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薛澜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25年7月9日-11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应邀出席前往日内瓦参加国际电联(ITU)主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会和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20)系列活动。

7月9日上午,薛澜出席由国际健康慈善协会(IHCA)与AI for Good峰会合办的“利用AI赋能医疗保健的公平获取”研讨会。该会议旨在探讨AI如何帮助扩大欠发达地区青年获得优质心理健康服务的渠道。会议汇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张敏、世界卫生组织名誉总干事陈冯富珍、腾讯医疗副总裁吴志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阳光媒体集团及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杨澜等多位嘉宾参与。薛澜教授受邀做总结发言。

7月10日上午,在AI for Good Summit 2025的主会场薛澜参与“为人工智能治理奠定基础”(Laying the Foundations for AI Governance)的公开圆桌对话。对话由英国牛津大学“马丁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主任罗伯特·特拉格(Robert Trager)主持,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还包括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George Papandreou),ElevenLabs人工智能安全负责人阿特米斯·西福德(Artemis Seaford)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宋晓东(Dawn Song)。 

圆桌关注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与实际实施之间的差距,探讨如何将治理原则转化为实际行动。薛澜认为,最大的障碍节奏问题,即技术快速迭代同进展相对缓慢的治理间存在不同步。这一问题也助长了治理的不确定性,并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一种“共同无知”的状态,对有效治理带来巨大挑战。他特别提到地缘政治竞争对推进治理合作造成的阻碍。薛澜指出,中国从来无意主动挑起或加入地缘政治的竞争,而是参与每一个国际平台同各方保持交流对话,推动最佳实践转化为全球标准。他提议为人工智能全球合作特别是安全合作建立“安全区”,通过人类集体智慧和行动寻求解决方案。

7月11日上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际电联主办“深化数字创新合作共筑美好数字未来”高级别研讨会在日内瓦召开,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国际电联副秘书长托马斯·拉玛瑙斯卡斯(Tomas Lamanauskas)出席并致辞。

薛澜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发展中国家如何共建包容性数字未来”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虽然AI技术承诺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但发展中国家的获益相对较少。同时,在AI治理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度不足,面临治理差距。未来要实现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化转型,建议强化国际知识交流网络、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力建设、设立全球AI基金支持安全研究和教育培训。通过国际合作实现“AI向善”,为人类社会创造共享的美好未来。

同日,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慕尼黑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TUM IEAI)和瑞士Globethics基金会联合主办的WSIS+20 2025官方边会“驶向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机遇与挑战”成功举办,薛澜代表主办方致开场辞。


在日内瓦期间,薛澜教授同时还应邀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瑞士Globethics基金会举行的讨论会,也受邀出席国际电联举办的国际电联160周年纪念晚宴和AI for Good颁奖典礼等活动围绕负责任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与治理、人工智能发展和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等前沿重要问题,同国内外专家充分交流意见与观点。

关 于 我 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