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pirit of House
编辑:电子开发学习    

今天给大家拆解个Bose三十多年前的PAM-DA音响给大家看看。
这是一款1992年生产的音响,当时的售价是59800日元,按照1992年人民币日元汇率0.0802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5200多块钱,92年的5200元人民币购买力有多恐怖,不用我细说了。
PAM-DA喇叭。
喇叭线圈示意。
按键细节照。
主机后面板。三档音源输入,一组音源输出。
底部预留螺丝孔位可以加挂架。
拧下喇叭3颗螺丝。
拧下后背板的最外圈8颗螺丝。
这样就可以拿下喇叭,线的海绵已经老化成粉末了。喇叭沉甸甸的,真是巨无霸。4.5寸的喇叭却有8寸喇叭的低频,不是HI-FI音箱设计却接近HI-FI高保真音质。
后背板拿下后映入眼帘的是这块板,是本机的功放部分。

拆掉排线,把功放板整个拿下来。
上几张功放板细节图。功放管采用的是NEC的μPC2500H
在喇叭位处拔下按键板排排线。
轻拉拿出前级模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一大个的前级模组,采用了双层板设计

第一层(顶层)采用的芯片:CA3280AE×1SharpPC817LC4969TOSHIBATC4013BPTC9153APJRCNJM3415DNJM2903SC4572HA×3C4072HA×2。板载的很多运放,例如CA3280AE,都是起动态压缩的作用,把低音压缩,不失真但又有弹性。剩下的就是一些控制芯片和电源芯片。电阻全部采用1/8w规格,电容ELNA品牌。

拧下四颗黄螺丝,拿走白色固定圆柱,轻轻一拔即可看到底层板。

第二层(底层)采用的芯片:TOSHIBATC4066BPC4572HATC9145P。

底板与主板起相辅相成的作用板上空件是遥控部分的(PAM-3黑色版本可以遥控),白色音箱因为本机不支持遥控,没有布置器件。

主音箱内部特写:低音弯管、吸音棉、主板放置图。

来个全景图感受一下整个板子和外壳的尺寸关系。
副音箱喇叭外观好,海绵已经老化变脆。

超大S型弯管、厚吸音棉。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BOSE音箱是美国的音响品牌,产品最大特点是放弃了沿用多年的中、高音号角式设计,而是采用了全音域(全频)扬声器,减少失真,提高保真度。Bose公司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教授Amar G. Bose博士创建于1964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扬声器生产商之一,也是业内“原音重现技术”的革新者。
PAM-DA是Bose公司于1988年开始研发并生产的Freestyle101IT)系列无源音箱中的白色有源版。该系列音箱特点是:1,箱体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共振减少,采用EDS理论设计的导音弯管,主音箱180°弯管,副音箱360°弯管,既保证低频量感,又抑制了空气流动造成的噪声;2,喇叭单元纸盆采用高分子素材,频率响应佳,布宽边动态好,不易老化,音圈为镀银铝合金线,有银的材质,导电率好,合金质量轻,散热好,易于展现动态,不易烧坏;3,音箱功放电路采用心理学设计的P.A.P电路(Psycho Acoustically Processed)技术,保证小音量时低频有量感不轰头,在大音量时低频不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