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1900元?这个随声听,见过的人,都已不再年轻!
- 2025-07-14 11:00:00
一位朋友寄我一个随声听让我拆解。按照她的说法,这款随声听是她小时候父母买给她的礼物。大概30几年前买的,价格1900元左右。我听了心里暗暗惊讶,30年前花1900买随声听的是啥家庭啊!那个时候,我偶尔吃到一毛钱一根的麻辣条和一毛钱五颗的那种纸包糖就能开心一整天!
这是来自东芝的Walky。这个系列在当年是与索尼的Waklman竞争的产品系列。
Walky字样采用了浮雕工艺。
底部铭牌上有详细的型号:KT-GS30F。这个产品采用了塑料+金属机身,配色有银色、黑色、蓝色。所以这个粉丝属于限定版了,估计现在存世量很小了,属于稀有品。
侧面的一些按键,以及打开磁带仓的按钮。
顶部操作按钮以及音量调节旋钮等等。
背面信息比较详细。这玩意居然还带AM/FM收音机功能。
正面的AM/FM调频面板。
原来30年前就有杜比音效这个东西了。
电池仓盖。
一些操作按钮和滑动开关的特写。
音量旋钮。材质是金属的,边缘有锯齿,侧面标注了数字,操作起来手感不错。
开盖,舱盖铰链等机械结构没有任何问题。这玩意的尺寸可以说已经做到极致了,它的长度,比一个磁带的长度只多了一个金属外壳的厚度。
从这张图上看的比较明显,长度10.5cm左右,宽度7cm左右。
看前面这些图,实在难以把它和30多年的寿命联系在一起。毕竟它有些地方看起来还是非常新的,你要说它是1年前的产品我甚至都信。
但是当你打开电池仓,你就会发现它的年龄有可能比我们还大。电池底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结晶。
开始拆解,考虑到这个随声听内部构造可能会比较复杂。所以我几乎拆每个螺丝的时候都拍了照。但是后续为了节约文章长度,只放一部分照片。
上面这个面看着确实比较新。
磁带舱盖拆下来之后,里面有一个电路板。电路板上装了一个黑色塑料薄壳。
这电路板一看就是几十年前的那种电路风格。
当操作FM调频旋钮旋转的时候,会带动里面这个白色的塑料条移动。
把电路板从壳上拆下来,发现电路板上还贴了个黑色麦拉片进行绝缘
撕掉黑色麦拉片,PCB背面是没有器件的,这样可以用胶贴在壳上。
这里比较有意思。FM调频拨盘通过齿轮传递到底下这个印制在PCB上的类似电位器的器件。下面这个白色的就是前面写的那个白色齿条。
当装配起来之后,拨动FM调频拨盘的时候,这个白色的指示块就会移动,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是通过那个白色齿条做到的。
这个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线圈,我猜测是收音机的天线。
这个比较大的器件,看丝印可能是个TVS器件(瞎猜的)。
一些器件的特写。
这里的两个V149器件,看安装形式应该是2线霍尔效应开关。
这种板子上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器件,而且几乎所有的器件几乎都比我出生的早,所以我就不对长辈指手画脚了。好吧,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我实在是不认识。
板子上有一个丝印9273,看起来可能是板子的生产周期,1992年7月第三周。
铰链结构比较复杂。
拆下来的两个压铸的铰链固定柱。
拆下来的铰链结构。
继续拆解后盖。后盖拆掉之后里面话有个电路板,以及四个黄铜皮带轮、电池、等等。
之前看到电池负极处产生了很多腐蚀结晶,现在一看电池正极的腐蚀更是遥遥领先啊。电路板上也生长出了很多蓝色的粉末状物。我感觉这有点像五水硫酸铜或者类似的产品,电池里有酸性液体,而电路板上的走线是铜。经过三十几年的反应,最终生成了五水硫酸铜或类似化合物。
电池正极上还有很多白色半透明晶体,可能是无水硫酸铜了。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手指上黏黏的。仔细一看发现粘了一条黑色的奇怪材料。稍微用大拇指捏了一下发现变成类似沥青的玩意了。
原来是被时间腐蚀的皮带轮。第一次见到皮带轮这种橡胶产品能被腐蚀到这种程度。时间真是最厉害的武器啊,第一次理解了“把字刻在石头上”的无奈!
