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仓储作业流程、设备、空间、信息等进行深度融合与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动态优化的现代化仓储管理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智能仓储的定义

智能仓储是指利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设备(如AGV、堆垛机、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和智能软件系统(如WMS、WCS),实现仓库作业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智能仓储系统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智能技术协同构成: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仓储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把智能立体仓库、智慧物流枢纽、自动化分拣等列入重点,通过财政补贴、示范项目和能效标准,推动仓储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仓储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规模

在全球贸易扩张、电商兴起及对环境可持续性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下,全球向数字化转变及自动化技术突飞猛进,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不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仓储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4894亿元,较上年增长5.1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558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市场规模

中国智能仓储已从“单点自动化”迈向“全链路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与供应链的核心基础设施。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仓储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约为1760.5亿元,较上年增长14.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将达到1954.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立体仓库面积

立体仓库是物流仓储中出现的新概念,利用立体仓库设备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仓储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立体库(高标库)约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占设施总量的比例首次突破3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立体库面积将增至4.6亿平方米。

数据来源: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移动机器人(AGV/AMR)

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电商、快递、制造业等领域,这种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移动机器人市场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规模为221亿,同比增长4.25%,销售数量为13.9万台,同比增长11.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规模将达到243亿元。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智能仓储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智能仓储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分化。第一梯队以诺力股份、今天国际为代表,营收超50亿元,聚焦新能源与汽车领域,通过技术纵深与场景深耕巩固优势;第二梯队如兰剑智能、东杰智能,营收20-50亿元,以电商物流为主,AGV分拣技术领先;第三梯队为区域性厂商,营收低于20亿元,依赖价格竞争,面临头部企业技术碾压风险。技术迭代将加速行业分化,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推动全流程智能化,柔性化、模块化解决方案成为竞争焦点,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智能仓储重点企业发展潜力排名

智能仓储通过自动化设备与AI技术优化物流效率,助力降本增效。诺力股份、中科微至等企业凭借技术领先与场景落地能力,占据行业前列;京东物流、极智嘉等则通过模式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展现强劲增长潜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仓储行业重点企业

1.诺力股份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板块和智能智造装备板块。诺力股份的主要产品是轻量化电动搬运车、堆高车、三向叉车、前移式叉车、电动叉车、无人搬运车(AGV)。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下降6.69%,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6.3%。2024年,公司仓储物流车辆及设备收入37.15亿元,占比53.2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兰剑智能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智慧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主要产品是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智慧物流系统,并基于该产品提供RaaS代运营、售后运营维护、技术咨询规划等服务。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拣选机器人、装卸机器人、拆码垛机器人等。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47.09%,归母净利润164.49万元,同比扭亏。2024年,公司机器人智慧物流系统收入11.22亿元,占比92.9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昆船智能

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智能物流系统及装备、智能产线系统及装备、运营维护及备品备件、专项产品及相关服务。昆船智能的主要产品是智能物流系统及装备、智能产线系统及装备、专项产品及相关服务、运营维护及备品备件。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9.35%,归母净利润亏损0.16亿元,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智能物流系统及装备、智能产线系统及装备、专项产品及相关服务,营收分别占整体的43.15%、33.76%、18.3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中科微至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深化“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即以智能仓储物流装备为主体,以智能视觉为主的工业传感器和包括伺服、驱动、电滚筒等在内的动力科技为两翼。在“一体两翼”的格局上,公司在产品层面不断丰富产品的系列化组合,深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加强核心部件和系统研发。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76亿元,同比增长8.99%,归母净利润亏损2633.62万元,同比增长36.94%。2024年,公司智能仓储系统收入8648万元,占比3.4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极智嘉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站式仓储机器人合作伙伴,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应用先进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高效、柔性、可靠的解决方案,帮助全球各行业的企业提升物流效率,实现智能化升级。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总收入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67亿元、11.27亿元和8.32亿元。2024年,公司AMR解决方案收入24.02亿元,占比99.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仓储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智能仓储行业发展

中国政府将智能仓储纳入国家战略,通过密集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仓储智能化升级,目标2025年智能仓储系统普及率超50%。2024年《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要求推广智能仓配设备,并配套财政支持(如设备投资30%补贴、增值税减免)。地方政策同步发力,例如上海计划2027年高标仓占比提至40%以上,河南对智能化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政策还强化绿色转型导向,强制新能源设备替代,推动冷链仓储节能降耗(货损率降至1.2%)。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行业规模化落地扫清障碍。

2.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AI、5G、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驱动智能仓储向“无人决策”升级。AGV机器人渗透率突破29%,路径优化算法使分拣效率提升40%以上,立体仓储空间利用率达80%。AI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仿真技术(如WCS系统)实现仓储全流程动态优化,误差率低于0.1%。硬件创新同步突破:兰剑智能“料箱机器人”拣选准确率达98%,海康机器人VSLAM导航精度±5mm,成本较激光方案降40%。未来,边缘计算与5G低延迟(毫秒级响应)将进一步支撑实时调度,推动“无人仓”成为主流模式。

3.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智能仓储系统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家电家居、汽车、通信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健康行业等各种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及配送流通领域,能有效提升储存空间,降低储运损耗,提高仓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下游应用行业带动仓储物流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升级,为智能仓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是由众多生产及物流装备、电气控制系统和软件等多方面技术融合而形成的一套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工程系统,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热潮下,智能仓储正在催生全新的业态,行业前景可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2025)》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山东开展产业链招商图谱调研工作

《临汾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课题汇报顺利完成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安徽省滁州市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调研工作



中商产业研究院老师为贵州省森林康养业务培训班学员授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为安徽省驻粤机构作“双招双引”专题培训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贵州省遵义市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题培训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福建省宁德市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专题培训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福建省宁德市工信局领导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广东省云浮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委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普洱市“十五五”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十五五”时期提升昆明服务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宜宾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酒泉市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




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