数字生态系统网络发展范式?
AI+时代,材料基因工程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加速器”?
学术科协平台正式上线!首批建设单位名单发布!
从三维堆叠到活体刻写:冰刻技术如何攻克微纳制造痛点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科技新闻、科技评论、专稿专题、综述、论文、政策建议、科技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