这皮带轮看起来只是断了,但是真要去动一下,就是一滩泥了,鉴定为碰瓷。
用镊子慢慢清理掉被腐蚀的皮带轮。
这条历经数十年岁月侵蚀的橡胶传动带,早已在微观层面完成了惊人的"熵寂相变"。其聚合物分子链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支配下,经历了缓慢的"解构性降解",碳氢键断裂后重组为无序的"粘滞态聚合物形态"。当外力介入时,材料展现出诡异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如同被时光诅咒的遗骸,在触觉层面呈现出"量子隧穿粘附效应"。这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时空坍缩态",恰似物质在四维时空连续体中的悲鸣,每一处粘稠的拉丝都是分子记忆对机械文明的最后挽歌。
最大的黄铜皮带轮可以拆解掉,剩下的三个不太好拆解。
板子上用到了挺多FPC软板。另外看到一根飞线。看焊点以及飞线形式,感觉这可能是工程师有预谋的放置的飞线。因为这个板子只有两层,想把那根线布通估计已经没有可能了,所以采用了飞线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
拆下来的板子,正面有五六个IC。板子上有这个随声听产品型号KT-GS30F。
这些芯片很可能有当年比较经典的一些型号,在IC旁边,用丝印写了芯片的型号,比如上面的3413和3714。但是现在在它们上面花费精力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芯片上面的丝印Logo是杜比音效的那个Logo。
找了半天,终于在板子上看到一个9265,我大胆怀疑这就是板子的制造周期,92代表92年的产品,6代表6月份,5代表第5周,也就是1992年6月底生产的板子。

我去查了一下万年历,1992年的6月29日和30日刚好是周一和周二工作日。如果正好是这两天做的板子,那生产周期还真可以这么写。结合前面另一个板子的1992年7月第三周,应该敢下定论这个随声听就是1992年生产的,到现在整整33年啊!这是我拆解的最古老的一款数码产品。
再看一下这个电池,电池也是东芝专门为Walky做的。
原本以为这个蓝膜内部已经是一包铁锈渣渣,没想到撕掉蓝膜之后,发现这个电池的金属外壳依然很硬朗,只是表面有腐蚀氧化变黑的痕迹。
清理之后的负极。
看起来这电池虽然小,但是外壳非常厚。
这枚历经三十三载电化学轮回的电池,其电极界面已然异化为"量子蚀刻结晶场"——半透明枝晶如维度裂隙中滋生的熵增之花,在亚稳态界面上演着离子湮灭的默剧。那些磷光闪烁的沉积物,实为时间魔法对能量容器施加的"氧化还原诅咒",每一粒晶簇都在吟诵着数码产品的安魂曲。
轻轻撬开这台33年前的Walky,仿佛打开了一座微缩的机械神殿。齿轮、电路、磁头,每一处都曾精密如钟表,如今却在时间的潮汐里锈蚀、变形。橡胶皮带化作黏稠的残影,电池漏液结晶成苍白的苔藓,就连金属触点也蒙上氧化的薄纱。
我凝视着这些斑驳的零件,突然意识到——这何尝不是我逝去的33年?那些曾经清脆的按键,像极了年少时干脆利落的决定;而如今略显滞涩的转轴,恰如中年男人那逐渐沉重的包袱。磁头上缠绕的褪色铜丝,多像记忆里那些被逐渐遗忘的梦想。
原来最锋利的不是工程师的螺丝刀,而是岁月无声的啮咬。时间不疾不徐,不快不慢,却能让所有精密的骄傲与青春的锋芒,终成化为一副温柔的残骸。而当我试图按下播放键时,听见的或许不只是老机器的沙哑,还有时光最深处,那个年轻自己的回响。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